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林
早就听说武隆区桐梓镇双凤村风光秀丽,古茗飘香。5月17日,正是初夏周日,应朋友之邀,去双凤村品茶,我兴致勃勃,欣然前往。这天,天气晴朗,阳光挥洒,白云缥缈,一路上,只见青山苍苍,绿树葱葱,野草摇曳,翠色欲滴,让人心旷神怡。
休闲的双凤野趣
来到双凤山,只见漫山遍野的茶林直通山顶,一垄垄土埂层层向上,向山顶延伸,一笼笼茶树排列齐整,像一排排整装待发接受检阅的士兵,军容严整,气势宏大。茶香幽幽扑鼻,茶叶轻轻佛面,仿佛走进了茶的海洋,浸润着茶的汁液,沐浴着茶的芳香。离开茶园,我们沿着茶山步道向山巅攀登,就像到了天然植物园,这里植物种类繁多,满山满岭的野生植物让人目不暇接,有你叫得出名字的,但多数是你叫不出名字的。
正行进中,突然,同行的几个朋友纷纷涌向路旁几笼带刺的植物,伸手便从枝叶间采摘出一颗颗红彤彤的野果往嘴里送,吃得津津有味。经用手机查阅,野果的名字叫“野莓”,这种野莓就是我们小时候说的“野泡”,因这种野果正值农村薅包谷草期间成熟,因此俗称“薅草泡”。
记得我读小学时,天天要路过一个1958年“大战钢铁”时留下的炼钢土窑遗址,土窑边有好几笼这种“薅草泡”,每年“薅草泡”成熟季节,我们几个小伙伴放学后就要采摘一番,直到把成熟的“野泡”采完才罢休。这种“野泡”是纯天然野果,放到嘴里甜中带酸,止渴充饥,每次看见它就会让人馋涎欲滴。吃着这种野泡,我仿佛又回到无忧无虑的小学生时代,真是童趣难忘啊!
吃了“野泡”,享了口福,我们继续登山,在路边又发现了鲜嫩的柴胡野草。柴胡是一种中草药,性味苦,微寒,其根晾干后具有归肝胆经,和解表里,疏肝升阳之功效。但枝叶嫩尖却是人们餐桌上的野菜佳肴,既能爆炒,又能凉拌。的野菜佳肴。一路上,我们边走边采,等快到山巅时,一个个随身携带的塑料袋子里都被柴胡涨得鼓鼓囊囊的。
大约半个小时,我们一行人终于登上了海拔1670余米的双凤山巅——哨顶。站在哨顶,举目远眺,西南方向的丰都风力发电站的扇叶隐约可见,北方的后坪场,西北方向的桐梓镇历历在目,尽收眼底,真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优美的“双凤”传说
双凤山有一个美丽的民间传说。在很久以前,地处渝东南乌江北岸的武隆有一座巍峨雄壮的大山,在连绵的崇山峻岭之中,奇峰怪石矗立,林海草原遍布,秀崖泉瀑飞泄,山溪潺潺流淌,日有百鸟鸣啭,夜有繁星映照,山间谷地一年四季祥云浓雾缭绕,恰是一个如梦如幻的“人间仙境”。
据说,有一年,正是春光明媚的时候,住在东海蓬莱岛上的一对玉凰金凤,慕名飞到大山间,被此山的秀美景色所吸引,这里漫山遍野生长着茂盛的野油桐和香子树,如云似雾的紫色鲜花铺天盖地,散发出馥郁清香,秀美的景致让这对凤凰心花怒放,欣喜不已,游玩了两天之后,才恋恋不舍地回到了蓬莱。自那以后,这对凤凰时刻想念着给自己带来无穷乐趣的大山,连晚上做梦都是在山间林海游玩,在鲜花丛中遨游,从容地爬山攀崖,悠闲地躺在宽阔的草地上仰望蓝天白云,潇洒地扑进碧波荡漾的池水中……
有一次,这对凤凰又飞到此山玩耍,正碰到仙界的李老太君在此山采摘神药仙草,架炉冶炼仙丹,老太君听了凤凰对此山的赞美之词,便呵呵笑道:“既然你们喜爱这里,何不来此安家住下?”凤凰夫妻听了李老太君的一席话,心动不已,便决定到此山中安家,为了把新的家园打扮得美丽香艳,凤凰夫妻特地到蓬莱山的仙苑里挑选了两株仙茶苗到此种下。许多年以后,茶苗很快长满了山梁沟壑,使得双凤山山上山下终年绿茶盖地,浓郁的茶叶清香飘飞十里。
自唐代开始,这里的老百姓就开始建园种茶,摘下毛尖秀芽加工制作成香茶饮用,到北宋时期,这里的毛尖茶已成为乌江流域的出名绿茶品种。老百姓为了感谢早年“凤凰”赐“福”送“宝”,将这座山取名为“双凤山”,并在山上修建了“茶神庙”,把“凤凰”敬为“茶神”,世世代代虔诚供奉。
明末清初以来,每年茶农在春秋两季采茶之前,都要举行隆重的祭拜“茶神”仪式。人们带着“刀头”信物来到“茶神庙”,点起香烛,燃放鞭炮,高声唱颂《敬神曲》,再跪地作顶礼膜拜,然后才进入茶园开始采摘。采茶祭神的活动,已成为双凤山茶农的一项民俗,一直流传到现在。
为了纪念凤凰夫妻给双凤村民带来的福祉,武隆沐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双凤茶场通往哨顶的路旁修了一对金凤凰塑像,凤凰在我国历史上人们把它视为吉祥之鸟,传说它能给人们带来好运,这对流光溢彩的金凤凰,相依相偎,恩爱有加,既象征着双凤村民团结和睦,也象征着武隆沐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兴旺发达,效益蒸蒸日上。
悠久的古茗飘香
双凤山有1600余米的海拔高度,山上常有云雾缭绕,适宜茶叶生长,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茶叶的质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双凤山村民种茶历史悠久,据有关史料记载,自宋代开始,双凤茶已名闻遐迩,并经茶马古道销往全国,被众多茶客视为珍品,得到历史上文人茶客的啧啧称赞。北宋与苏轼齐名的著名文学家和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山之主黄庭坚极好品茗,当喝到朋友赠送的双凤茶后,顿觉香味扑鼻,神清气爽,当即竖指称赞:“好茶!好茶!”为此,他专程到双凤山猎奇,当看到双凤山嫩绿葱翠,碧色满岭的茶园时,感慨万端,赞叹有加,在一户农家夜宿饮茶后,当即诗兴大发,挥笔写下了“香花调意趣,清茗长精神;寒夜客来茶当酒,一杆春露雾玲珑”的著名诗句。
清朝大学士张之洞,在任湖广总督期间,曾三次沿汉唐古道出川赴广,首次途径火炉铺饮到双凤村产的茶时,便对其赞不绝口,以后每次路过此地,都点名要饮双凤茶,并带走数斤馈赠亲友。因钟情双凤茶,曾挥笔留下“香于九畹芳兰气,园如三秋皓月轮。道是佳茗双凤茶,出自凤山不稀奇”的赞美诗句。名人茶客的赞美,为双凤茶增加了茶文化的历史底蕴与积淀,为了增强品茶的氛围,武隆沐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公司茶叶加工厂附近的塔楼下、石林间,专门为茶客们修建了“手工茶坊”。“手工茶坊”的修建别出心裁,顺其自然地将石林镶嵌于房中,把房屋建于石林,使石林或出屋顶,或于屋中,房中有石林,石林在房中。
夏日炎炎之际,周末悠闲之时,来此避暑纳凉的游客可一边悠闲品茶,一边观赏石林,还可亲眼目睹手工制作茶叶的过程,茶客置身其间,或品茗,或言商,或与情侣呢喃。坊间古茗飘飘,茶意浓浓,琴声悠悠,茶女款款,既浪漫优雅,又温馨备至。文人们来此赏景采风,赋诗作词,饮茶品茗,一展骚客的风采,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绝佳的凤鸣鸾和
武隆沐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双凤茶山所在地原是双凤村的集体茶山,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茶山经营不善,逐渐荒芜。
改革开放以来,黄成夫妇外出打工经商,经过多年的打拼,事业小有成就,也有了一定的积蓄。2013年,武隆区桐梓镇江国华书记鼓励黄成夫妇返乡创业,造福乡梓。黄成夫妇在江国华书记的支持与鼓励下,以原双凤村茶场为基础,回乡创建“重庆沐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公司由区农委招商引资,农委、交委共计投资2000万元,为双凤村修建了能蓄水3000立方米的水池,7.6公里的采茶便道和4公里的生产便道。给公司茶场的生产、经营奠定了基础。公司定位是建立双凤山田园综合体,是一个集茶叶种植、加工、销售和科研、培训、观光、旅游、康养为一体的田园综合项目。
百事初创,起步维艰,公司创建之初,困难重重,当地村民思想保守,观念落后,对种茶不理解,认为发展农业不挣钱,对种茶没信心,不但不支持,而且还不让修公路,不让拉电线,设置重重阻碍。
面对困难,黄成夫妇没有退缩,他俩在区农委、区交委、区水务局、桐梓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分头做亲戚、朋友和广大村民的工作,由于公司董事长黄成、总经理文荣芳夫唱妇随,凤鸣鸾和,以情动人,最终理顺了村民的情绪,获得村民的支持,使公司生产、经营顺利开展。到目前为止,公司由2013年成立时注册资金仅3000万元的小民营企业发展到目前拥有固定资产1.5亿元的中型民营企业,主要以种植、加工、销售“优质武隆高山茶”为主体经营项目,茶园核心基地已达3000亩,并有红茶、绿茶、白茶自动化生产线各一条,年加工鲜茶叶达1000吨以上,年产值1200万元。在生产经营中,夫妻俩充分利用双凤山海拔高,云雾多,土质好,适宜茶叶生产加工等得优渥的自然条件,狠抓质量,秉承“绿色环保树品牌”“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促发展”的生存理念和“客户至上,品质第一”的经营宗旨,争创名优产品。
辛勤的付出与努力终结硕果,短短7年时间,产品畅销全国,2017年8月,重庆沐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武隆蜀桐牌高山茶”获十二届“中茶杯”一等奖;2018年参加三峡杯评选获金奖;2019年参加全国农产品评选获优秀质量奖,同时,获西部农交会优秀质量奖和最受欢迎奖。公司2020年荣获重庆市双百农产品百强企业称号。
展望未来,武隆沐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将以重庆市茶叶研究所、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的技术为支撑,把企业做大做强。计划在2023年前,投入3亿元,打造“乌江流域高山茶3万亩核心基地”,实现年产值1亿元。届时,以“蜀桐牌武隆高山茶”为核心的乌江流域高山茶将香飘全国、名扬四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