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鸣凤语五百年——寻踪武隆凤头黑鸡
您的位置:武隆网 > 文化 > 正文   |   2022-05-13   阅读量:

◇郑立

清代著名启蒙思想家魏源有一首《晓窗》:“少闻鸡声眠,老听鸡声起。千古万代人,消磨数声里。”诗中的思想情愫,连绵《诗经·风雨》“风雨潇潇,鸡鸣胶胶”的洞察,钩沉晋人陶渊明《归园田居》“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的深景,逡巡唐人李贺《致酒行》“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的胸臆,抵达宋人苏轼《沁园春·孤馆灯青》“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残梦”的画境。原来,中国诗歌之河,鸡也是诗人蚀髓的情殇,还是植入诗人骨质的铭记。我最喜欢宋人陆游《游西山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其中旷达的心境和诗境,呈现的丰腴的乡土情结和超脱的人生境界,成了我一生难却的乡愁。

我的故乡武隆区鸭江镇谭坪村,是一个地肥水美、鸡鸭繁盛的地方,耷耷鸡、乌骨鸡、芦花鸡、大黄鸡、麻黄鸡,以及引进的良种鸡白洛克鸡、来航鸡、可白鸡、杂种鸡等都是农家的喜爱,鸡鸣犬吠的田园情致,已成为我乡愁的花瓣,流觞在我的童年。耷耷鸡,凤头黑鸡的俗名,追根逐源竟然是我故乡鸡中的名品,是与凤凰山一脉相袭的嫡鸡,多少印证了我记忆中的唐人郑谷《鹧鸪》的名句:“暖戏烟花芜锦冀,品流应得近山鸡”。细咀慢品,我心头便有了凤头黑鸡的块垒。武隆土生土长的鸡之极品,我不能用就三言两语可以说清的。读曹雪芹《香菱咏月·其三》诗句:“一生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渺然的心绪寻踪而至,迢然的深思凤吟而归。

家鸡驯化,世界以亚洲为最早。考古发现,我国最早的鸡是在甘肃天水西山坪大地湾一期考古发现的,距今8000年左右。甲骨文有“鸡”字,有文字可查的鸡史至少3000年。由此,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养鸡的国家之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和凤都是神化的动物,鸡是一种身世不凡的灵禽,凤的原始形象来源于鸡,古籍《太平御览》云:“黄帝之时,以凤为鸡。”远古传说,鸡为日中乌,鸡鸣日出,带来光明,能够驱逐人间的妖魔鬼怪。魏晋时期,鸡成了门画中辟邪镇妖之物。晋人董勋在《答问礼俗》中说:正月初一为鸡日,正旦画鸡于门。南朝人宗檩在《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正月一日……贴画鸡户上,悬苇索于其上,插桃符其傍,百鬼畏之”。桃花坞年画有“鸡王镇宅”一图,图案是一只大公鸡口衔毒虫。鸡不但是传统文化的十二生肖的唯一家禽,还华育出了十大名鸡:天山雪鸡、岑溪三黄鸡、文昌鸡、清远麻鸡、泰和乌鸡、灵山香鸡、景阳鸡、德化黑鸡、卢氏鸡、长汀河田鸡,都以独有的风味和历史的口碑成为了饮食文化的招牌之一。更有名震天下食客的河南道口烧鸡、安徽符离集烧鸡、山东德州拔鸡、辽宁沟帮子烧鸡、常熟叫花鸡、广东盐焗鸡,已是中国人的口福之馐。难怪,乾隆皇帝题诗《百鸡图》:“走来一只又一只,三四五六七八只。凤凰多少尔何多,啄尽人间千万石。”

武隆区地处乌江下游,先秦隶属古巴国,东汉隶属涪陵郡,蜀汉延熙十三年(公元250年)置汉平县于鸭江镇的三河口,隋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置信宁县于江口镇,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置武龙县于土坎镇,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79年)更名武隆县,公元2016年撤县设区,养鸡历史源远流长,有“养鸡挣油盐钱”、“无鸡不成席”传统。乡村农户无户不养鸡,素以红冠黑羽土鸡为礼品馈赠亲友的习俗,凡婚嫁多以鸡鸭为聘,酬媒以雄鸡为礼,坐月子以母鸡为补。1981年,江口镇汉墓发掘出土三国时期的大量陶鸡陪葬品,有栩栩如生的细泥陶子母鸡,形象描述了“抽象小鸡伏于母鸡背,母鸡头尾上翘,翅和尾饰羽状划纹。”随后,江口镇蔡家坝汉墓发掘出了土红陶子母鸡俑,土坎镇的东汉遗址发掘出土不少红陶子母鸡、红陶公鸡俑等,为此,区博物馆收集陶鸡文物近百件,设置了东汉陶鸡俑展览专区。《乾隆涪州志》有注:“涪州西南九十里有凤凰山,雉鸡身如墨,冠似凤,声若凤吟。”《同治重修涪州志》补记:“城西南大梁子山、弹子山有黑雉,入药膳,补甚。”查看《武隆县畜牧兽医志》可知,鸡、鸭、鹅是武隆县农家的主要传统养殖副业,属蛋肉兼用型品种,体格中等,鸡以耷耷鸡、乌骨鸡为上品,羽毛黑亮,具有金属光泽。耷耷鸡,我的故乡特指的是凤头黑鸡的母鸡,一耷凤冠引人遐想。乡野童谣有唱:“耷耷歪,歪上街,外婆看见喊乖乖……”,唱的就是这凤头黑鸡。

凤头黑鸡在武隆的民间,可以追索《张果老飞弹打凤凰》的传说。古远时候,武隆西部大地上有凤凰、焦龙、望龙三神异,潜心修行,得道三千年,法力高强。东海龙王敖广布雨疏懒,无意之间让平桥、庙垭、凤来、鸭江大地大旱三年,地上庄稼收获无几,不少百姓流离失所。凤凰对此十分愤慨,邀约焦、望二龙移山填海,严惩敖广。土地菩萨得知,急报天庭。玉帝闻知,一边降罪敖广弥补过失,一边传旨张果老阻止凤凰的行动。张果老赶到乌江南岸的弹子山,凤凰正振翅冲天,二龙欲腾跃而起。情急之下,张果老搬起弹子山的巨石,砸向凤凰和二龙。凤凰重伤坠地化成了一座山,礁龙、望龙受伤各化成了一匹岩。庙垭、凤来一带百姓把山叫做凤凰山,把岩叫做焦岩、望龙岩,还把当地羽如墨、冠似凤、声若凤鸣的土鸡叫做凤头黑鸡,以此感谢凤凰和二龙的爱民护民之德。武隆本土作家张忠群收集的《凤来镇传说》也有凤头黑鸡的线索。传说,战国时期巴国西南遭受大蝗灾,百姓稼禾尽毁,巴王召集群臣商议对策,军师樊文奏请巴王,蝗虫乃天虫,凡人奈何不得,唯一办法是筑坛祈天。巴王虔诚筑坛,亲领百官献祭,祈天赐福。天帝深感其诚,派太白金星传旨在峨眉山修行的金凤凰,迅即飞临武隆的凤凰山灭蝗救灾。一声凤鸣,刹那间,凤凰山纷披七色彩霞,不知从哪里飞来了漫天野雉,风卷残云,灭除蝗害。之后,野雉以凤凰山为栖息地,世代繁衍,护佑一方田园。有诗赞:“凤鸣吉祥来,七彩照天开;蝗虫何所惧,仙雉入凡埃。”这野雉,就是凤头黑鸡的前世。

凤头黑鸡有据可考,隐见于明朝正德、嘉靖年间刘秋佩的《见闻录》及《白云书院记》,距今近500年。刘秋佩(公元1470-1523),名茝,字惟馨,号秋佩,谥“忠愍”,武隆区凤来镇高楼村人,明朝明弘治十一年举人,弘治十二年进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户部给事中、金华知府、长沙知府、江西按察司副使,川东白云书院创始人,因弹劾大宦官刘瑾,他两次受杖刑于午门,被后世誉为“骨鲠之臣”,著有《秋佩先生文集》。在《明史稿》《二十五史纪传人物索引》《四川通志》《四川书院志》《乾隆涪州志》《道光涪州志》《同治重修涪州志》《民国涪陵县重修涪州志》《武隆县志》等典籍均有他的事迹。

明朝正德八年(公元1513年)8月,刘秋佩在浙江金华知府任上杖疾复发,痛苦难忍。遍访金华名医也难以有效医治,他奏请朝廷恩准自己归养故乡。高楼村东北十余里,与凤凰山遥遥相对的大梁子山麓有一座白云观,当时第十代住持乌豆禅师精通医理,修行极高,近乎餐风饮露、不食五谷杂粮。白云观的旁边,有一棵数百年的乌豆树,虬枝葳蕤,每到秋天籽实丰盈,禅师会命弟子收集乌豆籽,他早中晚各吃一颗,以表三餐,“乌豆禅师”之名由此而来。刘秋佩的奏请得到朝廷恩准,他归养高楼村,求医乌豆禅师。乌豆禅师感念刘秋佩忠烈的品行,悉心诊治,以凤头黑鸡汤为辅补,对症下药,杖伤之恶疾渐渐好转。第二年春,刘秋佩心系家乡子弟进学,借白云寺闲置房院创建白云书院,一边开坛讲学,一边治疗顽疾,与乌豆禅师形影不离,成为至交。明嘉靖初年(公元1522年)4月,刘秋佩大疾已除,朝廷得悉,再次下诏起用刘秋佩任长沙知府,后来提升为江西按察司副使。刘秋佩离开故乡,辞别乌豆禅师之时,感慨万千,感激不已。乌豆禅师说,你要感谢凤头黑鸡,它厚涵凤凰山的气韵,以草虫为食,是人间天药,补气血。

然而,最早记载鸡的药用价值是我国马王堆汉墓发掘出的制书《五十二病方》:“病蛊者以乌雄鸡并蛇放赤瓦铺上,令鸡蛇尽焦以酒粥佐而饮之”。晋代名医葛洪在其《肘后备急方》用鸡作药用不下数十处。唐慎微在《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记载了鸡的药性:“乌鸡气味甘平,无毒”。乌骨鸡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乌鸡白凤丸”,而今驰名中外,是主治妇科疾病的良药。乌豆禅师以凤头黑鸡汤助疗杖疾,刘秋佩在《白云书院记》中欣然写下:“野猿山鹿鸟雀之狎食如驯;百媚千娇,山禽之弄音如笛……如盖如练,如素衣卷舒。聚散之异态,欲号为白云观。”此处的山禽,即是凤头黑鸡。《高楼刘氏宗谱》说,刘岌、刘秋佩、刘养充等刘门三进士尤喜家乡物产的鳅田稻米和凤头黑鸡,列入刘氏家族宴客的必备佳品。凤来镇高楼村有一处皇坟遗址,牵扯一个民间传说。刘秋佩回乡归养多年,正德皇帝感念刘秋佩的忠毅,微服探访,竟爱上了刘家小姐花容月貌的刘秋蓉。皇帝回朝,把刘秋蓉抛在了脑外,刘秋蓉郁积病死。皇帝闻讯感怀,密令以皇妃之荣厚葬刘秋蓉,刘秋佩进献鳅田稻米、凤头土鸡汤以示追思。传说于乡野轶事,而凤头黑鸡却以独有的品质名播乡野。《民国涪陵县重修涪州志》说,清初,张献忠犯四川,发兵涪陵,兵锋所至,十室九空,鸡犬俱灭,聚宝、凤来、庙垭、鸭江、太和一带尤烈。凤来刘氏一脉因避祸贵州而幸免,凤头黑鸡凋落一时。

寻踪觅影,扑朔迷离。凤头黑鸡当是以武隆区为主产区,以独有的遗传基因特质,在乌江下游腹地密闭而独特的自然条件和相对隔离的地理环境下,长期自然繁衍而形成的名不出乌江的极品土鸡。2006年,武隆县政府与重庆市畜牧科学院共同建立重庆市畜牧科学院武隆分院,在巷口镇凤山村建设武隆种鸡土鸡繁育中心,重点研究开发武隆土鸡。2010年,畜科院专家通过科学甄别,将武隆土鸡分为凤头黑鸡、绿壳蛋鸡等7个优良品系,支持全县建立3个种鸡扩繁场和20个规模养鸡场,全力保护优质土鸡资源。2016年,强力推进武隆土鸡繁育中心、优质鸡林下养殖示范基地、重庆优质地方鸡遗传资源活体保存库等科研示范平台建设,凤头黑鸡获评重庆市科研成果。十余年的抢救性收集,2021年,专家在整理武隆各地黑鸡遗传资料最终发现,民间传说和史料记载的凤头黑鸡依然大量存在,成功恢复了血统来源清楚、种质特征明显、存量有规模的这一优质鸡种,其饲养方式以散放自由食为主,羽毛呈漆黑色,羽翼衣紧凑、丰满,肉质细腻、清爽,分布在全区海拔600-1200米的半山和高山地区,集聚弹子山、白马山、贾角山和桐梓山等地区,是我国目前唯一的黑羽、凤头冠的地方遗传资源。庙垭乡、凤来镇原属涪陵县第八区,属于弹子山毗邻地区,1956年6月行政区划调整,与送月、鸭江等乡镇一起划入武隆县第六区,养鸡业连延繁盛,并以养殖抗病力强、繁殖力强、肉质鲜美的凤头黑鸡著称。凤头黑鸡除了具有极佳的肉用与蛋用价值外,还有突出的观赏及药用价值。

鸡鸣凤吟五百年,一代名鸡应时来。凤头黑鸡是武隆土鸡的典型代表,肉质细嫩,肉味鲜美,汤汁醇厚,是农村家宴、药膳的上上食材。多年来,武隆各地餐饮店立足凤头黑鸡优质食材资源,积极开发凤头黑鸡特色菜品,百味纷呈,仙女山的洞庭山庄有“山药土鸡”,回龙湾农家乐有“小蒜炖土鸡”,618农家乐有“三叶土鸡”,越源山庄“凤头土鸡汤”,白马山的福兴祥山庄有“泉水鸡”,江口芙蓉风情有“牛奶肚子鸡”,它们都是被游客极为称道的武隆味道。随着第三次旅游创业的蓬勃奋起和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对武隆名鸡的凤头黑鸡的保护性开发,必将进入一个产业发展的新阶段,也必将与碗碗羊肉、江口鱼一样成为武隆旅游餐饮的一道金字招牌。武隆土鸡繁育中心已开发注册“耷耷鸡”土鸡商标,申报了农业部地理标识和工商总局地理商标,常年存栏优质种鸡达到5000套以上,推广商品鸡苗达40余万只。

“楚人不识凤,重价求山鸡”,细品李白《赠从弟冽》中的诗句,我对凤头黑鸡有了异样感觉。与凤有缘的凤头黑鸡,已走出了潜匿的时光。鸡鸣凤吟,已是武隆绮山丽水的密语。


[打印]

[责任编辑:王圣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