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记者 代君君
近日,重庆市武隆区市场监管局、消委会联合四川甘孜州市场监管局、消委会,乐山市市场监管局、消委会共同发布消费警示,提醒消费者提高自我防范能力,增强依法维权主动性。
外出游玩合理规划,安全消费
天气回暖,游客逐渐增多,消费者报团旅游时要选择证照齐全的正规旅行社,要与旅行社签订正规书面旅游合同,谨防超低价旅游陷阱。网上团购门票和酒店时要留意限制条款,可提前跟经营者核实是否需要预约。消费者在外出旅游时,要注意做好个人防护,避免去人流量大、人员过于集中的景点。旅游地点的各类游乐设施都具有一定危险性,消费者要根据自身健康状况慎重选择游玩项目。
“食安为先”莫大意
消费者在选购食品时,要选择正规商场、超市和市场,不采购“三无”产品、过期产品和外观异常的产品。外出就餐时,注意选择环境整洁、信誉度高、具有食品经营许可证或餐饮服务许可证的餐馆就餐;就餐前注意餐具是否消毒处理,及时索取并留存消费票据,不食用含有毒有害成分、来历不明和未烧熟煮透的食物。
直播购物需谨慎
近年来,直播间购物成为越来越多人的消费新选择,带货主播的销售话术和直播的即时性特征,容易加剧消费者跟风购物的从众心理,从而冲动消费。消费者应通过正规网络平台和购物渠道,选择资质全、信誉度高、口碑好的电商平台和商家购物,同时要认真查看经营者在直播平台的公示情况,查看其是否有营业执照,从信誉度、成交记录、评价详情等多方面进行评估后作出选择;消费者在购物过程中除了要仔细了解商家“七天无理由退货”等售后服务规则外,还应在第一时间保存好广告宣传、直播视频、聊天记录、支付凭证等相关证据,若发现商品质量不合格、与广告宣传不符等问题,要及时与商家沟通,协商不成,请及时拨打12315热线或商家所在地12345市民便民服务热线进行投诉举报。
保健产品水分多,理性消费防忽悠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健康成为消费者日常关注的重点,在保健产品方面的消费比重不断加大。但是,一些保健产品生产厂家和销售商为谋取暴利采用多种手段忽悠消费者购买,主要手法有以下几种:
1、一些保健类产品在广告宣传中夸大产品使用效果,甚至违规做疗效宣传,冒用或滥用国家医药机构、科研机构的名义作为研发机构推销药品或保健品蒙骗中老年消费者。
2、个别商家违法举办新药推广,免费体检、免费健康讲座、以旅游形式打亲情牌等,聘请所谓的“专家”“教授”“名人”等,打着“免费体验、义诊义卖、治病救人”的幌子,在社区、公园、宾馆、酒店、剧院等场所举行健康知识讲座作虚假宣传。
3、利用报纸网络非法邮寄销售保健产品,做出不切实际的货到付款、无效退款等等承诺,诱使消费者上当受骗,而购买使用产品后无效,退货却找不到经营者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