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75周年以来,敢想敢干、实干快干的武隆人民在历届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团结一心、顽强奋斗,与时代同步、与祖国同行,克服重重困难,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武隆人民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实现了从一穷二白到旅游强区、从绝对贫困到全面小康、从百废待兴到创新创业的历史转变,在丰饶的土地上绘就谱写了一页页崭新篇章,创造了一项项辉煌业绩。
一、综合实力大幅跃升
(一)经济总量实现大跨越。建国初的1949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仅有1246万元;1978年突破5000万元,达到5216万元;1985年突破亿元,达到1.16亿元;2012年突破百亿元,达到101.74亿元;2019年突破200亿元,达到209.66亿元;2023年达到273.46亿元,累计增长2195倍。从增速看,1949-2023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可比价增速年均增长8.7%,其中改革开放前的28年年均增速仅有4.5%、改革开放后的46年年均增速提升至11.7%;在重庆直辖以来,即1998年-2023年年均增长10.5%。
(二)人均GDP水平片区领先。1949年全区人均GDP仅有52.19元,经过20多年的艰苦奋斗,至1973年突破百元,达到102.15元;1994年突破千元,达到1335元;2007年突破万元大关,达到11630元;党的十八大后的2013年又迅速攀升至30871元。至2023年,全区人均GDP已达77086元、排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第1位。
(三)财政收入快速增长。随着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大,武隆财力不断增强。建国初期,武隆财政十分困难,1950年全区地方财政收入仅为54.80万元,1984年突破千万元,达到1029万元。重庆直辖后进入加速增长期,2003年突破亿元(1.03亿元)、2011年突破10亿元(11.41亿元)、2015年突破20亿元(20.48亿元),2023年全区地方财政收入达到34.76亿元,累计增长了6343倍,为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条件提供了坚强的财力保障。
二、经济结构加速优化
(一)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武隆历届党委、政府坚持从欠发达的实情出发,团结带领全区各族人民,着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产业结构实现了由农业为主向一、二、三次产业协同发展的历史性转变。1949年,全区三次产业结构比为91.2:1.7:7.1,经过近30年的发展,1978年,全区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70.0:14.5:15.5;进入90年代,武隆踏上旅游开发“一次创业”的新征程,1999年全区第三产业占比首次超过第一产业,实现了由“一三二”到“三一二”的转变,以旅游为代表的服务业正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进入新世纪后,服务业发展不断提速,第三产业增加值总量迅速攀升,2007年全区三次产业结构比已实现了由“一三二”到“三二一”的转变。党的十八大以来,新兴动能增强、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全区“三二一”的产业结构持续稳固,2023年全区三次产业结构为12.1:38.1:49.8,与1949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下降79.1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比重分别提高了36.4、42.7个百分点。
(二)农业基础持续巩固。新中国成立75年来,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税费改革、连续多个中央一号文件出台等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落地,武隆农业不断迎来优质发展机遇期,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跨步向前,农民生产积极性高涨,农业产业蒸蒸日上。同时全区大力实施水利建设,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强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全区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巩固,农业产出不断创出新高。2023年,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55.87亿元,较1949年增长了306倍;增加值33.18亿元,增长了292倍;粮食作物产量19.20万吨,增长了3.1倍;稻谷产量11.80万吨,增长了5.2倍。
(三)工业支撑作用凸显。75年来,厚实肯干的武隆人民依托优势自然资源,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持续完善工业体系,培育形成了以清洁能源、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制造等支柱产业,实现了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2332”制造业[]产业稳步发展,工业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大大提高,企业规模和产业群落进一步扩大,有力拉动了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2023年,全区工业增加值达52.15亿元,占GDP比重19.1%、较1949年提高了17.7个百分点;企业户数增长了53.2倍。
(四)服务业不断优化发展。新中国成立75年来,全区第三产业经历四个阶段的发展轨迹:第一阶段(1949年-1996年)建国初期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第三产业在经济中所占比重在低位徘徊,呈起伏波动状态,1949-1962年逐年提升至25.8%,1963-1990年下滑至25.4%,1991-1994年又提升至30.5%;第二阶段(1995年-2010年)经济社会步入快速发展阶段,第三产业在经济中比重也快速提高,由1997年的29.2%提升到2011年的51.1%;第三阶段(2012年-2019年)在经济发展呈现新常态、工业经济增长后劲不足的背景下,第三产业在经济中比重仍逐年递增,由2012年的49.3%提高到2019年的50.2%,逐步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第四阶段(2020年-2023年),由于新冠疫情突发,以旅游为主导的消费市场遭遇打击,消费信心不足,第三产业比重稳中趋缓,2023年全区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135.98亿元、较1949年增长了1.5万倍。各行业之间打破了改革开放之初批发零售餐饮业一枝独秀的局面,形成均衡发展、共同带动增长的格局。
三、经济活力持续迸发
(一)消费动能持续向好。建国初期,武隆商品供应极不丰富、商品流通周期漫长,1952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为329万元;改革开放后,商贸企业开始自负盈亏、自主经营,个体户和私营业主开始从事商贸活动,商贸经营主体走向多元化,到1999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5亿元、达到5.25亿元。进入新世纪,互联网开始逐渐融入人们生活、消费市场日益活跃,商贸流通规模不断扩大,2013年突破50亿元、达到52.64亿元。党的十八大后,区委、区政府带领全区人民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推动消费总量稳步扩容、消费结构不断优化,2018年突破100亿、达到105.33亿元。到2023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48.65亿元,较1952年增长了4500倍。
(二)科技创新赋能发展。在经济飞跃发展、综合实力大幅提升的同时,科学技术事业也快速发展,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区科技创新环境明显优化、科技投入持续增强、科技产出成果丰富,为经济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科技投入稳定增长。研发经费方面,2022年全区全社会R&D经费投入0.98亿元。财政投入方面,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科学技术支出0.45亿元,较2012年增长185.4%。专利事业取得长足进步。2023年,全区新注册商品410件。新专利申请量73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9件、实用新型60件;获得授权专利91件,其中:实用新型78件、外观设计8件。
(三)民营经济不断壮大。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所有制结构持续调整,国有企业不断优化重组,民营企业登上发展舞台,武隆民营经济由无到有、由弱变强,成为经济发展中的中坚力量。2023年,实现增加值163.27亿元,占GDP比重为59.7%,与2009年相比,民营经济占比提高了5.6个百分点。从市场主体看,民营经济市场主体蓬勃成长,市场主体活力持续释放,2023年末全区有民营经济市场主体3.81万户、占市场主体总量的96.7%。
四、基础设施极大改善
(一)投资规模不断扩张。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区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1950年全区投资总额仅为1万元,到1978年固定资产投资额达455万元,年均增长24.4%。改革开放以来,一大批重点建设项目相继建成投产,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1994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首次突破1亿元、达到1.81亿元,以后年均投资规模均在亿元以上,2001突破10亿元、达到12.31亿元,2011年跃上百亿台阶、完成投资103.87亿元。党的十八以来,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投资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全区投资增速在波动中前进,累计完成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80.67亿元,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
(二)交通网络四通八达。新中国成立75年来,武隆的交通网络不断完善,运输能力不断增强,运输效率不断提高,有力地支撑了各项产业的发展。高速公路、铁路从无到有,渝怀铁路、包茂高速、南涪高速武隆段、沿江路相继建成通车,仙女山机场通航,武隆与其他城市的时空距离更近了;建成龙溪和土坎乌江大桥、沧后公路、白马山旅游环线、武仙路复线等重要线路,县乡骨干交通网络更完善;垫丰武高速、武两高速、渝湘高铁武隆段等通车在即,广联内外的水陆空交通网络正在加速构建。至2023年末,全区公路里程达5437公里,是1949年的38.3倍。
(三)城市建设日新月异。1949年,武隆户籍人口23.87万人,农业人口占95.6%,属典型传统的农村地区,交通不便,人员封闭不流动,城区街道狭窄、建筑陈旧、毫无生机。改革开放以来,武隆城区开启了建设新篇章,乌江大桥、峡门口大桥、石鼻子大桥和人行桥横贯乌江两岸,江北芙蓉路、白杨路、乌江南路等市政道路先后建成,到2023年末,全区市政道路总里程45.89公里、总面积74.97平方米;建成区绿地面积719.08公顷、绿地率41.1%;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4.8%。城区及乡镇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先后建成投用,燃气供给站和网线成功铺设,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明显提升,自来水覆盖和垃圾无害化处理均达100%。
(四)通讯信息飞速发展。建国初期,信件和电报是普通百姓的联系方式,邮政通信网点稀少、设备陈旧。改革开放后,通信网络覆盖和服务质量稳步提升。90年代初,县城自动电话开通,“摇把式”电话退出历史舞台。1996年,全区15个乡镇实现了县城市话扩容过程,市话容量达到1万门,到1997年,武隆先后开通了模拟移动通信和数字移动通信,所有乡镇均开通了程控电话,对外交流与沟通更便捷。直辖后,在历届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全区四通八达的通信网络进一步完善。至2023年,全区移动电话用户数达42.84万户,固定电话用户数5.64万户,邮电业务总量3.61亿元;广播综合覆盖率96.1%,电视综合覆盖率97.9%,无线广播综合覆盖率95.9%,数字微波传送线路长度达84.19公里。
四、社会事业稳步发展
(一)全面小康如期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区(县)委、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民生、关注民生,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尤其是党的十八以来,区(县)委、政府始终坚持把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大力实施民生幸福工程,夺取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胜利,共同富裕基础不断夯实,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先后在2013年、2017年和2020年跨过了2万元、3万元和4万元大关,到2023年已达47936元,是2012年的2.3倍,年均增长8.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逼近2万元,达19867元。城镇、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3.1%、36.0%,较2012年分别下降8.36、9.41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12年的3.08:1缩小至2023年的2.41:1,居民的消费已由追求温饱到向追求内在质量转变。
(二)脱贫攻坚决战全胜。1994年国家实施“八七”扶贫攻坚以来,通过国家专项扶持、社会扶持、对口帮扶和武隆贫苦群众自力更生,武隆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2014年,全区精准识别贫困人口1.59万户5.54万人,市级贫困村75个,贫困发生率14.8%。自脱贫攻坚战全面打响以来,全区上下坚持精准扶贫,合力攻坚,到2017年11月,顺利退出了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75个市级贫困村全部脱贫销号。到2020年,未脱贫人口39户100人全部脱贫,平均每年减贫9000人,已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两不愁三保障”得到全面解决,绝对贫困历史性消除,武隆也被确定为全国首批脱贫攻坚交流基地,后坪乡天池苗寨成为全国首批脱贫攻坚考察点。
(三)社会保障全域覆盖。社保体系逐日完善。建国初期,全区社会保障尚属空白。改革开放以后,全区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覆盖面持续扩大,待遇水平稳步提高。党的十八大以来,多层次社保体系加速构建,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2023年末,全区城乡居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16.38万人,城镇职工参加养老保险6.63万人,工伤保险参保6.12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30.91万人。卫生事业成效显著。建立起以区级医疗卫生机构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级卫生室为基础的医疗卫生保健网络,极大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住院难”“看病难”问题得到明显缓解。2023年末,全区有各类卫生机构364个、卫生技术人员2485人,较1949年分别增长了364倍和16.5倍;床位数从无到有,增长到3149张。在医疗基础条件的不断改善下,人民健康水平提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降至2.99‰,婴儿死亡率1.49‰,孕产妇产前检查率98.88%。
(四)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新中国成立75年来,武隆教育人以浓墨重彩之笔绘就了一幅人民满意、人人出彩的教育画卷,各类教育取得长足发展。学前教育资源不断扩大,幼儿园数量扩张至54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城乡、区域、学校间教育差距明显缩小,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99.99%,初中入学率100%。职业教育优质发展,职教中心获全市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改革发展示范校,入围全市30所高水平中职学校建设项目行列,平均每年参加全国、全市中职技能大赛20余项。高中教育不断提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7.5%,高考录取率96.96%。师资力量充实完备,1949年全区仅有专任教师175人,也仅分布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到2023年末,全区有专任教师3837人,是1949年的21.9倍。
(五)文旅事业日益繁荣。文体发展健康有序。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电视、网络等新兴传播媒介进入寻常百姓家,公共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文化站等不断丰富着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2023年,全区组织各类文艺活动22次,图书馆总藏量16.34册/件。“国际山地越野公开赛”、“音乐节”等众多活动不断丰富着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10.74亿元,占GDP比重3.9%。旅游产业快速发展。旅游业大踏步走向全国、迈向世界,连获“国家绿色旅游示范基地”“全国森林喀斯特旅游文化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等多项殊荣,成功创建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以“建成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的武隆旅游三次创业正如火如荼。2023年接待海内外游客4494万人次,旅游及相关产业实现增加值22.95亿元,占GDP比重为8.4%。
风雨砥砺不忘初心,春华秋实继往开来。七十五载披荆斩棘,七十五载风雨兼程,全区人民锐意进取、砥砺奋进,书写了一部撼天动地的奋斗史诗。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新征程上,敢想敢干的武隆人民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奋力拼搏,强力实施“生态优先、旅游引领、三产融合、强区富民”发展战略,加快建设成为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绿色发展创新示范区,为全面建设现代化新武隆而不懈奋斗,续写新时代世界武隆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