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庆发
巍巍仙女山脚下、清清乌江河畔,有一个被誉为“重庆后花园”的村落,她就是我的家乡——仙女山街道荆竹村。在这片生我养我的大山里,历经47年光阴洗礼,让我亲眼见证了家乡从“穷山恶水”向“金山银山”的美丽嬗变。
土地:从“刨食”向“生金”转变
过去,我家乡没有产业,主要经济作物就是包谷、红苕、洋芋,一日三餐都是吃的这“三大坨”,过着土里“刨食”的穷苦日子。
1988年,乡政府为改变家乡贫穷面貌,引入烤烟种植,这让乡亲们看到了致富的希望,克服没有公路的困难,掀起这场脱贫产业风暴的“绿色革命”。那年我家种了5亩烟叶,收入2000元,父亲还被乡政府评为“烤烟生产先进个人”。
初尝土地“生金”的甜头后,大家在土里“掘金”的积极性更是空前高涨,不仅把所有的土地用来种烟,而且还全力拓荒种烟,种植规模逐年增加,由此在贫瘠的土地上走出一条“金色”的致富路来,这一产业也是家乡人的主要“致富叶”。去年,全村仅烤烟产业这一项,就实现收入达1500万元,种烟户均收入达11万元。
不仅如此, 种烟30多年来,大家靠烟经济的原始积累,新建了住房、购置了电器、改变了基础设施,生产生活条件得以不断改善和提高,过上了好日子。“全靠党的政策,引入这片‘致富叶’,不然我们这个曾被戏称为‘鸟都不生蛋的穷旮旯’臭名还要背多久。”父母时常称赞烤烟产业在促进家乡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
后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家乡从单一的烤烟产业变为以特色种养、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多种融合发展的“生金”路。
照明:从“油灯”向“电灯”转变
过去,我家乡没有电,家家户户都是使用“煤油灯”,光线极其微弱浑暗,风轻轻一吹就会熄灭,使用起来极为不便。尽管如此,微弱浑暗的灯光下,依然是父母磨面、煮饭……忙碌劳作的身影。
1985年,家乡人咬紧牙关,自筹资金,从土坎镇新坪村电站搭头,拉了一条进村的电线,终于让光明照亮大山,从此告别使用“煤油灯”的历史。
记得最初用电的那些日子,电灯虽比“煤油灯”强了许多,但电压极不稳定,难以满足用电需求,电灯时常忽闪忽闪的,有时连电视机都带动不起,尤其是遇上雷电和冰雪天气,常常一停就是三五天才能再见光明。
后来,在国家的扶持下,电力部门对家乡“各自为阵”的10多处电网进行了统一升级改造,更换水泥杆,增设变压器、安装防雷针,将小网并入大网。这一改电压就更稳定了,电灯更明亮了,这一改也改出人们的幸福生活,各种家电进入百姓家,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如今,电成为家乡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党和国家的好政策才是那盏最亮“明灯”,无论刮风下雨,她始终照耀着家乡人沿着光明道路砥砺前行。
道路:从“泥路”向“油路”转变
过去,我家乡没有公路,进城赶集,只有沿着山崖上的一条羊肠小道进出,常常是五更出门,半夜归家,出行极为不便。
曾经的“行路难”,至今让我无法忘怀,就是1983年小升初那次“赶考”。当时考点设在离我家乡有30多公里远的县城附近的肖坝小学,恰遇头晚狂降大暴雨,原本就崎岖难行的山路偏遭山洪阻碍,结果耽误了考试,语文这一门我没有能参考,升学也就“名落深山”。那次还有好多个像我这样被洪水耽误的学生,更有一名学生被洪水夺走了生命。
走上宽阔马路,乘上“幸福班车”,不仅是我一个人的梦,更是家乡所有人的一个共同梦。然而,在全国各地“小家”都要靠国家这个“大家”拉扯救济过日的年代,加之地方经济又十分拮据,这修路又谈何容易?
1990年,家乡人为种烟致富,自发集资开山修路,经过两个冬闲时节的开山修路,终于把一条全程长达13.4公里的泥石路修进了村,从此告别了“物料靠背”的历史。后来,镇政府不仅将这条路改造升级为沥青路,开通了这里的乡村客运班车,让家乡人乘上了“幸福班车”。而且还打通了连接各村社的“毛细血管”,铺就了四通八达的致富路。
如今,家乡人正沿着这条致富路,向着产业“强”起来、村民“富”起来、乡村“美”起来的“小康梦”迈进。
吃水:从“挑水”向“放水”转变
过去,我家乡没有水,家家户户就在房前屋后挖个土坑,靠蓄积自然雨水来“解渴救命”。雨量充沛时节还好,最要紧的是遇上干天,大家就四处寻水,最远的就是到5公里外的土地峡悬崖上去取水。
1987年那次寒冬取水的生死经历,更是让我至今都心有余悸。那天早上,我好不容易在土地峡悬崖上等候取到两桶水,可在挑水上岩时,因冰雪路滑,人矮力小,一脚打滑,不慎人仰桶翻,把我摔出几米远,险些滑下悬崖丢了命,脑后留下的这道巴痕,成为我心中一道抹不去的伤痛。
后来,尽管家乡人进行过一些改变和尝试,新开挖土井或在新建房屋蓄水,但这些都没有用,一遇干天就喊“渴”。
2000年,镇政府出资从仙女山上安装引水管,山下建蓄水池,把清泉引进户,让全村人吃上了清洁卫生的山泉水,从此告别了“吃水靠挑”的历史。2017年,政府还投资为家乡兴建起农业滴灌工程,不但人畜用水无忧,就连土地也解了用水之“渴”。
“吃了一辈子的天落水,没想到在有生之年还能吃上干净卫生的自来水。”曾为用水苦愁了大半辈子的父母亲,说起用水的变化,见人就称赞:“是党和国家政策好,才圆了我们这个曾经望水欲穿的吃水梦。”
耕作:从“传统”向“现代”转变
过去,我家乡的耕作方式极为传统落后,完全是刀耕火种,锄挖手抠,而黄牛则是耕地种庄稼的主要生产工具之一,所以家家户户都把黄牛当作“宝贝”来喂养,更是家乡人种地吃饭的“命根子”。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随着祖国的日益强大,科技的进步,家乡的耕作正悄然发生转变。2006年,我家大哥享受国家的“三农”扶持政策,自己花3000多元,国家补贴5000多元,买回第一台微耕机,耕地效率是黄牛的几倍。就这样,曾是农业生产“命根子”的黄牛开始陆续下岗了,“铁牛”驰骋在田野上成为一道新风景。
后来,家家户户都使用上了农用车、耕地机、起垄机等现代农机,参加了“新农合”医疗,尤其是各种以市场为主体的专业合作社应运而生,把企业的资金、技术与村民的土地、产品有效结合在产业链上,携手合作共赢,由此让家乡人步入现代农业的“致富快车”。
这,就是我家乡在祖国的孕育下,从过去的“穷山恶水”向现在“金山银山”的美丽嬗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