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将美丽乡村带出国门”——仙女山街道荆竹村支部书记谌菊领奖记
您的位置:武隆网 > 武隆新闻 > 正文   |   2023-04-03   阅读量:

荆竹村一角。

户外烧烤。

干净整洁的小径。

体验采摘。

颁奖典礼现场。

合影留念。

本网记者 代君君

北京时间3月13日上午,在沙特阿拉伯王国古老绿洲的现代城市欧拉,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颁奖典礼现场。

来自重庆武隆荆竹村、广西大寨村的2位村支部书记,上台接过奖牌和证书,发表获奖感言,见证精彩时刻。

多年来,武隆孜孜不倦探索绿色发展之路,从人居环境整治到美丽乡村建设,人们谋生态、抓产业、兴旅游,千万农民的生活就此转折。荆竹村更是依托丰富的文化和自然资源,大力发展一二三产“+旅游”积极推进农旅、林旅、文旅、商旅融合发展,全面带动群众致富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此次在世界瞩目的欧拉,当荆竹村党支部书记谌菊带着经济和社会效益双丰收的建设成果从容自信走上颁奖台,从联合国相关人士手中接过奖杯双手高举那一刻,现场爆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更是听到了远在几千公里外的41万武隆人民的呐喊声、欢呼声。

这一天,世界舞台铭记下“最佳旅游乡村”的中国故事;这一天,荆竹村的故事,让世人读懂了“乡村振兴战略”在美丽农村带来的乡村巨变;这一天,荆竹村终从“藏在深山无人知”到如今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回答了一个问题乡村应该是什么样

领奖台上,谌菊骄傲地向世界介绍自己的家乡武隆区荆竹村,她的自信源于荆竹村的蜕变。这里曾是武隆一个不起眼的小山村,树不够茂,水不够清,人们都说:“荆竹村没有景”。

2012年,荆竹村乡村旅游发展之路拉开序幕,荆竹村的转折始于彼时。这些年来,荆竹村通过违建整治、污水处理、垃圾分类、村庄绿化等全面整治村庄环境,修建起数十公里长的绿道和环村观光道。如今,荆竹村道路开阔,家家户户白墙黑瓦,数十家农家乐和归原小镇将整个村庄串联成了一个大景区。

获奖的消息通过谌菊的微信,第一时间传回了荆竹村。村民冉光芳反复翻看现场照片,兴奋地说:“我们荆竹村是不是让外国人都羡慕?”冉光芳本是一名种了几十年烤烟的烟农,村里开始发展乡村旅游后,她成为了村里的“无有”图书馆的一名咖啡师,每年享受乡村旅游带来的稳定收入,她觉得,生活从来没有这样美好。

荆竹村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海拔1300米。这里地块破碎、土壤贫瘠,石漠化严重,农业生产条件较差。然而,荆竹村却拥有75%的森林覆盖率,林海、高山草甸、天坑、峡谷等多种类型自然资源遍布全村,有着发展乡村旅游的天然地理优势。2012年开始,荆竹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并逐步走出了一条“以现代创意活化传统乡愁”的乡村旅游发展之路。

如今,宽敞整洁的道路、白墙黛瓦的小楼、功能齐全的广场、劳作忙碌的企业、瓜果飘香的果园……一幅风景怡人的美丽新村、绿意盎然的产业新村、和谐幸福的生态新村画卷展现在世人面前。

在这里,曾经面临倒塌的老屋都按照修旧如旧的方式,被改造成了颇具特色的民宿。经过8年多时间的建设,田园野趣、农耕文化、民俗文化在这里交织,荆竹村俨然变成了网红打卡地,是人们交口称赞的“小仙女山度假区”。

天蓝、水清、地净、村美,绘就荆竹村的底色。

从不起眼到不平凡,荆竹村蜕变的轨道是武隆许多农村共同的路径。

探索了一个路径“美丽经济”的转化

在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颁奖典礼的大场面上,武隆姑娘谌菊一点也不怵。虽不懂外语,但她通过翻译员,向世界各地的朋友介绍了武隆、介绍了荆竹村的美丽,并向来自各大洲的朋友发出邀请:“希望大家都能来我的家乡荆竹村,来武隆看看美丽的农村。”

2012年,重庆市科技特派员胡蕾来到荆竹村。胡蕾在这里流转了100亩土地,带动村民发展高山水果,经多年试种栽培筛选,蓝莓、葡萄、李子、樱桃、梨、桃等多种水果种植成功。

其实,对于乡村创业者胡蕾来讲,早就“国际化”了,她在荆竹村建成的“寻梦园”高山水果扶贫示范园曾接待过不少外国友人,这也让外国友人从武隆荆竹村了解了中国现代休闲农业之路的发展缩影。

如今,在胡蕾的带动下,荆竹村里成立了“武隆区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吸引年轻人到此就业创业。通过乡村采摘、农事体验等农旅融合方式,建成山地特色果蔬采摘基地约3000亩。

不仅如此,除“寻梦园”外,荆竹村还打造了“葡萄仙坛”“仙家菜圃”等10多个高山特色产业园,逐步迈入集采摘、观光、休闲、科教、培训等于一体的现代休闲农业发展阶段。

现在的荆竹村已是另一番模样。夏秋季品葡萄,冬季初春尝草莓,一排排透明大棚,在绿荫花海映衬下,折射着太阳的光辉。从“卖山林”到“卖生态”,村里在归原小镇的辐射带动下,美丽经济风生水起。

从依山的荆竹村到傍江的武隆城区,“美丽环境”到“美丽经济”的转化,见证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武隆大地上的生动实践。

“一个美丽的地方,一定是经济和生态高度融合、完美互促的。”在领奖现场,谌菊与同为支部书记的大寨村同伴交流。荆竹、大寨是此次赴联合国领奖的中国代表,也是武隆生态发展、乡村旅游建设的典型。

秀山丽水,从何而来?武隆人“打扫屋子”,进行环境整治的同时,不断提高美丽乡村标准“开门迎客”,通过发展特色民俗,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友人前来观光。

“‘乡村振兴战略’真是既保护了‘绿水青山’,又带来了‘金山银山’。”在欧拉,领过奖杯的谌菊与大寨村支部书记余琼通感受着党和国家好政策给各自家乡带来的巨大变化。悄无声息变化的还有那美丽风景与美好生活的诗意相连。

代表了一个方向美好生活的共同想象

武隆的乡村如今是怎样的面貌?有国际友人说,他们已读懂武隆乡村的美好。

沙特阿拉伯王国欧拉的一次交流平台线下会议上,谌菊通过翻译向其他国家的友人“表达”着武隆:武隆是重庆旅游大区,仙女山是武隆旅游重镇,荆竹村就位于仙女山街道的西南部。随着越来越多的眼光聚焦在仙女山,荆竹村的旅游潜力也逐渐显现。2015年,仙女山成功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荆竹村背靠这块金字招牌迎来发展良机,这一年也成为荆竹村从历史迈向新生的真正起点。

“2015年,归原小镇文旅项目走进荆竹村,通过采取‘旅游景区+田园综合体+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建设’的全新融合模式进行开发。”谌菊介绍到,以“归原小镇”为龙头,荆竹村集中规划建设了30家中高端民宿,引进好院子、雪漫山、慢屋、等风山居、观梦等6家精品民宿,建成重庆首个民宿聚落,旅游旺季“一房难求”。

乡村的美好生活有对“新”的吸纳,更有对“旧”的珍藏。

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荆竹村注重对乡俗文化的保护,原汁原味留住村魂,建立了非遗文化传习所,对乡村非遗、民俗、乡村艺术进行保护和传承。同时举办活动时,对蜡染、竹编、木叶吹奏、棕编制作、土陶传统制作、豆腐干传统制作、天然蜂蜜传统酿制、碗碗羊肉等进行现场展示,让游客零距离感受乡村特色文化的魅力。

“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在这里融合,带动乡村的发展,也改变着村民的精神面貌。”谌菊说,村民们自发出人出力,建设乡村、保护乡村环境、热情待客等一系列行为举止,已成一种共识。

乡村的变化最终改变的是人。从勤劳、自信、进取的武隆农民身上,我们得以窥见武隆的乡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建设等方方面面的改变。

“富饶秀美、和谐安康、人文昌盛、宜业宜居”,这是美丽武隆建设的目标,也是世界对于田园生活的共同向往。

万村千乡气象新。在踏上回程的飞机上,谌菊看着蔚蓝的天空望向远方。此时的她相信着一件事,中国的乡村并不比国外的差,相反,祖国的农村大地越来越好,也将拥有着更好的未来,值得期待。

3月14日,谌菊一行踏上了回家的路。

(本版图片由仙女山街道提供)

[打印]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