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心声|不负重托 不辱使命 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坚定前行
您的位置:武隆网 > 国内新闻 > 正文   |   2022-10-16   阅读量:

金秋北京,举世瞩目。

党的二十大今天启幕。在这个重要的时间节点,我们感慨万千,豪情满怀。回望新时代这十年,我们铸就了激荡人心的东方传奇——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下,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赢得了令人惊叹的大国荣光。今日中国,江山壮丽,人民豪迈,前程远大。

新时代十年,重庆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坚定前行,把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全面落实在重庆大地上,各项事业取得新成效、迈上新台阶。现在,3400万巴渝儿女正以团结奋进、接续奋斗的姿态,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

总书记温暖重庆、引领重庆的殷殷嘱托,激励着我们踔厉奋发、砥砺前行。让我们一起聆听党的二十大重庆市代表团代表们的心声,感受他们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豪情,对党的二十大的期盼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王亚芬代表:

用“五多”“三到”规范服务 让更多顾客成为回头客

“多走、多看、多听、多问、多说”“车到、人到、声音到”。

中国石油重庆销售江南分公司南坪加油站前庭主管王亚芬代表推行的“五多”“三到”服务规范,让很多前去加油的顾客感到亲切,并成为这个加油站忠实的回头客。

王亚芬2005年进入中石油重庆销售公司工作。近几年,她真切地感受到,加油站越来越不像传统意义上的加油站,正加快向“综合能源补给站”转变。

她说,这些年,公司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高供给体系质量,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全力服务国家战略和人民群众需要。

这些年,王亚芬看到了公司很多可喜的变化:公司完成了640多座加油站的储输油设施防渗漏改造和油气回收治理;正以乡镇加油站为基础,建设农村综合服务站;上线了“一站式服务平台”App、企业微信、公众号等数字化工具,服务更加便捷……目前,公司正加快油气氢电综合能源站建设,构建“人·车·生活”生态圈,不断提升服务客户能力和产业链保障能力。她表示,作为一名党代表,将立足自身岗位,发挥表率作用,为顾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王春全代表:

不断进行技术创新 为碳达峰碳中和尽一份力

铝是大家日常生活中的常用材料,如铝合金家具、电器、高铁、飞机、轮船等。如今,铝的应用范围还在不断扩大,对铝工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传统的生产方式到今天的智能化生产工艺,我见证了铝厂的一步步转型升级,也深刻感受到科技进步的力量。”作为一名从业35年的一线产业工人,重庆天泰铝业有限公司综合车间主任王春全代表对铝生产工艺了如指掌。在他看来,当下的产品尤其是电器设备设施产品,迭代升级非常快,所以技术创新显得尤为重要。

2019年12月,王春全进入综合车间,主要从事设备维护、维修、技改、创新管理和安全评估治理等工作。他带领团队大刀阔斧地搞研发,对10余个项目进行技改优化,不仅节省了消耗支出,提升了综合效率,还降低了能耗,减轻了员工的劳动强度。

“20多年前,我们就投资4200余万元购入两套脱硫设备,硫排放量已经达到国家标准,但我们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断优化运行工艺,进一步降低硫排放量,为碳达峰碳中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王春全说,带动工友继续研究生产工艺,给大家创造美好的作业环境,是他接下来努力的方向,“以前我们到其他省市去学习,以后争取让其他省市也来我们这里取经,大家共同进步,为铝业插上转型升级的‘翅膀’。”

文娟代表:

当好钢铁“裁缝师” 焊好每一个构件

焊接是一项辛苦工作,通常伴随着高温、噪声、脏乱,焊工多以男性为主。出生于1983年的代表、重庆建工工业有限公司钢结构分公司焊工文娟却一头扎进这个领域,潜心钻研、努力攻关,从一名农民工转型成为技艺精湛的产业工人。

15年来,文娟把焊枪当作绣花针,“编织”出桥梁和城市的钢筋铁骨。她精通埋弧焊、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等多种焊接方法,常年保持零缺陷,陆续承担多项技改技革项目。她和工友们通过对H型钢、箱型梁焊接方法的改进,将焊接速度提升到传统焊接速度的3倍以上。在公司支持下,文娟还成立工匠工作室,培育出一大批技术硬、能力强、作风好的高技能人才。

从一名产业工人成长为高级技师,一路走来的文娟感慨良多。“在一项项工程中,我们见证了重庆日新月异的高质量发展。能够用手中的焊枪,把焊接新技术应用在重大建设项目中,我感到非常自豪。”

当选党的二十大代表,文娟感到无比光荣,“这体现了党对产业工人的高度重视,我要当好钢铁‘裁缝师’,焊好每一个构件。”文娟表示,自己将认真参会,原汁原味地把大会精神带回来,用实际行动书写忠诚担当。她同时希望国家不断完善优秀技能人才激励机制,为产业工人的成长发展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刘源代表:

中国制造要把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来自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渝北工厂的刘源代表,是一名机电维修工,同时也是长安汽车刘源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负责人。这段时间,他一直在思考如何培养更高水平的维修团队,及时为生产线提供支持,保障安全运转。

刘源先后获得“全国技术能手”“中华技能大奖”“全国劳动模范”等殊荣,在机电设备维修方面属于顶尖技术人才。

“这些年,随着智能制造升级,公司采用了大量自动化程度很高的设备。”他说,这对维修团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刘源看来,如果没有一支自己的高水平维修团队,公司生产将面临诸多困难,“因为设备一旦出现故障,完全依赖国外维修人员,一是不现实,二是成本高,三是周期长。”

刘源把积淀下来的好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技术人才。同时,他牵头编制《长安汽车机电维修岗位能力认证课程》,开发《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培训课程》等系列丛书,给年轻技工提供知识养分。目前,刘源的团队正牵头制作自动化柔性线焊接仿真培训设备。他说,该项目完成后,将极大降低人才培训周期和现场设备维修时间,确保设备维修团队高效完成任务。

“我们的团队正在开展攻关,同时大力培训技术人才,希望把包括机电维修技术在内的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这是中国制造的未来。”刘源说。

杨懿代表:

以良法善治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驻村近4年,让我深刻了解到群众期盼什么、法治能干什么、基层法治该怎么干。”这是市司法局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处处长杨懿代表,对自己参与脱贫攻坚的感受。

2017年,杨懿响应号召,到武隆区后坪乡白石村任驻村第一书记。那几年,杨懿带领村民成功打造了“九个山嫂”“香瑶土鸡”等市场主体或致富带头人,实现全村产值500余万元。现在,“九个山嫂”已成为白石村的一张响亮名片,山嫂队伍也扩大到13人。不仅如此,全村基础设施、人居环境、村容村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杨懿还创建了“让一让”调解室、创新“四步调解法”,推动村民用法治思维解决争端;创新“院坝治理”,建设了10余个法治院坝,培育法治明白人,激发群众自觉投身乡村治理,以良法善治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如今,这些法治明白人纷纷成为反诈宣传员。

2021年,杨懿回到原单位后,结合基层所思所悟,努力将群众所想所盼转化为推进基层法治的切实举措。当选为党的二十大代表,杨懿深感责任重大。他表示,将积极把群众心声带到北京,把党的二十大精神传递给广大法治工作者和群众,为书写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庆新篇章贡献自己的力量。

杨浪浪代表: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让每个学生启航美好人生

“教育无小事,要把它做好”是重庆市人民小学校党委书记、校长杨浪浪代表多年来一直坚持的职业准则。“我就是一个普通的教师,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只想把平凡的事做得有趣,把有趣的事坚持到底。”杨浪浪说。

杨浪浪经常在学校的书吧和学生开展面对面地交流。“每次都有一个交流主题,这些主题或围绕教育改革中的热点,或是当下孩子们最关注的新鲜事。”对学生而言,杨浪浪不仅是校长,更是可以一起谈天说地的好朋友。

重庆市人民小学校有一句宣言,叫“最美的童年在这里发生”。杨浪浪说,她希望学校对孩子们来说是这样一种存在:他们志存高远的一生在这里起步,他们获益终身的观念在这里启蒙。未来无论成就高低、身处顺境逆境,面对学习、工作、生活,他们胸膛中永远跳动着一颗正向、积极、阳光的心,有搏击风浪的底气,有成为一个对社会、人民、国家有用的人的志气。

为了这个目标,杨浪浪带领全校教职工一直在努力。“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我毕生的追求。”杨浪浪说,作为一名党的二十大代表,感到非常光荣,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教育强国建设为己任,为国家培养更多的栋梁之才,努力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更好的自己。

何文忠代表:

政策这么好,大家一起干 村里产业一定会更旺

“中药材的管理要跟上,村里庭院建设也不能停下来……”这段时间赴京参会,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诸佛乡庙池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何文忠代表,仍牵挂着村里的事务。

庙池村地处武陵山腹地,平均海拔700多米,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种粮食没多少收成。

何文忠带领村里党员和群众,紧抓脱贫攻坚和发展乡村旅游契机,组织村民兴修公路、修建水池、建设污水处理厂;自力更生发展水果、油茶、中药材,建起一座净菜加工厂,以现代农业为龙头,融合文旅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此外,他还引进乡贤投资,利用千亩闲置土地发展高端果业园。群众由原来的年人均纯收入7000元,增长到现在的1.4万元。

经济发展起来了,何文忠又在村里开展社会治理,制定村规民约,组建夕阳红工作队,办起农民夜校,不断提高群众文化素养。诸佛盘歌、庙池甩手揖是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庙池村保护和传承这些文化根脉,让乡村旅游更有韵味。

“目前,我们正在探索‘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构建以果品、水产品等为主的生态农业产业结构。”何文忠相信,政策这么好,大家都有一股干事创业的拼劲,村里的产业一定会更旺,群众的腰包会更鼓。

余小平代表:

让大家有产业能增收 日子越过越红火

从村民不敢吆喝做生意的贫困村,到家家有产业、风景美如画的宜居村,对于万州区长滩镇茶坪村的这些巨大变化,万州区长滩镇茶坪村党支部副书记、村委会副主任余小平代表是参与者和见证者。

“家乡承载我成长,我要为改变家乡面貌贡献力量。”2010年,余小平放弃在城里的工作,回到老家茶坪村担任村专职干部。

要让村民过上好日子,关键在产业。经过前期调研考察,结合村里实际,余小平决定带领乡亲发展小水果产业,走乡村休闲采摘旅游路。几年下来,当地青脆李、脆红李、脆冠梨等种植达1800余亩。2018年,余小平又牵头组建合作社、拓展电商,让李子销售到全国。如今,茶坪村实现家家有产业、户户能增收,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7万元,日子越过越红火。

近年来,茶坪村还着力加强和创新基层治理,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发动村民动手“三清一改”美化院子,建成渝东北首个乡村美术馆,并成为一处网红打卡地。

去年,余小平荣获重庆市“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当选党的二十大代表后,她围绕基层党建、产业发展等开展深入走访,她说,一定要把村民们的期盼带到北京去。

张映代表:

让山村产业兴乡村美 群众满意自己才满意

涪陵区武陵山乡武陵山村,紧邻武陵山大裂谷景区和武陵山国家森林公园,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森林覆盖率80%。近几年,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武陵山村吸引不少人前来投资兴业。

“我们村最大的变化就是产业多了,人居环境改善了,乡亲们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了。”涪陵区武陵山乡武陵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映代表说,这两年,武陵山村先后引进并大力发展车厘子产业、脆桃产业,还打造了深受年轻人喜爱的露营基地。得益于这些产业,村民们不仅能得到土地流转收入,还能一边照顾老小,一边在家门口务工,到年底还有分红。

“我们这里现在交通方便了,离景区也近,所以准备把旅游业也搞起来。”张映想着,下一步探索果园采摘项目,促进当地产业多元化发展,让更多游客来到武陵山村。

不仅产业兴了,村子也美了。“过去还有人乱丢垃圾,现在基本看不到这样的现象了。”张映说,2020年7月,武陵山村被评为重庆市首批美丽宜居乡村。

当选为党的二十大代表,张映感到很骄傲,也深感责任在肩,“我要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为群众办好事,让武陵山村产业兴、乡村美、百姓富。只有群众满意,自己才满意。”

陈卉丽代表:

把文物保护人才培养好 引导更多年轻人入行

“上次去重庆儿童医院宣讲,我说大家都是同行,医生们笑着问我为什么。我告诉他们,区别只是我的病人不会说话,你们的病人会说话。”在大足石刻研究院(大足石刻博物馆)保护工程中心主任陈卉丽代表眼里,文物都是有生命的,而她的职责,就是找出文物的病痛,再小心翼翼地给它治病,使其恢复健康、延年益寿。

从事文物保护工作27年,陈卉丽参与过众多保护修缮项目,其中就包括获得第三届全国优秀文物维修工程奖的国家石质文物保护一号工程——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抢救性保护工程。她感慨:“这个工程耗费8年之久,也让我对文物保护有了更深的体会。”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对文物工作的重视程度,以及在文物保护方面的投入,都是前所未有的,我国文物工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陈卉丽说,以重庆为例,除了在大足区建立大足石刻博物馆、大足石刻文物医院、大足石刻监测预警中心,出版大足石刻考古报告外,重庆还建立起全国第一个文物保护装备产业基地。

“尽管近年来文物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但不容忽视的是,文物人才还较为稀缺。”陈卉丽表示,她现在最大的责任就是把文物保护人才培养好,引导更多练得好功夫、耐得住寂寞的年轻人加入这个行业,让文物的生命得到更好地延续。

周冬勤代表:

弘扬脱贫攻坚精神 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梨树、杨梅怎么样?塘里的鱼没得问题吧?”因为要到北京参会,万盛经开区万东镇五和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周冬勤代表不得不离开五和村一段时间。虽然人不在村里,但她心里总惦记着村里的情况,每天都要给村里打电话。

周冬勤是一位“70后”干部,今年是她在五和村打拼的第14个年头。五和村曾是贫困村,在周冬勤带领下,村民们通过发展“五和果、五和鱼、五和菜”,逐步脱贫致富。目前,全村已培育形成精品果园2000余亩、清水鱼塘600余亩、无公害蔬菜基地300余亩,五和村摘下“贫困村”帽子,周冬勤也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腰包鼓起来了,文化生活也要‘富裕’起来,村民的生活才能更幸福。”周冬勤说,近年来,五和村围绕“事业‘和’顺、生态‘和’美、家庭‘和’睦、邻里‘和’乐、乡村‘和’谐”等五“和”建设内容,引领村民改善生活方式,改变生活习惯,倡导文明新风尚。

如今的五和村,村落别院干净整洁,漫山遍野花果飘香,村民脸上笑容灿烂。“老百姓腰包鼓起来了,文化生活丰富起来了,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提高了,我从心底里感到高兴。”周冬勤说,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接下来,她要继续弘扬脱贫攻坚精神,撸起袖子加油干,带领村民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把五和村建设得更加美好。

黄桃翠代表:

以大团队集智攻关 早日打赢种业翻身仗

到北京参会前,市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副所长黄桃翠代表正牵头研究高油宜机油菜品种。研究团队由中国农科院、重庆市农科院、西南大学、三峡农业科学院、重庆中一种业等单位的科研人员组成,大家齐心协力,集中攻关。

她先后主持主研省部级重大重点科技项目11项,发表论文20余篇,获得专利5项,培育油菜品种5个,在特高含油油菜品种培育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国家对农业科研越来越重视,让农业科研人员有了成长的好土壤,所以结出越来越多的好成果。”她说。

黄桃翠表示,现在国家的农业科研项目在规划、设置等方面目标更明确,更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回应国家需要、社会需求。为确保农业科研更加集约、高效,今年在有关方面统筹下,重庆市多家科研机构抱团发展,以大团队集智攻关,“哪家单位在某方面有优势,相关项目就由这个单位牵头,其他单位全力配合。”

在黄桃翠看来,这是科研领域的协调发展,能集中优势资源,减少重复研究,让科研团队有更多机会承接大项目、出大成果。

黄桃翠说,作为农业科研领域的党代表,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用科技的力量帮助国家早日打赢种业翻身仗,早日实现农业现代化。

梅玫代表:

让孩子们在法治的天空下健康成长

说到“莎姐”,重庆的青少年们大多很熟悉。“莎姐”不是“一个人”,而是一支由重庆市三级检察院共同参与,拥有416名“莎姐”检察官、1678名“莎姐”志愿者的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团队,更是重庆市关爱未成年人的一个品牌。

“以前在办案过程中,我发现一些未成年人是因为不了解法律才走上犯罪道路。”大渡口区人民检察院检察五部主任、四级高级检察官梅玫代表为此思考,在坚持公平正义办案的基础上,能否为未成年人“多做一点”,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如何能帮助更多孩子知法、守法?怀着这份初心,2004年,梅玫和同事们一起成立了第一个“莎姐”青少年维权岗,对检察案件当中的未成年人进行法律帮助。

这些年,从“莎姐谈心室”到“一站式救助服务中心”,从刑事检察到四大检察全面发力……凭着耐心、爱心和责任心,梅玫和同事们逐步拓展“莎姐”青少年维权岗的工作内容与范围,进一步完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办案方式,形成了办案、帮教、预防、保护四位一体的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体系。

“当我看到涉罪的孩子回归社会,看到受伤害的孩子走出阴影,看到越来越多的孩子遇到危害懂得如何保护自己,我觉得什么付出都值得了。”梅玫说,让孩子们在法治的天空下健康成长,就是未检人的责任。

宿昆代表:

坚持与病毒较量 直到取得最终胜利

应急,是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急处理办公室副主任宿昆代表的常态。

长期工作在传染病防控一线,查源头、追密接、判风险、定政策……这些都是宿昆的工作日常。

宿昆一直在和病毒“赛跑”。他发现了重庆首例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而且在疫情早期对病毒认识普遍不足的情况下,完成了无症状感染者的完整流调和随访观察,进一步弄清了新冠病毒的传播规律,为全市乃至全国调整完善防控措施提供了有力支撑。

特别是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速度快、隐匿性强的特点,结合近期疫情防控经验,宿昆参与起草了《新冠肺炎疫情重点风险区域管控专家共识》,对特定场所封控区、管控区和防范区的划定进行优化。

和新冠病毒搏斗3年多,在宿昆看来,“如果医护人员是‘突击连’的话,那疾控人员就是‘应急队’,与病毒争分夺秒控制疫情增量。”他说,早一点行动,就少一些人感染。疾控人员的主要工作是尽最大可能发现和隔离传染源,为人民筑起一道保护生命健康的“防火墙”。

出发去北京参会前,宿昆还通过各种途径不断收集群众对防疫抗疫的心里话以及国外疫情动态。“与病毒较量,我将一直坚持下去,直到取得抗疫最终胜利。”宿昆说。

谢兰代表:

把社区建成大家最放心安心的幸福港湾

作为一名社区工作者,两江新区人和街道邢家桥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谢兰代表,这些年感受最大的变化就是,城市老旧社区改造、加强和创新基层治理,让居民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大幅提升,对党、对社区干部更加信任。

邢家桥是两江新区直管区内最早开发建设的区域之一,近30年过去了,小区里安置房漏水、墙体脱落、缺物业管理等问题日益严重。为改善群众居住环境,2017年在有关部门支持下,两江新区将邢家桥社区安置房综合整治列入民生实事。

为顺利推进改造项目,谢兰和社区同事们一起挨家挨户上门宣传政策、听取群众意见,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赢得群众满满的信任,推动改造任务顺利实施,圆了1422户居民的安居梦。

随后,谢兰又带领居委会一班人,探索出“四色四事”“六桥同治”社区治理工作法,成为重庆社区治理和城市治理的一个典范。今年,社区启动二期改造工程,居民支持率达98%。

谢兰表示,未来将继续用心用情为群众解难排忧,动员带动更多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真正实现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将社区建成居民们最放心、最安心的幸福港湾。

廖财莉代表:

为建设“流动风景线”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穿梭在城市里的一辆辆黄色出租车,既是市民通勤的重要工具,也是各地游客认识重庆的“流动风景线”。“乘客透过出租车司机看到的不仅是出租车行业,更是一座城市背后的文明。”重庆市威通出租汽车有限公司出租车驾驶员廖财莉代表,自8年前加入这个行业队伍时就暗下决心,一定要为乘客提供安全、舒适、方便、快捷的服务。

8年来,廖财莉载过许多乘客。她说,从前市民对出租车司机有很多负面印象,“但这几年,驾乘关系转变了很多。”有一位乘客这几年一直坚持预约廖财莉的车,即便是好打车的时间,他也愿意等廖财莉的车。“我们从单纯的驾乘关系,变成了朋友关系。”廖财莉说,这种转变折射出乘客和驾驶员的和谐程度在不断提高。

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出租车驾驶员?廖财莉的答案是,安全驾驶、文明服务,“把开出租车这样一个普通谋生手段转化成人生事业,用贴心服务让乘客享受到美好旅程,就是我的初衷。”

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廖财莉还热心公益。刚入行时,她就加入了雷锋的士志愿服务队并参与爱心送考。廖财莉说,出租车是城市文明的移动窗口,出租车司机就是这扇窗的守护者,希望能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为重庆的文明新风贡献力量。

(文字由重庆日报记者 杨帆 张珺 陈国栋 周尤 王亚同 何春阳采写,图片由记者苏思摄)

[打印]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