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处处埋忠骨
您的位置:武隆网 > 文化 > 正文   |   2019-04-03   阅读量:

  ◇杨武均

  小时候,我以为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才是真正的为中国解放事业牺牲的烈士们立下的纪念碑,似乎与我离得太遥远。在图书上和电影里看到的战斗情景,敌我厮杀的血腥场面,解放军将士冲锋陷阵舍身忘死的感人故事,只觉那是离我们久远的天方夜谭。感觉烈士墓只有在万里长征途中才有,只有在淮海战役、辽沈战役、平津战役等战场边才有,只有在革命老区、红色根据地才有。可后来在自己成长的过程中,慢慢的知晓了在我就读的中学校园旁也有一座烈士陵园,每年清明节和同学们用心用情亲手轧制小百花做成的花圈、花环前往陵园祭奠,听老红军讲革命故事,上各种形式的传统教育课。再后来知晓了武隆这块贫瘠的黄土地不仅仅只有我的学校旁才有革命烈士墓,和960万平方公里的疆野一样,武隆其他地方也深埋着不少令人景仰而敬重的开国忠骨,也才知道了革命的圣火早已燃遍武隆的山川河流,革命的种子早已播撒在了武隆的每一寸土地。

  翻开《武隆县志》,你不难发现,早在上世纪30年代初,四川第二红军游击队兵分两路进入武陵山和大娄山之间的武隆境内,活动在双河、木根、清水、长坡、羊角、后坪等地,发动贫苦人“打款灭税”,打击团防和地主武装,开仓济贫,震慑盘踞在当地的小军阀。双河镇坨田村四组的二路红军司令部旧址如今可以作证,后坪乡文凤村高风槽村民小组后坪坝苏维埃政府遗址今日依在,武隆城西南面白马山战斗遗址用清风晓月用斜阳苍松诉说着那段惊心动魄的战事。

  翻开1949年寒冬的日历,解放武隆的枪声至今余音未绝。中国人民解放军二野三兵团为主力,四野四十七军为左集团,五十军四十二军和湖北军区部队为右集团,11月19日浩浩荡荡开进武隆,用短短的一周,击毙敌军3000余人,俘虏1万余人,缴获战马600匹,粮船12只,弹药仓库一座。24日,宣告武隆全境解放。难忘解放军横渡乌江追击敌军,著名的江口萝卜垭战役;难忘武陵山双河牛皮坝的血腥战斗;难忘火炉土地坳的冲锋号和长坝沙台的厮杀声;更忘不了解放军战士忍饥挨饿、徒步翻越雪山,三天两夜用生命和鲜血强攻白马山防线,为武隆全境的解放取得了关键性的胜利……而今,这些陈年往事依然历历在目,必将永远载入武隆这片疆域的史册,永远留在武隆人民的心间。

  游走在武隆的神山圣水间,沙场硝烟虽以散尽,冲锋军号不在耳边,壮士军魂却在这里长存,烈士忠骨却在这里安息。江口镇罗洲坝的江口烈士陵园,让天南海北的二野三兵团58位将士的浩然正气万古长存,革命丰功永垂青史;白马场镇郊区的白马烈士陵园,让朝天望夹击战、大陆垭突击战、茶园袭击战、豹崖围歼战、黑大桥阻击战中四野四十七军21位用血肉之躯攻破战场防线的烈士长眠;位于火炉镇胜利口的火炉人民英雄纪念碑下,安放着四野四十七军的19名无名英雄遗骨;冯家坡上武隆中学后面小山堡上的武隆革命烈士陵园,把25名烈士的遗体安葬;在双河木根三道拐、夹层山一带追剿敌残军牺牲的10名战士至今安息在木根铺的烈士陵园;位于桐梓镇中学附近的桐梓烈士陵园,将在桐梓山与区武装队配合执行剿匪征粮任务时,被众匪包围抓捕残酷杀害的许智伟、郭一帆、谢毅然、何克全、周世银等5位革命同志安放。

  遥想当年,武隆这块不毛之地,这块瘦瘠黄土,掩埋着来自四面八方为解放武隆抛头颅洒热血的众多解放军将士,他们还没来得及与亲人作别,没来得及看一眼武隆山水,没来得及梦想美好的未来,没来得及与这个世界挥手,没来得及留下片言只语,甚至众多的连名字也没来得及留下,便倒在了敌人的枪口下。我们虔诚地用隆城黄土掩埋忠骨。

  还看今朝,我们注目每座烈士陵园,抚摸每块烈士丰碑,读着每次战役简介,那些金色的名字跳入眼帘,那些无名的墓碑激荡心间,那些熊熊的战火燃烧岁月,那些往日的狼烟萦绕脑际。举目四望,旧时的不毛之地、瘦瘠黄土、穷山恶水,变成了今天的满眼苍翠和金山银山,变成了世界瞩目的旅游胜地和人们追逐膜拜的热土。时间荏苒,光阴不复,我们只能用龙城青山告慰九泉之忠魂。

[打印]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