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写仙女情缘 弘扬译翁精神 ——巴蜀译翁亭在仙女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揭牌面世 文艺家们在巴蜀译翁亭前合影留念
您的位置:武隆网 > 导读 > 正文   |   2019-10-17   阅读量:

  本网讯 (记者 杨丹 陈娜霖)10月16日上午,巴蜀译翁亭揭牌仪式在仙女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天衢公园举行,以此向著名翻译家杨武能教授为中国翻译界、文学界所作出的重大贡献表示敬意。

  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石强桢,区委常委、区政府党组成员周光及华裔文艺家和部分国内文艺家近三十人参加揭牌仪式。

  仪式上,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石强桢代表区委、区政府对巴蜀译翁亭建成落户仙女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就杨武能教授的译作、取得的成就及武隆在旅游发展方面取得的实效作简要介绍。他说,巴蜀译翁亭的修建将杨武能老先生的译翁精神带到了武隆仙女山,为武隆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助推武隆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此外,当天仪式上来自重庆杂技艺术团的演员们融魔术、杂技和舞蹈等节目于一体,给在场嘉宾带来了一场精美绝伦的杂技魔术盛宴。

  据了解,杨武能教授出生于重庆,现为四川大学教授、重庆国际交流研究中心主任。译作有《浮士德》《少年维特的烦恼》《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魔山》《格林童话全集》等,并有《杨武能译文集》(11卷)问世,已出版论著《歌德与中国》《三叶集》等。杨武能先后获得德国“国家功勋奖章”“歌德金质奖章”以及“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等多项国内外大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杨武能先生对仙女山的情缘除了缘于家乡的情怀外,另一重要原因在于武隆旅游取得了喜人成就,而仙女山又特别适合观光休闲、寻找创作灵感。为祝贺杨武能教授在世界翻译界取得的卓越成就,继续抒写杨武能教授的仙女山情缘,区仙管委特意为杨教授修建巴蜀译翁亭于仙女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天衢公园,并赋词:巴蜀译翁亭记,记录了杨武能教授毕生的治学精神和崇高品德,希望让杨老先生的译翁精神在这里永远传承下去,并以此鼓励更多的年轻人沿着老先生的足迹不断攀登前行。

  仪式结束后,华裔文艺家及部分国内文艺家一行近三十人一同前往龙水峡地缝开展采风活动。

  

周励

  纽约美华文学艺术之友联谊会会长。美籍华人作家。生于上海,1985年赴纽约州立大学读MBA,1986年创业经商。1992年发表自传体小说《曼哈顿的中国女人》,该书获十月文学奖和中国首届“中山杯”华侨文学奖等,被评为九十年代最具影响力的文学作品之一。2006年发表《曼哈顿情商》。

  近期发表《南极追梦》《穿越百年,行走南北极》《攀登马特洪峰》《飘逝的最后炉香——与夏志清谈张爱玲》等。2005、2015年分别应邀参加胡锦涛主席、习近平主席在纽约接见活动。

  武隆行有感

  蒙蒙细雨,云里雾里,如诗如画。世界自然遗产天生三桥、天坑喀斯特地貌、国家5A级景区。天生三桥底部古驿站为张艺谋《满城尽带黄金甲》和美国《变形金刚4》外景地。奇哉武隆,鬼斧神工,大美重庆。与各国文友相聚,温馨欢喜!

朵 拉

 

  作家、画家。槟城出生。祖籍福建惠安。出版个人集共52部。曾获国内外大小文学奖共60多个。曾获读者票选为国内十大最受欢迎作家之一,文学作品译成日文、德文、马来文等。作品收入中国、美国、新加坡、香港、马来西亚等大学及中学教材。小说《行人道上的镜子和鸟》被译成日文,并在英国拍成电影短片,于日本首映。现为“国际新媒体传播协会”顾问、《读者》月刊、郑州《小小说传媒集团》签约作家、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会理事、世界华文作家交流协会副秘书长、中国王鼎钧文学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大马华文作家协会会员。至今国内外个人画展10多次,联展超过60次。

  武隆行有感

  此次来武隆采风,是一个不期而遇的惊喜。我从不相信“一见钟情”,直到我遇见了峡谷、天坑、地缝、天生桥……这些大自然的伟大杰作,让我一见便倾心。

  

陈瑞琳

  北美散文名家、海外文学评论家。1962年生于中国陕西西安,13岁发表小说,15岁考入西北大学中文系,获文学硕士学位,出国前任教于陕西师范大学。1992年赴美,曾任《新华人报》社长、国际新移民华文作家笔会会长。现任美国休斯敦王朝文化传播公司负责人,北美中文作家协会副会长,并兼任国内多所大学特聘教授,国际汉学研究员。著有《走天涯》《“蜜月”巴黎》《家住墨西哥湾》《他乡望月》等多部散文集及评论专著,编著有《一代飞鸿——北美中国大陆新移民作家短篇小说精选述评》等。其散文作品入选《20世纪名家经典海外游记》《百年中国经典散文》等书。多次荣获海内外文学创作及评论界大奖,被誉为当代海外新移民华文文学研究的开拓者。

  武隆行有感

  绝没想到,看过很多溶洞的我还是被芙蓉洞迷住,不仅是因为里面的巨大空间,而且是因为里面的多姿多彩。

  

谭绿屏

  汉堡知名华人艺术家,新移民文学早期(90年代初)知名作家。

  南京市美协和江苏省花鸟画研究会海外会员、汉堡文化艺术协会“一切皆美”名誉主席。

  世界华文作家协会欧洲会员、海外华文女作家协会会员、世界华文作家交流协会会员、风笛诗社会员、中欧跨文化作家协会名誉会员、海外文轩作家协会会员、世界微型小说研究会欧洲理事、文心社德国分会会长、德中文化交流协会会长。

  武隆行有感

  烟雾飘缈,细雨滋润。在各位摄影大师的镜头中,我们全都化为仙女和王子,在云和雾中漫步轻移、似仙若侣,对武隆美好的祝愿在心目中升腾飞跃。

  

朱文辉

  1948年生于台湾,1975年落脚瑞士,2013年自职场退休后,以中德双语写作。曾任欧洲华文作家协会数届秘书长及会长。现为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会欧洲理事、瑞士华文微型小说俱乐部发起人。笔名“余心乐”(创作犯罪推理文学)、“迷途醉客”(一般文学作品及微型小说)、“字海语夫”(剖析、对比中、德两种语境之风貌)。

  曾发表德语长篇推理小说《不同版本的谋杀》、析述比较中德语境成语及俚俗语专书《字海捕语趣》《今古新旧孝道文学专集》等。

  武隆行有感

  “不来仙女山终身遗憾,来过仙女山终身震撼!”

  初到仙女山,就明白了这个名字的含义——这是仙女下凡的地方,白雾茫茫下一碧千里,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

  

高关中

  德华作家,1950年生于陕西西安,1980年移居德国。西北工业大学毕业,汉堡大学经济学硕士,荣誉文学博士。现为欧华作协理事、文心社理事,世界华文作家交流协会秘书处成员、中欧跨文化作家协会会员。德国华文媒体特约记者。

  高关中多年来笔耕不辍,总计问世著述600多万字。出版各类作品40多本,其中包括《德国风土大观》在内的“世界列国风土大观”丛书一套11本。作品以列国风土、游记、人物传记、西方文化介绍、新闻报导为主。

  武隆行有感

  2015年是我第一次来到武隆,当时的武隆还只有世界自然遗产和国家AAAAA级风景区两块金字招牌,这次又多了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这块金字招牌,同时拥有三块金字招牌,在全国不说是绝无仅有,也算得上是数一数二了。

  

李永华

  笔名老木,祖籍聊城。从事过工、兵、学、农、商、科研多种行业。曾学习电子、管理、法学、农学。曾就职于中国农科院。

  目前是捷克侨商、侨领、作家、媒体人、华文教育顾问、多家国企捷克投资顾问。创办捷克最早华文纸媒《商会通讯》。2001年加入欧华作家协会,曾任四届副会长。2006年牵头创立“捷克华文作家协会”任首届会长,主编合集《布拉格花园》。个人著作有长篇小说散文等13种。合作主编2016年布拉格文学研讨会合集《仲夏相约布拉格》。

  武隆行有感

  武隆是一座经济与文化相结合的美丽城市,让人惊异于他社会进步的同时,也保留了天生三桥古驿站、城区老旧房等时代变迁的文化产物,是一座有韵味、有历史、有文化底蕴的魅力之城。

  

海 娆(何德惠)

  海娆,女,重庆人,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德国法兰克福大学汉学硕士。出版有长篇小说《远嫁》《台湾情人》《早安重庆》等。其中《早安重庆》获当年“五个一工程奖”,被翻译成德文于2017年由奥地利BACOPA出版社出版,2018年获国家图书版权输出奖。另有部份中短篇小说,诗歌,译作,发表在《当代》《十月》《青年文学》《红岩》《今天》《诗刊》等文学刊物。诗歌《我的乡愁》获2017年诗歌春晚欧洲会场一等奖。翻译出版了五本诗集。

  武隆行有感

  有多久没见过故乡的云雾,有多久没嗅闻

  童年窗前的桂花香,今天我乘风而来

  从美茵河畔到仙女之山,不为膜拜你炫目的风采,只为牵住你衣衫的一角,亲爱的祖国,

  我是你永远的女儿

 

 倪立秋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学士和硕士、复旦大学文学博士、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翻译硕士,拥有蒙纳什大学和斯威本理工大学学历,笔名秋野、立秋、小秋、阿秋等。2002年移居新加坡,2011年定居澳大利亚。

  出国前曾担任《一冶工人报》通讯员和《语文教学与研究》特约记者多年。致力于散文创作、文学批评、中英翻译,拥有澳洲专业笔译和口译资格。著有《新移民小说研究》、散文集《神州内外东走西瞧》、高校教材《中文阅读与鉴赏》和《中文写作》、诗歌翻译集《东西文化的交汇点》等。

  武隆行有感

  这辈子一定要到武隆仙女山做一回仙女,跟这座美丽的仙山进行零距离接触,这样的人生才算得上完整,才叫无憾。行走在武隆的山水之间,举目四望,只见白雾环绕山间,飘飘荡荡,宛如仙女披着白纱,在轻盈起舞,柔美动人。这些氤氲的白雾让我强烈感受到浓浓的仙气环绕四周,并且很想化身仙女,随着这股仙气把武隆打扮得更美。

[打印]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