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玩白马山 寻踪巴文化
您的位置:武隆网 > 导读 > 正文   |   2019-07-10   阅读量:

充满巴元素的攀爬雕塑

迷宫人头像

北入口大门

巴渝广场塔楼

攀爬雕塑

  本网记者 史坪萍

  白马山,是渝东南地区乌江腹地的一座名山,是从黔北入渝、进出三峡的门屏之地,有“黔蜀门屏”之称。据文献记载,早在两千多年前,武隆乌江沿线等地就曾是巴楚交通线上的重要节点,巴文化的分布范围,从涪陵溯乌江而上延伸到武隆地区。

  历史悠久的巴文化

  巴国的历史源远流长,而素有“黔蜀门屏”之称的白马山,就与巴人有着颇深的渊源,这里散落着巴人的文化遗址,也为白马山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在白马山景区,你会发现部分场景就取材于巴国民俗文化。如白马山巴古石林景区和巴渝广场修复的巴人流传下来的部分神话、民俗和文化等,就是巴文化的千古遗韵。

  据记载,巴国,在先秦时期,是位于中原西南面的一个国家,国都为江州,即今天的重庆。巴国在鼎盛时期,疆域包含今重庆全境、四川东部、陕西南部、湖北西部、贵州北部等地,灭于战国秦惠王时期。

  秦灭巴以后,巴人的一支迁至今天的鄂东,东汉时称江夏蛮;西晋、南北朝时称五水蛮;另一支迁至今湘西,构成武陵蛮的一部分,在涪陵、武隆、彭水一带生活的巴人也属“武陵蛮”。

  巴人先民们就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世世代代生息繁衍。他们战天斗地,自强不息,创造了灿烂的巴文化,而现在生活在这里的土家族,就是巴人的后裔。

  传说两千多年前的巴人依靠独木舟贩卖巫盐得以集聚财力并建立巴国,由于巴人是穿梭于水上的商人,《华阳国志》记为“水上流莺”,这些“水上流莺”(实际就是水上的运输队)与周边的巫咸国合力经销食盐,开展周边民族贸易,建立了“不耕而食,不织而衣”的东方乐土。

  后来一支“水上流莺”发现了乌江岸边的盐泉,便制造器具取水煮盐,随后他们迁居乌江流域生活。最初的盐场只有阳溪泉一处,后来巴人陆续发现多处。一时间,“巴川资以自给”成为三峡一带仅次于巫咸国的盐业大国。

  关于阳溪盐泉,依据《涪陵地区盐业志》记载,“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称:涪州辖武隆县白马津东三十余里江岸有咸泉。”即是白马山下乌江岸边的盐井峡盐泉。依靠该盐泉,早期的巴人便在涪陵枳城开疆拓土建立家园。

  随处可见的巴元素

  走进白马山巴古石林景区,穿过石林入口,走进林木幽深,奇石遍布的巴国部落,你会感觉到隐隐约约藏于树林中的,巴人寨子的神秘感和生活气息;门前树立着神秘的雕塑,上面刻着巴人的抽象图案以及他们崇拜的虎图腾;里面的洞穴和树屋,是他们早期原始生活居住的写照。

  除此之外,景区内还有巴人图腾祭台、石林树屋、观云台、石林迷宫(传说是巴人后裔抗击楚军的地方。它的大门是一个神秘的脸孔雕塑,传说是当年张姓头人的脸谱,意思是布下了天罗地网,设好了八面埋伏,有来犯之敌将有来无回)、石林峡谷、神鸟化人、石壁攀岩、趣味滑梯、洞穴穿越和森林氧吧等景观项目。

  巴古石林是武隆白马山喀斯特地貌独特的自然奇观。石林占地30亩,内容丰富,形态各异,是西南地区大娄山系最具人文传奇的石林。据说是商周时期,巴国一支张姓部落的生活遗址。他们以石林搭棚,以大树建屋栖居,以种茶为业繁衍生息。

  由于当地地质、气候特别,非常适合茶叶种植,山上人便以种茶为生。

  最早的茶王,据传名为张宇晨。他力大无穷,能降妖除魔。石林中的石狮子,就是他巡山用的坐骑,石鹰是他驯服的猎鹰,专门捕捉茶山的害虫。因为这两件法宝,茶王的茶叶品质清纯,被历代王朝选为贡品。茶王死后,两个神兽便化为石林永远留在了他的身边。

  因为茶王的仙缘,这里的石头都有灵气。除了形态奇特,每个石柱之上基本都长有植物,远观像一棵树或一蔟滕,近看才发现下面是石墩或石柱,真正是石中有林,林中有石,石与林共生共长、完美融合。

  出了巴古石林外景区,走在巴渝广场上,可以感受到巴文化强烈凝重的原始文化氛围……

  白马山旅游度假区有巴人流传下来的部分神话、民俗和文化等。主要神话有“比翼齐飞”“巴蛇吞象”“白虎神话”“廪君传奇”,包括巴人后裔的踏踢舞、摆手舞、腰鼓舞、盾牌舞,这就是古代巴渝舞的历史传承。

  他们住干栏式房屋,楼上居人,楼下养畜,傍水而居;死后大多采取船棺葬、悬棺葬、幽岩葬、岩穴葬、土坑葬。他们有着古朴凝重的民风,历来崇尚勇武。广场上手法粗犷豪迈的雕塑、巴国符号文字,就充分表现了巴民族开拓向上的精神。

  这里,是前巴人先民们2000多年前世代生息繁衍之地,他们战天斗地,自强不息,创造了灿烂的巴文化。而巴文化将埋藏在滚滚的历史长河中,融化在白马山这片神奇的土地上。

  巴渝舞的演变

  “巴渝舞”,是古代巴渝地区民间武舞。中国古代典籍记载最古老的音乐创作产生于巴地。巴渝舞来源于商末巴师伐纣时的“前歌后舞”。

  巴渝舞舞风刚烈,音乐铿锵有力,属武舞、战舞类型。古人用“剑弩齐列,戈矛为之始。进退疾鹰鹞,龙战而弱起”,“退若激,进若飞。五声协,八音谐”来描述“巴渝舞”的特点,由此可见巴渝舞惊心动魄的艺术效果。

  汉初,巴渝舞被刘邦移入宫中,成为宫廷乐舞,既供宫中观赏,也成为接待各国使节贵宾的乐舞,还成为王朝祭祀乐舞,天子丧礼乐舞。那时巴渝舞几乎成了国家乐舞。三国曹魏时巴渝舞更名为“昭武舞”,西晋时将“昭武舞”易名为“宣武舞”。唐时,巴渝舞仍为宫廷乐舞之一,唐以后,巴渝舞便从宫廷乐舞中消失了。尽管如此,在民间,巴渝舞遗风犹存,重庆地区、四川东部地区巴人后裔的踏踢舞、摆手舞、腰鼓舞、盾牌舞,就是古代巴渝舞的流变,薅草锣鼓、花鼓调、花灯调、莲花落、川剧帮腔、川江号子、船工号子、劳动号子、翻山铰子等就是巴文化的千古遗韵。而现在我们武隆所流传下来的薅草锣鼓、莲花落、川剧帮腔、川江号子、船工号子等都和巴渝舞曲密不可分。

  (史坪萍 整理)

[打印]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