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友仁
每年4月的4日或5日,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清明节”,深受全国人民的重视。从2008年开始,国务院为了重视传统民俗、尊重广大人民群众的情意,特颁发命令,全国在“清明节”放假一天,让国人共度这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节日。
“清明节”期间,也正是阳光明媚的季节赶走一年寒冬后迎来的春暖之时,此时,广袤的原野上春意盎然、万物复苏、草木泛青、柳绿桃红、空气新鲜、日朗天青。正如一首唐诗所云:“一年好景在清明”。也如北宋大诗人黄庭坚在其《清明》一诗中所描绘的那样:“佳节清明桃李笑”“雨足郊原草木柔”。
“清明节”的来历
有关“清明节”的来历,早在汉代的时候,诗人刘安就在所著的《淮南子》中写道:“春分后加十五日,指乙,则清明风至。”
宋代的《岁时百间》里也对“清明节”有所解释,曰:“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解放之后,由罗启荣、阳仁煊所编写的《中国年节》一书中,更进一步讲道:“清明节包含两层意义,一是指农历四季中的节气,二是指一个节日。在农历二十四节里,俗演为节日的只有清明。”鸟宏智在《年节趣话》中也说:“清明和寒食是两个不同的节日,清明既是节日又是节气,在遥远的周代就己经流行了。”
清明扫墓的来历
“清明节”,在古时也叫做“三月节”,距今己有2000多年的历史。从唐代开始,人们就有趁清明节的大好时机外出春游、踏青、赏花、访友的习俗。至于扫墓,是后来才增加的一项活动。
古时的祭祖扫墓,本来是离“清明节”前两天“寒食节”的内容。唐王玄宗就曾诏令天下,命民众于“寒食上墓”。但“寒食节”与“清明节”前后相差不过一两日,后来又随着“寒食节”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慢慢式微,直至其后不复存在,于是在“寒食节”的祭祖扫墓民俗,就逐渐成了“清明节”的祭祖扫墓活动。
关于“寒食节”,史上有这样的传说:在春秋时期的晋武公末年,一伙奸臣想阴谋杀害贤明的大公子重耳,拥立懦弱的小公子甲生继位,以便控制政权。大臣介子推觉察到这一图谋后,便保护大公子重耳逃出朝庭奔往异国流亡。
一天,重耳和介子推一行慌忙中走进一座荒无人烟的深山野岭,他们在山谷中转来转去时迷了路。因伧促赶路,重耳不久就饿得走不动了。他躺在荒地上悲怜地仰天长叹:“我重耳一死事小,晋国的前途堪忧啊,百姓大众岂能安乐?”介子推见重耳在生死存亡的关头,还在忧国忧民,令其十分感动,为了让自已的君王充饥,他便悄悄地忍着巨痛从自己腿肚上割下一块肉来,用山泉水洗净,再找些柴火烤熟后送给重耳充饥,救了公子一命。
重耳在异国他乡流亡十九年后,朝庭斩除了奸臣,遂将他召回做了国君——晋文公。这时候,日夜伴随重耳的介子推却悄悄地回到了家乡,奉养自已的老母亲去了。晋文公重耳在封赏功臣时,发现介子推不辞而别,立即派人去请他回朝受封,但介子推用各种理由固执不就。晋文公岂能忘记介子推的救命之恩,于是亲自率领众臣去请,到达介子推老家时,他却背着老母亲躲进了绵山之中。晋文公到处找不着,便用放火烧山的办法,欲逼介子推出山来回朝做官,不料一身忠贞的介子推仍不愿意,竞抱住一棵柳树在山火中焚身而亡。
介子推死前,曾留有血诗一首:“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做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愿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读罢此诗,痛心疾首,万般感念君臣忠义,将介子推的尸首厚葬于大柳树下,并下令将绵山封给他,称其为“介山”。同时规定,每年在介子推烧死那天(清明前两天),全国禁忌烟火,寒食一日,这便是历史“寒食节”的来历。唐代诗人杜甫在其《小寒食》一诗中就叹道:“佳辰强饮食犹寒”说的就是国人过“寒食节”的情景。
“清明节”的习俗多
自古以来,民间在“清明节”里保持有许多的习俗。纷纷开展如春游、踏青、访友、扫墓、插柳、射柳、荡秋千等游乐活动。
有关清明踏青一俗,始于唐代而盛行于宋元明代。人们趁着春光明媚的大好天气,或与一家老少,或与亲朋好友,高高兴兴到山川野外作赏春踏青游览,大家欢笑着在青山绿水中奔跑,尽情观赏大自然的美景秀色,兴高采烈地摄影留念,或观花海进果林嬉戏作迷藏,或采来春菜做成美食品尝春之美味,享受春天的各种欢乐,或带着小孩们到河边、田坝的空旷之处,迎着习习的强劲春风,将自已编扎的一个个形状各异的风筝送上蓝天飘飞游弋。
清明祭祖扫墓,在墓前追忆祖先英烈,本来古己有之。后因晋朝大臣介子推在重耳国王对其封赏时表现了不想争功而义然赴死的崇高气节,更加丰富了“清明节”追忆祖先英烈的含意,也渐渐形成人们在清明节祭祖扫墓的重要习俗。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一诗,自古民间家喻户晓:“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就是人们清明祭祖扫墓鲜明的写照。
在“清明节”那天,家家户户都要带上香烛纸钱和祭祀的物品到祖坟墓前,举行祭吊祖先的活动,人们先在坟头上插上一支支精心剪裁的素白色的“青”幡,或插上专门选择的一根根青枝绿叶,用工具或用手捧来一些黄泥在坟头培上一层厚厚的新土,接着围在坟前将一支支香烛点燃,焚烧一大堆花花绿绿的冥币纸钱,燃放一挂挂震天作响的鞭炮,最后才是祭扫人举行的作揖、叩首或跪拜,默默而虔诚地对着坟墓追思祖先,缅怀英烈,思忆故人,不忘他们对后辈子孙的大恩大德,或为国为民所作的贡献以昔日与故人交往的真情厚谊。
千百年来,古人在祭吊自己祖先的时候,还会对历史上为国家立过功、对人民做出过贡献的人物进行祭拜。解放后,每逢“清明节”,各级政府各人民团体各中小学校更要组织广大干部、社会群众和中小学生,到各地革命烈士陵园为中国革命解放和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保家卫国而英勇献身、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而鞠躬尽瘁的烈士墓前去扫墓,听有关人员介绍烈士们的动人事迹。祭吊的人群或送上一个个花圈一束束鲜花,或举行隆重的哀悼仪式,缅怀那些长眠的革命先烈,学习他们抛头颅洒热血精忠报国的崇高品质和可贵的革命精神,这些祭扫活动进一步赋予了“清明节”扫墓祭祀非凡的、全新的意义。
1955年“清明节”,著名学者郭沫若先生在河北张家口追吊革命烈士纪念塔后,满腔激情地写了一首诗,表达自已缅怀先烈崇敬英雄的心迹:“烈士丰碑何巍峨,空中荡漾红旗歌。长垂塞上风云占,民族精英永不磨。”充分歌颂了先烈们为革命英勇牺牲的崇高精神,述说了作者对革命烈士无限敬仰的情怀。
1976年的“清明节”,是近代历史上最为悲壮的一次祭吊活动,全国千万人民群众自发奋笔写下了大量诗篇,深切悼念为国家、为人民鞠躬尽瘁的周恩来总理。北京市的许多青年学生还集结在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前,举行隆重的追悼仪式,表达对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无限的怀念,对祸国殃民的“四人帮”的切齿痛恨,为中国革命的新诗史增添了光辉的篇章。
到现在,“清明节”为革命烈士扫墓,已成为人们不变的习俗。
“清明节”民间的春之食俗
每年“清明节”,民间不少地方的群众还有上山采春、吃春,做“清明粑”、喝“清明酒”的食俗。
春天到来后,千山染绿,万物复苏,山坡上、小河边、田野里、各种野菜在田间破土而出,在树枝绽放新芽,在春风春雨沐浴下“醒嘴”“开苞”“舒展”,蓬蓬勃勃地生长。到了清明时节,各地民间会传承上山采春菜的古朴乡俗。人们或喊上邻居,或带上孩童,呼朋唤友邀邀约约的背上背篓,拿着轻便的柴刀和弯弯镰刀,趁着无限春光欢天喜地地奔向田野或山岗,钻进灌木丛林里去采摘各种各样的嫩茵、春芽、蕨菜等野生植物,然后带回家加工成鲜美可口的餐桌菜肴。
早年间,每次上山之前,一些村子里有不少的老年人,还要在上山采摘野菜时,先行在山坡上林子边点燃随身带去的两枝烛、三柱香,烧上一叠“纸钱”,叫做拜“山神土地”。再率领众人向山神、土地作揖叩首进行祭拜,或念上诸如“春天里来百草生,众采百草来吃‘春’,品尝新鲜和美味,感谢山神和土地”的祭语,真诚感谢上苍神灵让春天万物复苏,给人们送来满山遍野的野鲜野味。祭拜完毕后,人们才能正式进山开始采摘。
山坡上野岭间的灌木丛里,遍地都是各种各样的野菜、野苗、野草,最受大家喜爱的有香椿枝上长出的如火苗般的“椿芽”(人们又称“椿尖”)、林子中生出的鲜嫩的蕨苔、箐竹林中“冒”出的尖尖嫩笋、崖壁下沟壑边舒枝展叶的犹似女人头簪的“玉簪花”、山坡上荒地里长出的一片银灰色的“软荞草”,密林丛中一种枝体带刺的“刺耳苞”,另外还有小河岸畔和水沟边生长的“荠米籽”“天星米”“星宿菜”“野芫荽”“阳雀菌”“剐剐菜”“野筒篙”“鸡蛋花”等。这些野生的植物,不但是无污染的清一色的绿色食品,还含有丰富的营养元素,具有清热、利湿、消炎的药用功能。人们在山坡上林子里高高兴兴采摘野菜时,会时时发出一阵阵欢声笑语,认识的不认识的都要友好地打一声招呼,送一个问候。待大家都发现目标后,刚才寂静的山林会逐渐地热闹起来,欢快的劳动号子声,采摘者相互之间的鼓劲声此起彼伏。大多数人一边采摘野菜,一边就放声唱起“罗二罗”的调子歌来:“好吃都夸野菜香,花花草草硬是好,虽说采它不容易,味道香甜真安逸”“大米好吃田难办,樱桃好吃树难栽,野菜好吃不易得,耍费苦力才采来”“莫看野菜是野生,人人夸它是山珍,又好看来又好吃,还有药性能治病”。人们在歌声中取乐,会激发出浑身力量,采摘起野味野菜来劲头十足。
采回野菜野味,家家户户的巧媳妇们就开始大显身手,将它们制作成五花八门的“春菜宴”。“春菜宴”制作,是乡间人们享受山野花枝花菜如何在自己手中变成餐桌美食的愉悦过程。首先,制作者要区分野菜野味是否有毒性,如果是带有一定野性毒气的一些野菜,就必须放进开水中煮上十来分钟消消毒,或用石灰水去掉自然的野味,沥干水后才把它们制作成菜肴。蘸上蒜泥、姜米、辣椒浆,调以食盐、味精用作凉拌菜的野菜种类居多。也有不少用来清炖汤菜或煎炒成具有特色的菜品。比如“椿芽”,就可与豆豉和鸡蛋煎炒。“蕨苔菜”既可和青椒丝煎炒,也可与腊猪肉片混炒。“玉簪花”则是作汤菜的好原料,其叶柄硕长,叶阔肉肥,呈鲜亮的嫩绿色,根可入药,除了带有淡淡的药味外,其形与家种蔬菜无异。用它烧成白豆腐汤、清炖葱白蘑菇汤都非常鲜美,其清热消食的作用十分明显,人们食用后,方能增近食欲。生长于深山老林中的“剌耳苞”,层层叶片包裹,非常鲜嫩结实,颜色呈深紫红,经开水濯后与酢海椒、豆豉混炒,是一道既养眼又蔽发奇巧香味的佐菜。银白色带着茸毛的“软荞草”“野茼蒿”,则是制作凉菜、野菜耙和酢菜饭的珍物。这些野菜此时正抽苔生长,一派鲜嫩翠绿,十分养眼,枝叶之间散发出一缕缕沁人的暗香。
主妇们加工制作好“春菜宴”之后,经常会将做好的一些菜品盛上一盘半碗互送给邻居。大家或在院里摆上一张桌子,把你家的我家的各种菜品来个“拼席”,然后几家人闹闹热热其乐融融地围坐在一起,在令人口舌生津的馥郁奇香缭绕中,一边品尝佳肴珍馐、一边交流各自烹饪的技艺、一边畅饮用苦菜清藤泡制的“清明酒”……
丰富多彩的“清明诗”
古今文人还以清明节为题材,写了不可胜数的多姿多彩的“清明诗”,这些诗歌除了踏青、扫墓外,还别开生面另有寄寓,丰富了文学的宝库。如唐代诗人王维的《寒食汜上作》:“广武城边遥暮春,汶阳归客泪沾巾;落花寂寂啼山乌,杨柳青青凌水人。”就反映了作者在“清明节”时触景生情,吊古伤今的思想感情。宋代诗人王禹称的《清明》诗:“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写的则是一位贫穷人士清明那天无花无酒过节的情景,在乞得邻家烟火后,借着其燃烧火光发奋读书,以精神食粮代替落寞生活的励志行为。台湾当代诗人辛牧的《清明》一诗,独辟蹊径,写得也很有特色,全诗分四节:“人必要放声一哭”/“所有的山路必泥泞/所有的冥币必蝴蝶/所有的烟篆必袅袅/所有的无语问苍茫/只余我们”/“只余我们/爬在案牍的坟墓上/烧一张又一张纸/抽一根又一根的烟/听祖先在遥远的山头哭我们。”这首诗写了清明那天坐在办公室的苦闷心情,让人对社会中的某些事件给予暗暗的讽剌。
世事沧桑,人间巨变。几千年中华文明绵延至今,清明早已成为国人盛大的节日。我们要永远记住:“清,是生命之惑;明,为生命之理。”在纷纷细雨中,每一个祭祀归来的人,要不觉悲伤。在春日踏青赏景里,每一个饱览春光秀色的人,要热爱生活。因为大家都知道,在我们人生的追求奋进征程上,总有一个时节,永远是一派朗朗绚丽的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