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脚下带着泥土,心中装着群众”。他扎根基层调解岗位15载,成功调解各类纠纷700余起,调解成功率达99%。多年的坚守与付出,只因他知道司法所承担着服务群众、化解矛盾、普法宣传的职责,他说我要—— 守好“第一道防线”
您的位置:武隆网 > 武隆新闻 > 正文   |   2019-04-16   阅读量:

唐宇华厚厚的调解记录

乡贤评理堂

获得荣誉

回访社区矫正人员

法治宣传进社区

  本网记者 刘毅

  核心提示

  真情化人,真心暖人。十五年如一日,兢兢业业,无怨无悔,成功调解民事纠纷700多起,为群众挽回无以数计的经济损失,开展社区法治教育,使121名矫正人员按期解除。他用平凡的人生,抒写着爱岗敬业的华章。

  “慢走哈,有什么不懂的来找我就是。”1月8日,白马司法所所长唐宇华正准备送走前来咨询的群众,一早就忙起来的他还没顾得上吃早饭。

  这天,他的日程排得满满当当,前几天调解的纠纷还得继续跟进,确保顺利和解。三溪村的社区矫正人员姜金鱼行动不便不能参加集中学习,他还要抽空到他家里看看,送上法治学习课。另外,该村的“乡贤评理堂”刚成立不久,还有需要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他放心不下。

  从2003年至今,唐宇华已经在白马司法所工作了15年。说是所长,但在大多数时间里,他都是个“光杆司令”。但他却需要担起这个近3万人的大镇的司法工作。

  用法用心

  15年化解700余起矛盾纠纷

  人民调解是基层司法工作的重点,也是关系群众切身利益和基层治理的难点。

  “唐所,你说我该啷个办嘛?”2018年元旦前夕,一位中年妇女泪眼婆娑地走到司法所,向唐宇华求助。

  唐宇华一边安抚妇女,一边详细询问事情经过。原来妇女是和顺镇人,丈夫陈世财在白马管道工程做工期间被路沿石打伤,造成多处骨折。但该工程负责人陈波却推诿,拒不担责,甚至失联,不知道该怎么办。

  “别着急,现在当务之急是要先把世财的伤医好,我们一步一步来。”唐宇华一面不紧不慢地劝说妇女先救治伤者,叮嘱她注意收好医疗单据,一面着手多方联系工程负责人进行沟通。

  期间,唐宇华多次联系该工程负责人陈波,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讲述法理、人情、事实,经过双方多次调解,陈世财住院治疗、护理、误工以及二次手术等费用才得到解决。

  “调解工作就是要心里装着群众,手里掌握法理。”唐宇华说,不管是逢年过节,还是深更半夜,只要群众的一个电话、一次来访,他就会马不停蹄前往现场,合法合情合理调解各类矛盾纠纷。快的一上午便握手言和,慢的得花上好几天时间,有时连着说上几个小时顾不上喝口水,遇到棘手的事情更是彻夜难眠。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基层群众出身的唐宇华最能深切感受人民群众的酸甜冷暖。他说,“再苦再累这都是我的职责,只要经过调解能给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这些都是值得的。”

  在得到群众认可的同时,唐宇华更先后获得全国法律援助先进个人、重庆市人民调解能手等荣誉称号。

  在普法中调解,在调解中普法。在15年司法工作期间,唐宇华每天都要面对因耕地、宅基地,邻里婆媳,工程做工等引起的矛盾纠纷奔波,他经手的纠纷调解超过700起,本着以人民为中心,法律为底线,情理为宗旨的原则,各类纠纷调解成功率达99%。

  倾情服务

  引导群众知法懂法守法用法

  除了人民调解,基层司法还包括法治宣传、社区矫正、安置帮教、法律援助和服务等多项工作,每一项都对维护辖区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2014年,白马镇法律援助站成立,并逐渐建立了白马镇法律援助站、12个村居法律援助联络点、村民小组法律援助工作信息员的三级动态网络工作体系,实现法律援助网络化、全覆盖,为全镇残疾人、老年人、妇女儿童等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众用法维权创造了更加有力的条件。

  白马镇作为全区工业重镇,工业园区的群体性案件较多,唐宇华多次联系区法律援助中心,对申请援助的农民工进行上门服务,使他们及时便利地得到法律援助。与此同时,唐宇华还利用节假日牵头开展法律宣传和“送法下乡”活动,举办法制讲座,为基层群众讲解最新法律法规,帮助他们知法、懂法、守法、用法。

  “攻心为上,管教结合。”多年工作中,从一窍不通到谙熟于心,唐宇华总结了不少社区矫正工作方法。唐宇华说,社区矫正的根本目的是预防犯罪,维护社会稳定,绝不是冷冰冰地管。为此,社区矫正既要管好、更要教好。

  “每月进行集中学习,做到明事理、知荣辱、思进取,定期进行思想汇报,倾听他们的思想动向,针对特殊情况不能参加集中学习的主动送法到家,加强关心关怀。”唐宇华介绍道。

  三溪村社区矫正人员姜金鱼已不能行走,唐宇华每月都抽空主动上门为其进行法治教育,谈心交流,几年来,没有一次落下。

  逢年过节,针对特殊困难社区矫正人员和刑释人员,他都会进行走访慰问,沟通谈心,帮助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多年来,全镇132名矫正人员已有121人得到按期解除,顺利回归社会。

  脚下带着泥土,心中装着群众。15年来,唐宇华的足迹遍布全镇。他的每一个工作记录本上,都密密麻麻地详细记录着走访群众的情况。

  学习“枫桥经验”

  化解邻里纠纷打造美丽乡村

  在白马镇公租房小区,一个个法治宣传标牌格外引人注目。有的错落有致地立在道路两旁,有的张贴在宣传栏,有的插在花园中央,法润乡村的气息迎面而来。

  在这里,一个以群众自治,调解日常纠纷的“乡贤评理堂”已悄然“开门”一个月了。堂内,“法为上、礼为先、和为贵”的标语正影响着小区2000余人。

  乡贤评理堂的核心人物是“乡贤”王长明。他是当地颇有威望,群众推选上来就是为了让他来主持小区日常琐事纠纷。

  “我能做的就是一碗水端平,为大家创造和谐的氛围。”王长明说,远亲不如近邻,大家聚在一起就是缘分,乡贤评理堂“开业”一月以来,已经调解了几起纠纷,化干戈为玉帛。

  乡贤评理堂的点子来自唐宇华,这在白马镇尚属首例。

  “公租房小区聚集人口多,情况也较为复杂,只要这里试点的效果好,接下来将在全镇推广。”唐宇华说。

  在唐宇华看来,法润乡村的重点是巩固基层阵地,让基层法治宣传阵地发挥更大作用。

  2019年,是唐宇华在白马司法所工作的第16个年头。今年,他计划在村居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完善更多功能,自己跑得更勤些,让更多矛盾纠纷化解在村社,让公正公平公开的法治环境泽润大美乡村。

[打印]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