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山发展需基于本身源于自然 ——访光明日报社原领衔编辑、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韩小蕙
您的位置:武隆网 > 武隆新闻 > 正文   |   2019-09-11   阅读量:

韩小蕙

  本网记者 杨丹

  韩小蕙,北京人,光明日报社原领衔编辑、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南开大学文学院兼职教授。曾获首届中国女性文学奖,首届中华文学选刊奖,首届郭沫若、冰心、老舍散文奖,以及北京文学奖、上海文学奖等。2003年应邀进入美国国会图书馆,成为新中国首位在该馆演讲的作家和编辑,并荣获美国国会参议员“推动中美文化交流奖”暨旧金山市政府奖。著有《有话对你说》《步出沼泽地》《自嘲》《悠悠心会》等文学作品。

  记者:韩会长,您好!请问此次游览了白马山的各个景点后,您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是什么?

  韩小蕙:此次行程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白马山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白马山的贡茶、盐茶古道、白马山战役等留下的历史文化,丰富了白马山的文化内涵。这里种茶历史悠久,距今已有千年,山养茶、茶润山,茶,俨然成了白马山的一张名片。不仅如此,黄柏淌湿地拥有3000余种植物,更有云豹、林麝、灵猫、猕猴等珍稀动物,可以称得上是一座活的大自然博物馆,这些都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

  在游览结束后,我仍然沉醉在白马山清新自然的风景中。稍微遗憾的是,由于下雨,望仙崖雾气弥漫,没能体验到站在崖上“俯览众生”、眺望仙女山的惊心动魄,但身处迷雾中也别有一番风味,为以后再次来白马山留下一丝念想。

  记者:白马山景区仍处在开发建设之中,您对白马山在文化传承、休闲业态等方面,有何建议?

  韩小蕙:我认为白马山可开设亲子讲堂、打造文化长廊等,以更多元化的方式向游客讲解、展示白马山的历史文化,或在景区沿途设置与该景点相对应的历史文化符号,让游客在游览过程中更加深入地了解白马山。或充分利用白马山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摘取植物枝叶制作标本,配以简介,建立具有白马山地方特色的动植物博物馆,在游客从导游口中了解白马山动植物资源的同时,以实物加深印象,丰富对大自然的认知。或结合当地民俗风情,打造一批独具当地特色的娱乐节目,留住游客,让游客游得尽兴,玩得舒心。希望白马山未来的发展继续坚持基于本身,源于自然。

[打印]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