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山乡 ——写在武隆与祖国壮丽前行七十年之际
您的位置:武隆网 > 武隆新闻 > 正文   |   2019-08-13   阅读量:

  特约通讯员 陈庆发

  武隆大地,遍野含翠,万山吐绿,生机盎然。

  初夏时节,行走在武隆这片神奇而美丽的山水间,不仅能领略到世界自然遗地的奇山秀水的原生态魅力,而且更多的是感受到武隆人逐梦前行的责任力量。

  黄土植新绿

  “好个武隆县,衙门像猪圈,大堂打板子,全城听得见。”这首民谣是武隆过去贫穷与落后的真实写照。

  解放初期,武隆这个国家级山区贫困县,受地理条件、产业结构等因素的制约,经济发展和基础条件是何等的落后。境内仅有一条319国道公路和乌江是走出大山唯一的通道,当时的7个片区46个乡镇无水、无电、无路,无产业,全靠国家这个“大家庭”救济过日子。

  摆脱贫困,黄土变“金”,成了一代又一代武隆人的梦想。然而一个以红苕、洋芋、玉米“三大坨”为主的大山区,黄土“生金”路在何方?

  1982年,伴着改革的春风,武隆人为开辟税源,从贵州引进烤烟这一株新绿,才使武隆这个极其落后的贫穷山区,铺就了一条金色的希望之路。在“刀耕火种”的年代里,当年推广种植的4817亩烤烟,收购烟叶6065担,实现烟农收入36.9万元,为地方财政上交税金30万元。

  在初尝黄土变“金”的甜头后,穷怕了的武隆人几乎是倾其全力发展烤烟生产,把烤烟作为脱贫致富的骨干支柱产业来抓,不仅创造了1994年至1996年连续三年蝉联“全国烟叶生产收购先进单位”的辉煌记录,而且经过30多年的精心培育仍是高山地区农民增收的“致富叶”。2018年,全区计划种植4.35万担,收购烟叶10万担,实现烟农收入1.42亿元。

  后来,随着产业结构优化,曾以“烤烟独大”的单一产业,逐步发展成以蔬菜、林果、茶叶、药材、畜牧等多业并举的格局。双河的高山蔬菜、火炉的脆桃、文复的甜柿、白马的茶叶、桐梓的金银花……

  这些新兴产业如雨后春笋般迅速茁壮成长起来,让曾经的蛮荒之地焕发出勃勃绿色生机。

  如今,武隆大地正全面形成以乡村旅游、特色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为重点的农村新业态和新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有效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在2017年,全区农民实现整县“脱贫摘帽”目标。

  山乡铺通途

  “养儿不用教,酉秀黔彭走一遭。”这个说法,真实反映了武隆过去落后的交通面貌。

  位居在武陵山和大娄山深处的武隆,境内全是崇山峻岭,千百年来,特殊的地理位置让人们一直感叹“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这个曾被人们戏称为“小台湾”的仙女山镇荆竹村桐梓园,因居住在乌江悬崖绝壁的半山腰,进城赶集先是沿着悬崖而下,然后再乘座自己用木头制作的小木船逆江而上。1983年,这里就发生一起当时震惊四川的“83.1.3”特大沉船事件,14名乘船者无一人还生。

  2001年7月,土地乡农技员陈永树在返回老龙洞岩的下山路途中不慎被摔下山崖,幸亏被村民发现后及时抬送到医院抢救才挽回了生命。

  “要想走出山门,必须打开山门。”道路的滞后不仅制约了武隆人的出行,更制约城乡经济发展。

  1985年,不愿再煎受“蜀道难”的武隆当政者,开始向大山挑战:整整5年时间,在乌江悬崖绝壁上凿通了武隆走出大山的第一条经济通道——巷白路。从此,结束了武隆仅靠319国道和乌江航道进出大山的历史。

  后来,一届又一届的武隆执政者更是秉承“要想富、先修路”的观念,举全民之力,拿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气魄,一边发展产业,一边大兴交通。

  30多年来,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武隆人,修建了横跨在乌江上空的9座过江大桥和通往26个乡镇的产业致富路,打通了连接涪陵、南川、道真、务川、彭水、丰都等6个周边区县的经济通道,让武隆驶上一条“交通+产业”的现代快车通道。目前,全区公路总里程达5072.5公里,其中高速公路88.5公里,普通国道168公里,省道426公里,县、乡、村、社道共4390公里。25个乡镇、2个街道办事处和187个行政村实现“双百”目标,2018年,武隆荣获“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称号。

  如今,这一条条公路,盘绕在武隆绵延的大山里,成为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织成了新农村四通八达的交通网,铺就了武隆人奔向小康路的“加速度”。

  引水润民心

  “水在江中流,人在岸上愁。”这也是武隆山区过去水利现状的一个真实写照。

  虽说武隆境内有20多条溪河分布其间,但这些溪河均分布在低山地区,而大部分中高山地区却因特殊的立体地理环境导致水资源十分匮乏。尤其是每遇干旱时节,高山缺水地区的农民只有看着低山的江水而发愁。

  凤山街道杨家村70多岁的老农李来云,回想起1991年那一场旱情至今都十分后怕。那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干旱长达100多天,村民们只好每天集中在村头,眼巴巴地盼着政府为他们送去救命水,那数百个木桶、脸盆摆在公路上长达1公里,成为可怕的一幅图景和一抹记忆。

  而与杨家村只有一江之隔的仙女山镇荆竹村,更是长期深受用水之苦。这里方圆几十里没有泉水,家家户户就房前屋后挖上土井靠天落水来“解渴救命”,蓄水时间久了,水里时常长着各种虫子,极其不卫生;若遇上干旱,连这样的“救命水”都没有,大家就四处寻水,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2004年,村民代会堂在一次取水中不慎从山崖上摔下致死。

  兴水利,除水害,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然而,在全国各地“小家”都要靠国家这个“大家”拉扯救济过日的年代,加之地方财力十分拮据,“治水兴农”又谈何容易?

  据武隆县志资料记载,从新中国成立到2004年,全县才累计投入3600多万元用于解决人畜饮水难,这对武隆山区大面积缺水只是杯水车薪,特别是高山缺水地区农民仍喊“渴”。

  2005年,有着烟叶产业优势的武隆烟区,迎来了又一个明媚春天,烟草行业计划投资400亿元在全国各烟区实施以烟水配套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这一“惠民兴农”政策如春风喜雨润泽武隆大地。加上国家水利部从2016年定点帮扶武隆,更是“雪中送炭”。武隆各级党政和相关部门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好机遇,倾力打造“治水兴农”惠民工程。

  在短短的10多年内,武隆人就累计争取烟草援建资金4.04亿元,建成烟水配套池3650口75.8万立方米,安装管网2068公里,沟渠19公里,援建接龙水源性工程1座,改造和硬化公路800公里;争取水利建设资金5.6亿元,建成水库18座、供水工程12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3323处,全面解决了25个乡镇、2个街道办事处、187个行政村,33.64万名农村群众的饮水问题。

  “现在,拧开水龙头就可用,省时又省力。”广大老百姓纷纷称赞党和政府的为民情怀。如今,这一座座水库、一口口水池,分布在武隆广袤的山野里正润泽大地,滋养民心,孕育希望,加快了武隆人的“追梦”步伐。

  美景变黄金

  巍巍群山连绵起伏,清清河水日夜流淌。

  仙女山、白马山、桐梓山、弹子山、落英山等群山分布在武隆大地;乌江、芙蓉江、长途河、木棕河、大溪河、朱自溪等江河贯穿在武隆境内。而这些山水,曾经就是农民眼里阻碍农村发展和出行的“穷山恶水”。但在游客眼里,则是一幅完美的“山水图画”;在经济学家眼里,更是一条掘金的“生财之道”。

  1993年5月,江口镇潘家岩村的6位村民在芙蓉江畔半山腰发现一个神秘洞子后,就开启了武隆发展旅游的序幕。当年,武隆的当政者在财政收入只有3800万元的困境下,投入850万元来开发此洞,可谓是“孤注一掷”开发旅游。

  1994年5月1日,这个洞被命名为芙蓉洞且正式“开门迎客”。从此,芙蓉洞开始逐步走进祖国各地人们的视野。仅一年半时间,芙蓉洞就接待游客28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765万元。

  在尝到美景变黄金的魅力后,武隆人就开始围绕上天恩赐的自然山水做文章。先后开发了仙女山大草原、天生三桥、龙水峡地缝、天坑寨子等景点,建成了仙女山、白马山两大旅游度假区,推出《印象武隆》实景演出。不仅把武隆旅游搞得风生水起,美名传遍世界各地,而且还成功摘取“世界自然遗产、国家5A级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这3块金字招牌和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随着武隆全域旅游的加快推进,吸引了来自全国五湖四海的游客,源源不断地涌向武隆观光旅游,让武隆人赚足了“旅游金”。去年,全区共接待游客3200万人次、同比增长15%,收入150亿元、增长20%。

  旅游在做大盘强的同时,当地农民跟着节拍,也吃上了“旅游饭”,走上了“致富路”,还成功探索出“旅游+N”的扶贫开发模式。去年,全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0.78%,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7%。

  “全面小康一个都不能少,全面小康一项都不能缺。”这是党作出的庄严承诺,掷地有声,铿锵有力,坚定笃实。

  逐梦山乡的武隆人定会牢记使命,继续砥砺前行,同心共圆“中国梦”。

[打印]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