本网讯 (记者 廖星晨 王津川 湛伟 王凯 见习记者 余欣悦)每年的4月1日是“国际爱鸟日”。长期以来,我区持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力度,让越来越多的鸟类在武隆“开枝散叶”,与人类和谐相处。在石桥苗族土家族乡,当地村民们十余年来悉心守护候鸟苍鹭,让苍鹭种群数量由最初的几只,增长到了500余只。今年四月,苍鹭再次衔春而归,翩跹起舞,也成为当地春日里别样的美景。
在石桥乡一棵四十米高的乌杨树上,记者看到,树上布满了大大小小数十个鸟巢。苍鹭们或静立树梢,悠闲自乐;或展翅翱翔,嬉戏打闹;还有的则忙着衔枝垒巢,孵蛋育雏,清脆的鸟鸣声在林子里此起彼伏。
随着苍鹭的到来,当地护鸟队每天都会对苍鹭种群的繁衍情况进行观察记录。为更好地保护苍鹭,当地不仅将苍鹭栖息地纳入武隆芙蓉湖国家湿地公园一体打造,还组建了护鸟志愿队,通过巡逻巡查、法治宣传等方式,多措并举筑牢生态屏障,为苍鹭营造安全、舒适的栖息环境。
石桥乡护鸟志愿队队长张世华介绍,从2010年开始,他们就发现苍鹭来到乌杨树上筑巢。随着生态环境的保护越来越好,苍鹭一年比一年多,现在已经有500多只,也发现有30多只幼鸟已经出壳了,估计明年有600多只。
为更好地保护鸟类,当地还开展了爱鸟护鸟知识进校园活动,通过鸟类知识讲解、趣味观鸟活动等方式,不仅拓宽了学生们对鸟类知识的了解,更激发了他们对鸟类的热爱,增强了保护自然的意识。
“鸟类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应该去保护它们,也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爱鸟护鸟的行动中,大家一起建设和谐美好的家园。”石桥小学学生王琳茜说。
据了解,2023年,苍鹭被列入“三有”保护动物,属于大型水边鸟类,喜欢栖息于江河、溪流、水塘等水域岸边。而石桥乡生态环境优美,周边水库、塘堰众多,为鸟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良好的栖息环境。如今,在石桥乡,苍鹭与村民和谐共处,构成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
石桥乡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该乡将扩大生态保护范围,建立长期监测体系,为苍鹭和其他生物创造更加优质、稳定的生存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