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芳华” ——退休教师何树林眼里的教育“进化史”
您的位置:武隆网 > 导读 > 正文   |   2019-04-12   阅读量:

图为长坝中学阳光大课间操。(徐 强/摄)

  本网记者 杨丹

  “叮铃铃……”上课铃声响了,刚刚退休下来的土地乡中心小学校教师何树林,围着操场散着步,听着教室传出的读书声,感觉自己依然还站在讲台上。

  整洁的教室、先进的多媒体设备、活泼可爱的孩子……看着现在的一切,何树林不禁感慨:“改革开放40多年来,教育领域的变化可谓翻天覆地。”

  从接受教育、到后来从事教师职业,何树林是教育改革的受惠者,更是亲历者和见证者。而今,人人都有学习途径、人人享有出彩机会,学有所教真正落到了实处。

  从“泥操场”到塑胶跑道

  走进土地乡中心小学校,校园一角的花台里,各种苗木刚冒新芽。书声朗朗,标准化的教室、塑胶的操场,无不体现着教育环境的现代气息。

  “向右转,跑步走,一二一……”塑胶跑道上,体育老师的哨声响彻操场。看着眼前的场景,何树林不禁感叹道:“现在的学生很幸福!这和我刚教书那会儿,简直是天壤之别。”

  1973年,高中毕业的何树林踏上了他的教育生涯。

  “我们上学那会儿,楼上同学跑过,楼下灰层飘过,操场的跑道都是我们自己劳动课背煤渣填的,有块水泥地那都是极其幸福的事情,塑胶跑道更是想都不敢想。”曾就读于土地乡中心小学校的姜永堂一语道出了曾经学校简陋的教育环境。烂桌子、破板凳,黑板就是一块凹凸不平的水泥刷上一层黑油漆,出了教室就是“烂泥地”。

  而如今,随着时代的变迁与教育成本的不断投入,学校的各项硬件设施正在不断完善。

  “从烂泥地变成了水泥地,再华丽转身为塑胶操场,现在一到课间,操场绝对是最热闹的地方。”何树林说,新的课桌椅、新的黑板、新的多媒体设施已布满各间教室。各位教师也告别了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材的“三大件”时代。

  在何树林的眼里,变的不仅仅是他所从教的土地乡中心小学校,周边乡镇学校的变化,他也尽收眼底。“桐梓、后坪、火炉、沧沟等乡镇的学校,几乎都新修了教学楼、塑胶操场、食堂和教师周转房,基本配齐计算机等功能室设备,教育在硬件上的投入,变化那是一年比一年大。”

  从“填鸭式”到领路人

  “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能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二年一班的语文课上,同学们正在表演情景剧《坐井观天》。

  “现代教育的课程设置、教材内容、教法、学法、评价标准都在不断完善,我们更多的是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表达自我,增强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打破年龄和身份的隔阂,共同进步。”语文老师罗敏说。

  看着眼前的场景,何树林明显感觉到自己老套的教学与现代教育方式的巨大落差。

  昔日,站在三尺讲台,课堂的主角是老师,老师讲得多,把知识灌输给学生,课堂氛围沉闷,学生缺乏主动性,接受教育纯属被动。而今,教学硬件不断提升的同时,教师的教学思维也在不断变化。老师的教学不再仅仅依靠课堂上的板书,而是更多地引导学生自主梳理知识,构建知识,自己出题,自己讲题,老师是一个组织者,协调者。通过采取课前学生预习、课堂上学生展示、同学间互动反馈、老师进行点拨评讲等办法,彻底颠覆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填鸭式教学方式。

  “现在的教师更加重视自我水平的提升,通过‘名师工程’的带动、教研组的教学互动、研读教学用书、教育杂志来完善自身的教育知识体系,为学生带去更好的教学体验,教师的身份已经从早年‘填鸭式’学习的监管者逐渐转变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领路人。”土地乡中心小学校长李树成说道。

  从“包班制”到专业化

  教育改革的步伐并没有因为长足的进步而停滞。

  “七八十年代,师资缺乏,大多数的教师都是初中毕业,高中毕业的很少,师范类院校毕业的就更少了,我那个时候一个人教五六个科目。”

  何树林回忆道,那时候教师基本实行包班制,特别是在农村学校,情况更为突出。

  一个老师除了教数学和语文外,还要承揽其他科目,可谓是“万精油”,样样都要懂,但样样都不精。全年几乎不会外出参加培训,教学全靠自己摸索和总结。

  到了90年代末,语文和数学在乡镇中心校,基本能实现一门学科一位教师专攻,但村级完小包班的现象依然存在。

  “现在,学校几乎每门学科都有专业教师任教,孩子们上课的积极性大大提高。”雷千山是2007年社会公招的体育教师,他说,近年来,区里扎实推进乡村教师支持计划,优先保证乡村学校编制,通过高校引进、社会公招、特岗招聘、全科教师培养等形式新聘教师,90%的教师补充到乡镇学校,为教师队伍注入新鲜血液,

  “每年暑假,全体数学老师都会前往重庆等地学习珠心算,把珠心算做成学校的一个特色教学。”数学老师朱丹说,在土地乡中心小学校,几乎每个月都会派老师外出学习,师资队伍和结构都在不断壮大和优化

  何树林坦言,通过实施“领雁工程”项目、高中学校“捆绑发展”“送教下乡”“明德项目工程”和城乡学校结队帮扶,名师队伍建设、名师引领、骨干示范、远程教育、国培等有效措施,不断提高各类学校的师资队伍素质,为每个城乡孩子创造公平均等的接受教育的机会。

[打印]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