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廉的烛照 ——品读武隆刘氏三进士
您的位置:武隆网 > 文化 > 正文   |   2019-05-22   阅读量:

  ◇杨永雄

  (接2019年5月15日第90期)

  

  是什么原因会在穷乡僻壤的武隆区凤来乡高楼村出现文昌灼灼的“刘家气象”呢?是哪些文化基因和家风传承造就了刘氏家族人才辈出?又为什么这个家族会培育出这么多“忠廉”的子孙?这些问题一直让我苦苦思索,疑惑不解。

  当我写完本文,正在修改期间,幸运之神给我意外地打开了一道天窗。让我透彻地窥视到了诞生刘氏旺族的秘密。

  今年暮春三月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我的忘年之交刘吉祥大哥为我送来了一本厚厚的《武隆刘氏通谱》。这个意外的收获,真让我喜出望外。急忙打开包装好的红布袋,一本崭新的族谱展现在我的面前,但它的“簇新”却让我一时间大失所望。我暗自忖度,一本新整理的《通谱》不可能追溯到近六百年前的人和事。我便漫不经心地随便翻翻看看。没多久,就看到了凤来高楼刘氏支脉的记载,细细一读,发现我要找的人物全在世系篇里,但只有支系人名,没有事迹载入。随后,我又查找到了此系脉的收录和校对人刘永明。我不认识刘永明,一经打听,才知道刘永明原是凤来高楼刘家嫡传十八代子孙,原本地粮食局的股长,早已退休。我当天中午就电话联系到他,约好下午在他家见面。我下班后,与刘吉祥大哥一起走进了刘永明老人的家。我说明来意后,他很高兴地将珍藏多年的四个版本的族谱抱出来供我翻查。刘永明老人已经八十六岁了,很健谈,耳有些背,声音大一点,交流不成问题。第二天下午我又如约而去,足足交流了几个小时,还将其族谱拍摄下来,便于四份族谱相互比对。

  为了还原历史的真实,请恕我直接将高楼刘氏一族流源抄录如下:“入蜀始祖,澄缨公名源。原籍湖北麻城,洪武十六年(1383)移至涪州凤凰山下高楼定居,源乃宋代彦修公五世孙,先辈居福建崇安县,彦修之父名仲偃,官至资政大学士,与李纲同任河南河东路宣抚使,后成抗金名将,赠谥‘忠显’。生平事迹详见《宋史》四百四十六卷……澄缨公生长子信忠,字以修。洪武四年(1371)与廖永忠将军率部入川在重庆收降明玉珍之子明升,以军功授湖广都司。信忠公生文,宣德丙午(1426)举人,曾任云南昆明知县。文公生智懋,天顺巳卯(1459)举人,任四川长宁县教谕。智懋公生六子,秋佩排第三,奇山排第四。秋佩公生二子,长子步武,嘉靖乙酉(1525)举人,任湖广宜城知县;次子承武,嘉靖辛卯(1531)举人。承武生养充、养廉、养栋。”养充即本文提到的刘养充。“澄缨公还生次子本忠,字以德,本忠公生享,享生岌。”岌,也就是我前文述写的刘岌。据刘永明老人讲,由于刘岌一支脉后定居在涪陵李渡,高楼刘氏族谱就没有过多记载。

  我简单理清高楼刘氏家族脉络后,竟然发现刘氏家族的“忠廉”文化传承得如此强烈和执着,直到几百年之后的清朝,还出现过刘衍均、刘晋等举人知县。除了刘家三进士“忠廉”外,刘秋佩的儿子刘承武也是如此。《涪陵历史人物》记载:刘承武,明代涪州人,生卒不详。明世宗嘉靖十年(1531)举人。任云南寻甸别驾,升任广西柳州府同知。到柳州任职时,正值天灾,粮食歉收,州民大多游离失所。刘承武借出仓库的粮食和银两赈济灾民,由此救活的人达十余万。上司责备他未经批准就借钱粮,勒令速还。第二年丰收,百姓踊跃交粮偿还公粮公银,唯有库银归还不足。他捐廉俸,变卖自己的家产偿还。柳州公民公推他为名宦,春秋崇祀。

  高楼刘氏“忠廉”的志士很多,无疑与家规家训传承有关。《刘氏家谱》前言中写道:“水有源,树有根。追根溯源勿忘祖宗,应认识祖宗,学习祖宗,传承以耕读、商贾为本。继承和发扬祖先的忠孝、勤俭、谦和、清廉的家风。”文中特别教导刘氏后代要“堂堂正正,不卑不亢”做人。这或许就是当今提倡的良好家规家训对后世的影响作用吧!

  同时,我也从刘氏家史中读懂了另一个原因,那就是“仓禀实而知礼节”的道理,在基本生活都无法保障下,哪有余钱余粮去读书啊?不读书就难知礼节和道理,又怎么去教育后代,光大前贤家风呢?

  旧时代的人生活离不开家族,相互砥砺,共同努力,代代不息,逐步形成一方旺族。在这片绝大多数人都艰难求食的土地上,刘氏家族抢占先机,拥有了自己的一块丰沛充盈的生存空间。刘家从迁徙到高楼以来,几乎代代都出文官武将,俊马能骑,官椅可坐;不是中举,就是世袭拔贡,一直沿袭到明朝灭亡。直到今天,刘氏后裔,仍有很多才俊之士,活跃于当今神州大地,或为政、或从教、或经商……都各有建树。

  我得重新定义文明与财富的关系,财富让人有多余时间和精力来关照自己的内心,关心视野以外的大千世界,思索那些与饥饿无关的奢侈问题。财富是文明生长的土壤。我从《刘氏族谱》中还读到了大量的土地柴山界畔,自然不愁吃穿,何况还有英明祖先的烛照、训导和引领,人杰自然辈出。

  至于我之前考辩和推断的刘养充系高楼刘氏大家族所出,已经暗合我意。当时由于史料缺乏,只是我的大胆推断,而今《武隆刘氏家谱》的出现,恰与我的推断相暗合。为了保持我写作原文时的心路历程,那段考辩和推断仍予保留,就权作我筚路蓝缕,孜孜矻矻追寻刘氏家族的一束花絮吧。但我读了《高楼刘氏族谱》后,还有新的三点发现:一是得知刘养充为刘秋佩的嫡孙,其生卒年为(1541-1594),墓在罗四坝屯旗山。二是刘奇山为刘秋佩胞弟,名芝(1472-1544年),天性好交友,与秋佩感情极为深厚,曾出卖家产用于救济急难。当时有人为害地方,造成混乱,众人都准备出逃。他站出来组织群众奋起抵抗,捍卫了一方安宁。员外郎夏国孝为其撰写墓志铭。三是刘秋佩的墓事,《族谱》中记载,秋佩公墓地在高楼刘家祖宅后,与其母王氏、其妻沈氏、其弟奇山及之妻妾同葬一墓六棺。可见秋佩与母亲和胞弟奇山感情之深厚。由于“文革”时破“四旧”的大破坏,如今已找不到刘氏墓穴的半点踪影,就连残塚土堆也难觅见,只有一片凄凄荒草在秋风的吹动下显得格外孤寂。

  

  五百多年,对历史来说,可以说是漫长,也可以说是瞬间。刘氏三进士为之尽忠的大明王朝已经土崩瓦解,只留给我们一个渐行渐远的背影。

  而今,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忠廉”二字随着历史的进步,已注入新的内涵。“忠廉”文化,在中国历史上横跨几千年,特别是在儒家思想把“礼义仁智信”“忠孝俭勤廉”作为社会价值观推广后,很多人都始终把“忠廉”作为行为风尚和道德情操进行坚守,从而达成了一种悠久而稳定的集体人格,最终成为一种经久传承的文化力量。

  品读古人,其实最终都是为了鉴照当今。在武隆古代“名门望族”刘家的三进士中,刘岌的一生可以说顺风顺水,当上两朝礼部尚书,老来儿子“失而复得”,堪称人生完满,他的故事深深蕴涵着“宽以待人,严于律已”的高尚道德情操。刘秋佩的一生充满了曲折坎坷,几起几落。官虽不大,但能留名国典,誉为“骨鲠之臣”,皇帝又赐谥号“忠愍”,追赠“大理寺少卿”。刘秋佩以起伏人生,彰显了忠诚担当,终成正果的善恶价值标准。刘养充的一生虽没有青云直上,大起大落,却让反叛者都“感其德”,“军民钦附甚众”,如果没有真性情,没有学识素养,没有人文情怀,又焉能做到?他们丰富、激烈、传奇的人生,多少年来撞击着无数人的心灵;他们忠诚、清廉、勤勉从政的行为规范,如一道闪电照亮了历史的天空;他们塑造的精神丰碑,彪柄千古,感召后人。

  然而,刘氏三人毕竟生活在旧时代,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忠廉”不可避免的打上历史的烙印,具有时代的局限性。帝王时代倡导的“忠廉”是为了巩固其家天下的需要,因而士大夫的“忠”只是对朝廷、对皇帝的“忠”;他们的“廉”只停留在个人修为层面,为的是承续儒家名扬青史、后人景仰的光焰,少了一些秉天地精神、庇人间苍生的壮阔。

  当今时代,以忠诚、干净、担当为核心内容的“忠廉”文化被赋予了更加宽博厚重的内涵,人们把他作为新的价值观去遵循和追求。

  英国伟大的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历史从来都能担负起启迪教育的作用。在中华民族复兴之路上的今天,我们重温历史,仰望先贤,感受他们的人格魅力,从他们身上吮吸优秀的文化养份,就会对“忠廉”二字理解得更加深刻,行动起来就会更加自觉和坚定。

  我固执地认为,刘氏三进士在历史的天空中依然烛照着我们。于是,我终于明白,我为什么会去苦苦寻找他们。

  (全篇完)

[打印]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