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通驿站 使命挑寒山 ——记2019年第三届感动武隆人物何军
您的位置:武隆网 > 武隆新闻 > 正文   |   2020-01-17   阅读量:

何军

  本网记者 罗雪琴

  说到武隆全域旅游兴起,乡村扶贫示范,不得不说沧沟乡青杠村是今年最火的一处高颜值打卡地。很难想象,2017年以前,这里还是广为人知的深度贫困村。为何2年时间,青杠村便实现了从落后山村到乡村旅游示范村的完美脱变,这一切的开始,还得从青杠村第一书记何军说起。

  夯基础抓设施 深挖文化资源

  青杠村位于沧沟乡南部,东临彭水,南靠乌江。常年来,因山隔水阻、道路不通,阻碍了当地对外发展,当地人才的流失也让青杠村经济发展越发落后,从此成了后进村。2017年,受区政协派遣,曾是招商干将的何军来到青杠村担任了第一书记,从此成为青杠村的一员。经过两年时间的摸爬滚打,青杠村从一个“后进村”晋升为市级“示范村”。桥通了、路畅了、产业发展了,房子气派了。人心齐、泰山移,在净美环境里,村民心气齐顺,喜悦之情溢于言表,都说党给他们培养了一位好“儿子”。

  “结合我们全村的地理环境,村支两委议定了一心、一带和三片的发展思路,深度挖掘古驿站、古盐道文化,完善我们全村的公路、人行道、水池等基础设施。依托龙溪乌江大桥和江后路的贯通,本村重点打造了驿站、驿市、驿园和盐道文化相结合的古渡驿站乡村旅游点。”何军告诉记者,经过两年时间的打造,村里环境好了,设施完善了,村集体经济发展起来了,村里百姓的生活也越来越好。就在前不久,村民代敏淑与乡亲们一起,通过在村里的务工就得到了一笔不错的收入。

  留住本地人才 做起致富文章

  “我在外面打工20多年,今年突然回到家乡感觉家乡变化非常之大,道路通了、环境美了、房子气派了,是青杠村给了我信心,于是我留了下来,和村集体公司合作流转了土地,请当地群众务工,带头发展了桐子300多亩。”青杠村返乡创业人士冉小波说,桐子不仅有产值,花开了之后还能为青杠村乡村旅游增光添彩。

  经过考察和走访,何军了解到,制约当地发展的原因之一就是人才的流失,想要解决问题,还得对症下药。返乡创业人士回到家乡,为村上贡献力量,这是何军在实施乡村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一环,留住人才,产业才能发展起来,老百姓自然就富起来了。比如在青杠村驿园内发展的“野寒山网上自留地”项目,就是当地本土人才冉悦与村集体经济公司相配合,为老百姓增收致富开创的一条新路子。

  2019年以来,我们把农户的土地统一流转过来打造了野寒山网上自留地,大约是150块,所涉及的农户是46户,我们通过集体经济公司的统一运营、销售、配送,从而让我们土地增值,让农户获得二次、三次收益。青杠村野寒山网上自留地负责人冉悦介绍道,土地租金是一部分收益,通过代种获得代种费用,还有就是集体经济的分红。2019年以来,网上自留地项目的运营就让集体经济公司获得了8万元余元的收益。

  依托政策引领 打好乡村旅游“组合拳”

  依托政策引领,以及龙溪乌江大桥和江后路贯通的良好交通优势。目前,青杠村集体经济正蓬勃发展。2019年年初,青杠村126户农户通过现金入股村集体经济公司40万元,结合东西协作项目的打造,打造了野寒山网上自留地,建成T型广告牌2块,驿站、客栈和餐厅不等;实施桐子、中药材、蔬菜等种植900余亩,参与农户通过土地流转和就近务工,每户的户均增收至少3000元。

  初心通驿路,使命挑寒山。何军带给沧沟乡青杠村的完美蝶变,书写了一名普通党员在扶贫工作中、在基层一线上的脱变和进化,真正实现了让习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在野寒山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在何军的带领下,2018年,青杠村不但摘掉了“后进村”的帽子,还晋升为市级“示范村”。2019年,野寒山成为乡村旅游示范地,武后路上古驿道“新高地”,乌江老渡口颜值打卡地。

  “下一步,我们将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依托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利好政策,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古渡驿站乡村旅游业态,围绕一台戏、一餐美食和一个乐园,打好乡村旅游‘组合拳’,让老百姓通过乡村旅游产业的带动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何军自信铿锵地说道。

  他荣获“重庆市2019年度脱贫攻坚贡献奖”。上任伊始,广泛发动,组建志愿者队伍,提升群众内生动力。新建改建农村公路,兴修人畜饮水池。挖掘乡村文化,打造“古渡驿站”,助力脱贫攻坚。他执着地践行着第一书记的光荣使命。

[打印]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