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河镇:“智汇工程”激活人才“源动力” 助推乡村振兴
您的位置:武隆网 > 乡镇部门 > 正文   |   2025-03-07   阅读量:

本网讯 (记者 阳凤 通讯员 谭筱晓)乡村振兴,人才为要。近年来,双河镇以党建引领人才振兴,聚焦"引育用"关键环节,创新实施"智汇双河"工程,通过项目聚才、产业育才、机制用才,构建起人才发展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的新格局。

这段时间,在位于海拔1200米的高山番茄谷内,农业技术人员正在给当地的农户开展育苗技术培训,为番茄的丰收打下基础。

据了解,近年来,双河镇始终坚持项目为王、产业聚才,以高山番茄谷为依托引进了市农科院专家团队建立科研工作站,选育出"天使之唇"等192个优势品种,吸引12名农业技术人才常驻指导,带动周边农户户均增收10万元;以国际创客艺术村为载体,引进清华美院等高校设计团队,打造猪窝咖啡、微风书吧等文旅IP,培育本土艺术人才23名,形成了"创客+农户"的共生模式;同时,推动二路红军旧址保护项目组建历史专家顾问团,培养讲解员队伍9人,不断挖掘红色文化内涵。通过这三大项目的协同推进,打造了农业科技、文化艺术、红色文化传承等三大人才聚集高地。

双河镇还坚持固本培元,积极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育才新生态。不仅创新实施了"双导师制"培养计划,为35名年轻干部配备业务导师和思想导师,开展"田间课堂""项目实训"等实践教学86场次,还建成基层智治指挥中心,开展网格员技能比武12次,让67名干部实现"一岗多能",极大提升了干部的综合能力和专业技能。此外,还通过与重庆文理学院共建乡村振兴学院,开设高山农业、乡村旅游等特色课程,建立"土专家"工作室等措施,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57人,带动荞子村周边100余农户打造番茄园。

人才引进来、培育好之后,更要破冰赋能,激发用才新活力。双河镇推行“揭榜挂帅”机制、建立集体经济收益与干部绩效挂钩制度,充分发挥干部的主观能动性,为他们提供广阔的施展舞台。在番茄谷配套设施建设中,就是由3名青年干部牵头完成了5G基站、智能灌溉系统的建设。而石坝村党支部书记则带领村民发展民宿集群,实现旅游收入破千万。

同时,还通过实施"乡贤回归"工程、创新“人才服务团”模式、开展"番茄文化节"等品牌活动,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全面提升引才育才质效。

“引才磁场-育才沃土-用才舞台"的全链条机制,为实现镇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2024年,双河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81万元,同比增长7%,集体经济收入全部突破10万元,谱写了乡村振兴的生动篇章。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坚持人才强镇战略不动摇,不断完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激励等机制,全方位激活人才的创新‘源动力’,实现产业创新突破、城镇品质跃升、乡村全面振兴。”双河镇相关负责人介绍。

[打印]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