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代表: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现将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9年计划草案的报告提请大会审查,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8年,全区上下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紧扣“六稳”工作要求,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大力实施“八项行动计划”,打基础谋长远、抓兑现促落实,扎实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保持了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初步预计,年初制定的4大类25项指标中,19项顺利实现预期目标,6项与预期略有差距(详见表一),计划总体执行情况较好,较好地完成了区十八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根据区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对《关于2018年1—6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的审议意见,2018年下半年区人民政府重点强化了七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强化目标任务落实。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常态化开展分析研判,及时研究解决经济运行中的“难点、堵点”问题。二是强化项目落地建设。落实区级领导联系推进重大项目的工作制度,实行“五个一”工作机制,完善重点项目联席会议制度,抓好项目建设调度;加强固定资产投资运行动态监管,落实专人紧盯目标任务,推行限时办结。三是强化改革创新驱动。在不折不扣落实好中央、市委各项改革任务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区域实际,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资国企改革、农村“三变”改革、行政体制改革等重点领域改革,激发发展活力;统筹人才、技术、资本与创新生态四大关键,建设创新平台、培育创新主体,引导企业加大研发经费投入,全面提高创新能力。四是强化营商环境优化。深化“放管服”改革,营造透明高效的政务环境、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公正公平的法治环境,引导和鼓励民营企业发展;实施行政审批“三集中三到位”改革,对招商项目实行“四段式”并联审批、集中审批,提升审批效率。五是强化金融风险防控。建立健全债务管控机制,开展隐性债务、关注类债务和经营性债务等清理核查,强化债务风险隐患动态监控;抓好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管控,推进隐性债务风险化解。六是强化民生实事落实。针对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精准施策,扎实做好30件市、区级民生实事,切实增强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七是强化重大项目谋划。依据国家、市级重点投资方向和产业发展系列政策,强化生态环保、基础设施、社会民生、重点产业等领域项目储备;落实《关于加强重点项目储备和建设的通知》要求,严格执行综合论证、审批把关程序,提升项目储备质量。(详见表一)
(一)加强经济运行调度,质量效益进一步提升
面对深刻变化的外部环境和复杂严峻的宏观形势,坚持问题导向,紧盯热点、难点、痛点问题,常态化开展经济运行分析研判,细化落实中央“六稳”等系列举措,确保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初步预计,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其中,一、二、三次产业分别增长4.8%、6.2%、7.1%,三次产业结构比调整为13.4:35.9:50.7,非农产业增加值占比提高0.7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79.8亿元,其中政府投资占比下降13.6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12.8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9%,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
(二)加强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进一步加快
全域旅游提档提速。预计接待游客3200万人次、增长15%,旅游综合收入150亿元。星际未来城体验馆、芙蓉江码头地面缆车建成投用,阳光童年、懒坝LAB等项目稳步推进,仙女半山太阳季、仙女山客栈文化小镇等项目启动建设;白马山天尺坪度假区及配套服务设施加快完善,累计完成投资15.4亿元。与腾讯联合打造全国首个区域级全域智慧旅游平台“一部手机游武隆”。创新宣传营销体系,强化事件营销、节庆营销,全年营销组客95万人次。印象武隆公演298场、实现收入4600万元。新建(改)旅游厕所16座,实现景区旅游厕所全覆盖。游客满意度保持全市前列、渝东南领先。
生态工业提质增效。预计规上工业总产值实现44.1亿元、增长5%,工业增加值实现22.29亿元、增长4.9%。新培育规上工业企业5户。预计完成工业投资11亿元,年产能20亿方的页岩气开发项目实质性开发,大梁子风电首台机组并网发电,乌江白马电航枢纽项目取得核准。白马污水处理厂、白马货运码头等项目稳步推进,工业园区入驻企业52家,实现总产值22亿元。罡阳二期、灵烽纸业技改等项目有序推进,预计完成技改投资6000万元。招商引资新引进工业项目9个,总投资210.2亿元。
特色农业加快发展。粮食播种面积72.8万亩,高山蔬菜常年在地39万亩,特色林果17.2万亩,高山茶叶5.57万亩,生态渔业7000亩,牛羊肉产量15741吨。接龙标准化菜园、桐梓标准化茶园基本建成,鳅田稻国家水稻种植标准化示范区加快建设,改扩建牛羊养殖场35个。加快高山蔬菜、特色林果、高山茶叶、草食牲畜、生态渔业等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预计实现农业总产值35.5亿元、增长5%。新培育专业合作社46家、家庭农场3家;“三品一标”认证21个。农村承包地流转率33.02%,适度规模经营面积占比33%。
(三)加强动力协同培育,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
重点项目拉动有力。兼顾“量与质”的协调,着力扩大有效投资,以115个重点项目为龙头,以城乡基础设施、产业提质、生态环保等领域为重点,实施精准调度,全年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4.4亿元,占投资总额的55.6%,带动建筑业增加值增长7%,拉动经济增长1.6个百分点。基础设施、产业、房地产投资占比分别为48.7%、34.2%、17.1%,产业投资占比提高2.4个百分点,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交通、水利、能源重点项目分别完成投资11.1亿元、3.64亿元、4.57亿元。全年储备各类项目290个,估算总投资954亿元;争取上级转移支付35.6亿元。
商贸消费持续发力。预计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44.83亿元、增长9.6%,其中批零销售额和住餐营业额分别增长11%、12%。五洲国际商贸城建设稳步推进,廊桥水岸、龙江花园、羊角古镇3个农贸市场建成投用。全区“1+10+183”三级农产品营销服务体系基本形成,打造20个农村电商示范点,天玑电商大数据平台建成投用,物流成本降低30%,预计农产品电商销售额实现3.7亿元。新增限上商贸企业21家。
民营经济焕发活力。深入落实降税减费、“涉企35条”等系列政策,通过为企业减免社保、发放稳岗补贴等累计减负5275万元,为中小微企业发放贷款18.35亿元。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推进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审批事项办结时限压缩50%以上,审批效率提高68.3%。全区市场主体总量达30994户、增长13.6%,民营经济占GDP比重达45.5%,就业人员占比65%。
(四)加强改革开放创新,动能转换进一步加速
重点改革蹄疾步稳。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工业园区17户“关停企业、僵尸企业、空壳企业”清理处置。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启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恢复组建基层供销社15个,实现27个乡镇(街道)基层供销社全覆盖。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持续推进“多证合一”,新增市场主体3742户。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完成巷口镇撤镇设凤山、芙蓉街道工作。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将19户区级国有企业合并组建“3+1”企业(集团)公司,优化国有资源配置。党政机关机构改革、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改革等稳妥推进。
开放水平持续提升。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对接全市内陆开放高地建设,以高水平开放的姿态推进破解开放型经济发展瓶颈。新增外资外贸企业5家、总量达37家,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22.2%,增速居全市第2位;劳务外派实现“零”的突破,服务贸易实现250万美元、增长21.9%。全年招商引资新签约项目34个、签约金额456.31亿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含续建)达41.2亿元。全年实际利用内资5.44亿元。
创新驱动成效明显。新增灵烽纸业、通耀铸锻2家高新技术企业,新入库科技型企业27家,申报高新技术产品12个,预计全年R&D经费投入5600万元、占GDP比重0.32%。累计申请专利141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0.52件。引进高层次和紧缺人才200余人。186个行政村实现科技特派员帮扶全覆盖;武隆高山蔬菜市级农业科技园区通过认定。
(五)加强美丽之地建设,城乡魅力进一步彰显
城市提升加快推进。加快新一轮城乡总体规划(2020—2035年)编制,完成火炉、桐梓等10个镇规划修编和评估;“两违”整治处置率96%。完成城乡建设投资45亿元,南滨路建成通车,梓桐游园完工,龙山公园A区基本建成,左岸城区(大木桥段)防洪护岸综合治理工程、北滨路乌江二桥至三桥段等项目加快推进;新建(改建)人行步道、过街通道1.1万平方米,完成棚户区改造500户7.6万平方米。新增建成区面积0.5平方公里,城镇化率44.38%。推进仙女山、江口2个特色小镇和后坪、黄莺、赵家等边贸集镇建设;完成羊角古镇街道命名和社区规划调整,古镇绿化基本完成,水电路气讯等设施持续完善,羊角新址搬迁入住1200户、入住率73%。
乡村振兴深入实施。高质量编制《武隆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全面推进实施乡村“五大振兴”。推进17个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建设,乡村旅游预计接待游客890万人次、收入17亿元。建成仙女山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市级示范片并获优良工程,建成美丽宜居村庄4个,实施4个传统村落保护,改造农村危房801户,新建(改)农村卫生厕所5370户;易地扶贫搬迁完成搬迁安置4327人。培育农业科技示范主体1580人、新型职业农民1500人、青年农场主22人。启动17个基层党建示范点建设,长坝镇大元村被中组部收录为全国“抓党建促脱贫—战斗堡垒典型案例”。
(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屏障进一步筑实
召开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动员大会暨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制定出台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1+3”系列配套政策文件,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大力实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行动计划,开展国土绿化提升行动,加快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落实“河长制”“湖长制”,乌江、芙蓉江流域水质保持稳定,大溪河流域水质达到Ⅲ类,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完成城区污水处理厂迁(扩)建等8个项目,建设场镇污水二三级管网68.26公里,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96%,乡镇生活污水集中治理率82%。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较上年增加12天,PM2.5平均浓度27微克/立方、下降12.9%。完成各类营造林32.3万亩,治理水土流失、石漠化面积10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64%。推进化肥、农药减量行动,农药、化肥使用量分别减少1.5吨、87.8吨。创建7个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26个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销号19个,7个加紧落实整改。
(七)加强社会民生改善,群众获得感进一步提高
脱贫攻坚纵深推进。深入落实30项扶贫政策、“1+13”后续扶持政策和“1+3+N”深化脱贫攻坚方案,开展12项精准脱贫攻坚行动,着力解决贫困群众安全住房、人饮保障、医疗救助、教育资助等突出问题,实施扶贫项目1296个、投入11.2亿元,预计全年稳定脱贫人口2049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0.78%。聚焦深度贫困乡镇,后坪市级深度贫困乡95个规划项目已开工81个,完成投资3.45亿元;黄莺、文复、沧沟3个区级深度贫困乡基础设施、产业扶贫等项目加快实施。切实抓好各级审计、历次暗访督查、评估检查反馈的突出问题整改。
民生福祉持续增进。30件市、区级民生实事完成投资18.46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28.4%(详见附表1)。就业创业体系不断健全,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3%;新增创业3461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9742万元。教育事业加快发展,加快城乡学校新建、改扩建和教学设施设备信息化、标准化建设,完成江口小学、白马中学、火炉小学改扩建,营养改善计划惠及3.1万人,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10.5年。医疗水平持续提升,区中医院项目主体工程完工,微创、疼痛等6个专科成为市级特色重点专科,城乡居民家庭医生签约11万人,农村适龄妇女“两癌”免费检查28650人。社会保障全面加强,城乡居民养老、医疗保险参保率均稳定在95%以上,发放城乡低保金9228.84万元、惠及17099人,贫困人口就诊报销水平提高10%,异地就医联网直接结算277人次、涉及金额249万元。文体事业协调发展,完成图书馆1个总馆24个分馆平台建设,举办国际户外运动公开赛、芙蓉江龙舟锦标赛等大型文体活动20余场,《乌江船工号子》《青吉棕编》等8个项目被列为第六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在宏观经济形势复杂严峻、各种困难和风险挑战不断涌现、整体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情况下,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仍面临不少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下行压力大。宏观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经济增长不确定因素增多;区域经济量小质弱,产业结构不优,难以支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二是经济增长支撑不足。政府新增债务管控、风险防范、用地紧张、项目储备不深不实和前期工作深度不够等因素叠加,影响项目既定开工计划和投资接续,政府投资日趋收紧;加之宏观市场影响,企业投资意愿不强,落地新开工重点项目减少,民间投资增速减缓。消费结构性矛盾突出,新兴商贸业态尚未形成,在库市场主体“量少”且培育新增市场主体效果较差,传统商贸消费“体弱质差”,难以支撑消费持续增长。三是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工业企业科技含量低,产品核心竞争力弱,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差,企业经营波动性大;部分企业经营困难,面临退库危机。农业产业处于产业链和价值链低端,产品科技含量不高,产品附加值和经济效益低。现代服务业发展引导、培育不够。四是要素保障面临挑战。政府融资能力受限,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依然存在,部分重点项目用地指标存在缺口,高层次人才供给不足等问题突出。五是部分政策执行的协同性不够,存在片面地理解、机械地执行,导致政策红利释放效果不够好。对此,我们将认真研究和深入分析,用改革和发展的办法积极加以解决。
二、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总体考虑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做好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至关重要。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和市委五届三次四次五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和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做到“四个扎实”的重要指示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进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按照市委市政府、区委的决策部署,继续打好“三大攻坚战”和实施“八项行动计划”,突出抓好旅游转型、工业提质、乡村振兴、城市提升、招商引资、民营经济、营商环境等七项重点,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工作,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进一步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提振市场信心,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决定性基础,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综合考虑高质量发展这一根本要求和决胜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按照“回归本原、预期可达”的原则,综合分析2019年宏观形势和经济增长的支撑因素,提出全区经济增长预期目标6.5%。目标考虑了当前发展环境、基础条件、增长潜力和预期变量,兼顾了需要和可能,既是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总体上以稳为主”“重点是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求,适当调低增长预期目标也符合我区客观实际;既坚定信心、稳定预期,又实事求是、正视困难;既充分考虑了当前形势下的经济下行压力,又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预留更多空间;有利于引导各方面集中精力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从经济基本面、产业支撑条件、项目储备摸底和吸纳就业能力等情况看,这一目标是符合实际的,也是能够实现的。
经济增长目标是一个区间概念,是预期性、导向性的,是积极的、稳妥的、可支撑的。为与经济增长目标相衔接,对标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结合“三大攻坚战”和“八项行动计划”目标管理考核要求,优化设立4大类24项主要指标,其中体现经济增长的指标6项、体现结构质量的指标6项、体现绿色发展的指标6项、体现社会民生的指标6项,总计约束性指标7项、预期性指标17项。(详见表二)
三、2019年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重点工作
围绕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要求,2019年要加快推进一批事关全局的重点项目建设,务实推动一批重要改革发展事项,持续抓好经济运行调度和风险防控,着力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聚力打好“三大攻坚战”,务求重点问题突破见成效
1.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一是以防范金融市场异常波动和共振为重点,加强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机构、创业投资机构等的监督管理,着力整治非法集资、网络借贷等风险点,建立应急处置和快速反应机制,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二是积极化解政府隐性债务,加快盘活各类资金资产,全力推进化存量、控增量;特别要高度重视融资平台风险,探索推进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建立债务违约风险“台账式”管理机制和定期报告制度。三是加快完善住房供给和保障体系,综合采取政策指导、执法监管、舆论引导等手段,精准调控房地产投资,稳控好房地产价格,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续建江上明珠、御江华府、漫山云筑等项目,启动中堆坝片区、梓桐片区房地产开发、仙山益苑等项目。四是狠抓源头防控、积案化解、依法终结、秩序规范“四大体系”建设,信访事项及时受理率、按期办结率100%,推进网络舆情应急联动。
2.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一是精准聚焦“1+3+16”深度贫困区域,统筹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深入实施精准扶贫“1+13”后续扶持政策,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措施,重点解决“两不愁三保障”面临的突出问题,一体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和“插花”贫困;全年脱贫2700人,贫困发生率控制在0.1%以内。二是把防止返贫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建立健全扶贫后扶机制,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相衔接、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增强贫困地区、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确保贫困人口稳定脱贫、逐步致富,巩固脱贫成果;返贫率控制在0.04%以内。三是强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督查巡察,切实抓好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审计反馈问题整改,以高质量整改推动高质量脱贫。
3.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一是全面落实“水十条”,推进“河长制”,实施“一河一策”,完成重点流域综合整治阶段性任务,严惩超标排放、偷排偷放、乱排乱放行为,新建河库范围内污水管网8公里;地表水环境质量满足水域功能要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100%,力争国控断面水质达到或优于III类。二是以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为核心,强化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抓好施工、道路等扬尘管控,加强餐饮油烟、烟花爆竹燃放等专项治理,强化区域联防联控,确保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保持在335天,PM2.5平均浓度达到考核要求。三是强化土壤污染源头控制,抓好农用地、工业用地污染治理,完善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实施农药、化肥“零”增长行动,严防农用地、建设用地等土壤污染和农村面源污染。
(二)聚力重点产业提质增效,促进区域经济向高质量发展
1.推动旅游优质发展。立足建设全国优质旅游示范区、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以全域旅游发展为引领促进“旅游+”和“+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加快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季节性经济”向“全季节经济”提档升级,全年接待游客增长10%以上。一是推进全域旅游建设。顺应大众旅游时代大潮,立足全域理念,推进全景式打造、全社会参与、全产业发展、全方位服务、全区域管理,加快旅游产业、旅游产品、旅游服务全域化;着眼“深耕仙女山、错位拓展白马山、以点带面发展乡村旅游”部署,推进现有景区景点巩固提升,加快新兴景区景点建设,打造一批特色突出、风格互补的精品景区;续建白马山旅游度假区开发、龙王岛大峡谷等项目,新开工芙蓉仙山旅游度假区、湖隐—芙蓉湖旅游度假村等项目,推进天下鹊桥景区等项目前期工作;优化乡村旅游点线面多层次布局,深入推进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建设,完工双河、后坪、土地等4个乡村旅游项目,打造特色突出的区域性旅游精品线路和经典线路;乡村旅游接待游客1000万人次、收入20亿元。二是推动“旅游+”融合发展。系统挖掘特色人文资源、生态资源、生产资源,推动旅游与农业、工业、文体、康养、商贸、城镇等深度融合,实现产业延伸、协同发展,培育旅游发展新业态;续建懒坝LAB、星际未来城等项目,新开工东方明珠白马山高端文化休闲度假小镇、博象山水秀文化小镇等项目;推进智慧、物流、交通“+旅游”发展,新开工喀斯特智慧旅游服务项目,提升智能化便捷化水平。三是提档旅游设施配套。坚持“产业围绕旅游转、产品围绕旅游造、结构围绕旅游调、功能围绕旅游配、民生围绕旅游兴”,对接“商、养、学、闲、情、奇”新旅游要素,统筹推进城区游客集散中心、景区次游客服务中心及特色酒店、特色餐饮店、商贸综合体等配套设施建设,打造一批国际知名度假酒店、精品民宿、文化主题酒店,完善旅游服务业态和旅游商品销售配套服务体系,着力解决景区出行难、停车难等问题,加强高山景点、避暑地区在高峰期的用水、用电和通讯保障。四是强化旅游全球营销。用好用活自媒体营销、跨界营销、事件营销等多种营销手段,开展形式多样的旅游推广和产品营销,着力稳定国内市场、扩大国际市场;境外游客占比达到3%;加强与国际友好城市及知名海外旅游推广商的合作,与张家界、九寨沟等周边知名景区合作打造跨区域旅游线路,精心策划“千里眼”栏目,强化旅游宣传效应。
2.夯实工业基础地位。统筹推进传统优势产业存量调整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量优化,推动互联网、大数据和制造业深度融合,促进工业经济向创新驱动、绿色低碳、智能制造转型发展;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一是运用大数据、智能化手段,提档升级清洁能源、装备制造、农副产品深加工等重点产业,培育壮大产业集群,建设骨干产业集聚区,集中力量推动大带小发展、抱团发展和走出去发展;立足科技和产业革命,努力在新兴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页岩气、信息技术等领域取得新突破,统筹抓好龙头性与配套性项目的引进和存量改造,加快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二是加快重点工业项目建设,落实“项目经理”制,实行重大招商项目区领导联系、服务制度,强化生产要素保障和服务协调,力促签约项目及早落地、入园项目及早开工、在建项目及早投产;续建页岩气开发、大梁子风电、罡阳机械等项目,新开工乌江白马电航枢纽附属工程等项目,建成山东膜源科技年产100万平米净水膜组件及500套环保固废处理热解炉项目、深圳天隆富国际年产350万套芯片等项目,推进户外运动装备生产基地建设方案设计;完善“五位一体”帮扶机制,落实好中央更大幅度减税降费政策,继续清理规范涉企收费,优化环保、消防、税务、市场监管等执法方式,切实降低企业用能、用地、融资、社保、物流等成本。三是把工业园区作为推动生态工业经济发展的平台、载体和抓手,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完善,提升园区配套服务水平,推进园城一体化建设;推进凤来工业园区规划前期工作,启动鸭平片区、火炉等中小微企业园建设;推进僵尸企业、空壳公司清理,分类处置“关停企业”“半拉子工程”,盘活闲置土地和存量空间;全年园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0%。四是加大企业技改和技术创新支持力度,优先推动一批传统工业企业智能化技术改造,示范带动全行业改造,推进有技改项目或适合技改的企业转型升级;着力做大优势企业、培育后发企业、稳定现有企业,加强主动对接、日常跟进,全年新培育规上工业企业5户。
3.提升特色农业效益。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推动农业“接二连三”。一是在深化结构调整中做大优势特色产业,按照“2+6+N”产业布局,做靓高山蔬菜、高山茶叶特色品牌,做强生态畜牧、特色水果、生态渔业、特色粮油、特色经济林、中药材等山地特色高效产业,适度规模、集中连片发展其他区域特色产业,续建土地天生、双凤山茶等示范园区建设,新开工生态特色产业培育等项目,提高科技化水平、推行标准化生产,新发展高效农经作物面积5万亩,茶叶、蔬菜、水果标准化生产基地5个。二是在延伸产业链条中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扶持各类新型市场主体,引进和培育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构建产加销一体化产业链条,完善品牌创建和原产地农产品认证扶持政策,培育“寻味武隆”区域性农产品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全年新发展“三品一标”农产品20个,基层供销社引领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30个。三是在拓展农业功能中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完善快递物流配送网络,实现行政村快递物流网络全覆盖,打造城乡一体的电商运营中心和物流体系,推动线上线下流通体系深度融合,农产品电商销售额实现2亿元;以信息化手段促进农旅融合,新开工基层供销为农服务组织体系、农旅融合发展项目,积极发展“后备箱经济”。
(三)聚力挖掘扩大有效需求,支撑确保经济运行保持平稳
1.以基础设施补短板为重点,着力发挥有效投资关键作用。一是瞄准我区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重点推动一批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大物流、市政基础设施等投资力度,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短板;交通方面,续建仙女山机场、渝怀二线铁路武隆段等项目,新开工武仙路大修、渝湘高铁武隆段等项目;水利方面,续建沙河水库、沙坝水库等项目,新开工西山水库等项目;能源方面,续建武隆仙女山至南川水江天然气输气管道(武隆段)、南川水江至涪陵白涛天然气管道工程(武隆段)等项目,新开工天然气镇镇通供气工程、土坎CNG加气站等项目。二是抢抓中央扩内需的“窗口期”,紧盯中央和市级“补短板、增后劲重点项目”,深入研判融资走向、投资方向、产业政策,创新机制、加大项目储备力度,积极推动一批重大项目纳入国家和市级“盘子”,完成储备项目480个、估算投资800亿元,其中,1亿级项目7个以上、5亿级项目6个以上、10亿级以上项目12个以上。全年计划争资35亿元。三是既要用好政府投资杠杆撬动作用,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的资金使用管理;又要发挥市场机制和社会投资作用,千方百计拓宽投资资金来源渠道,充分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8亿元、增长10%以上。
2.以消费需求拓展为重点,着力发挥消费基础性作用。一是开展消费升级行动,以推进城市商圈、商业综合体、商贸集聚区、专业市场、特色商业街打造为抓手,加快消费平台转型升级,提升商业集聚能力,多渠道扩大服务供给,提升产品质量,改善消费环境;续建五洲国际商贸城项目,新建改造乡镇农贸市场,建设产地集配中心,创建乡镇商贸综合服务中心;狠抓限额以上商贸企业的培育并实施动态管理,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二是稳定汽车、家电、百货等传统消费,加快教育、育幼、养老、医疗、文化等民生服务业发展,培育服务消费、品质消费、时尚消费、健康消费、绿色消费、信息消费等新的增长点,发展共享经济、网络消费、定制消费、体验消费等新业态。三是落实好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等政策,研究制定促进居民收入稳步增长的相关措施,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保障农民工工资及时足额发放,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全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
3.以促进外贸外资增长为重点,着力抓好稳外需工作。一是坚持稳存量与促增量、稳增长与优结构并重,鼓励通耀铸锻、隆泰稀土等外贸企业加大国际市场开拓力度,鼓励电商企业借助知名跨境电商平台设立线下进口商品交易与跨境电商融合实体店;积极发展入境游为主的服务贸易,扎实做好新加坡、日本等劳务外派。二是完善开放促进政策,推动开放平台体制机制创新,提升工业园区、度假区等载体吸引力,着力引进大型外资企业和项目,吸引新增外资;加强企业自主管理,提升应对生存竞争空间,稳定存量外资。
(四)聚力市场活力良性培育,不断提升产业发展竞争能力
1.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一是积极营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高效透明的政务环境、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安商亲商的社会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家人身和财产安全,弘扬企业家精神,健全国有企业中长期激励机制;推进信用体系建设,深化信用监管体系建设,重点加强企业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完善,改善营商环境,提高经济活动效率。二是全面落实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提出的六条政策措施,认真落实全市“支持实体经济企业18条”,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着力解决好民营企业普遍关心的融资、物流、用地、用能等突出问题。三是扎实开展集中走访精准服务民营企业活动,健全区级领导定点联系重点民营企业机制,积极帮助企业化解困难,引导督促民营企业合法合规经营,支持民营企业“小转企”“微升小”“小升规”。四是加快培育专业大户、合作社、微型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坚持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发展道路,促进民营经济主体“量”“质”蜕变,新发展中小微企业1000家,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0%,支撑全区经济发展。
2.提升招商引资实效。一是抢抓“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中新示范合作项目”等重大机遇,以骨干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加大智能装备、大数据智能化、清洁能源、商贸旅游等方面的招商引资力度。二是开展“请进来、走出去”活动,实施供应链招商和产业链招商,大力引进产业链关键环节、上下游配套企业,努力引进一批牵引性强的大项目好项目,推动一批新兴产业项目、龙头企业、研发机构、创新团队落地;全年实现正式签约350亿元、力争400亿元,到位资金45亿元(含续建)、当年签约落地项目完成投资2亿元。三是完善招商引资工作机制,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动态更新招商引资项目库和重点目标企业库,精细策划主题招商活动;严格落实招商引资目标责任,强化推进招商引资项目开工建设和投产运营,全面提高签约项目履约率,突出招商实效。
3.着力优化营商环境。一是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建立法治化的营商环境。二是深化“放管服”改革,探索“点菜放权”机制,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推动审批服务事项“全渝通办”全覆盖。三是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建立“容缺受理”、服务企业“直通车”等制度,推进工商注册便利化及简易注销,降低企业审批成本;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落实“全程电子化”“多证合一”登记制度,推进“先照后证”双告知。四是持续改善城市人居环境,营造亲商、重商、安商、护商社会氛围,进一步优化“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让企业引得来、留得下、发展得好。全年新增市场主体3000户,新培育“四上”企业27家。
(五)聚力城乡融合发展提升,推动居民生活向高品质迈进
1.深入抓好乡村振兴。一是产业振兴方面。坚持质量兴农、品牌强农,做优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着力增加优质绿色农产品有效供给;建立健全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培育壮大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注重解决小农户生产经营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二是人才振兴方面。针对农村人力资源流失严重的状况,强化多层次的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引进”和“留住”人才机制,鼓励返乡企业家、本土人才、技能人才、农民工等返乡投资兴业,新培训认定职业农民500人。三是文化振兴方面。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发展优秀传统农耕文化,开展严禁大操大办专项整治和公序良俗工程;加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丰富乡村文化生活,巩固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四是生态振兴方面。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由点到面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加快补齐垃圾污水处理、“厕所革命”、农村电网改造、“四好农村路”、危房改造、畜禽养殖、村容村貌、公共服务等人居环境短板,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改造农村危房100户、卫生厕所6000户,评选整洁庭院800户。五是组织振兴方面。进一步加强街道、镇、乡的领导班子和村支“两委”建设,推进健全以党支部为核心的“三级”自治体系。同时,深入推进全区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深化涉农领域投资“放管服”改革,力争实现涉农项目的信息化全程、全覆盖监管。
2.深入抓好城市提升。一是扩容提质中心城区。立足城景联动、以旅兴城,做好产城景融合文章,聚焦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方向,加快推动城市景区化,全面提升城市经济品质、人文品质、生态品质、生活品质;推进“山水环境营造、城市功能配套、城市个性塑造、城市特色创新、街景立面规划、城市业态培育”等提档工程,加快棚户区改造、城市公园、休闲绿地、广场、公厕及人行便道等城市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开展城市基础设施“旅游化”景观打造,推动空间拓展、突出建筑特色、挖掘文化内涵;续建北滨路乌江二桥至三桥、瓦厂坝片区棚户区改造等项目,新开工复烤厂和老车站片区棚户区改造、城区立体停车场等项目。完成城乡建设投资50亿元,建筑业增加值增长6.8%。二是优化完善组团功能。仙女山旅游度假区突出旅游发展中心功能,加快文体、教育、康养、娱乐等业态完善和水、电、气、路等旅游服务设施升级改造;续建体育场升级改造、仙女山度假区农贸市政综合体等项目,新开工农业生产服务中心(二期)等项目。错位打造白马山旅游度假区,促进白马工业新城的产城良性互动融合,推动白马山片区建设;续建黄荆坝项目(一期)、新开工白马山万银度假片区基础设施项目。完善羊角古镇基础和配套设施,新开工艺术景观工程等项目,提升后续产业发展内生动力。三是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积极发展智慧交通、智慧旅游、智慧教育、智慧养老、智慧医疗等,不断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智能化、人性化水平;开展“治乱拆违”“街净巷洁”“路平桥安”“整墙修面”“灯明景靓”“江清水畅”“城美山青”七大工程,推进“马路办公”机制化、常态化;新开工“雪亮工程”项目。
3.抓好城乡区域协同。一是加强乡镇交通枢纽站场、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设施等建设,推进乡镇集镇建筑风貌改造和人居环境整治,促进乡镇特色化、差异化发展,凸显风情集镇特色;建设宜居村庄3个,推进3个传统村落修缮保护。二是立足人口城市化集聚和产业生态化发展,深入推进城乡人口均衡发展、产业竞争有力、要素自由流动、居民共同富裕,促进城乡“人”“地”“钱”等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推进资源资本“上山下乡”,合理引导投资适合产业化、规模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社会化服务业;城镇化率提升1.8个百分点。三是建立区级联席会议制度和分类指导工作机制,推动各片区、各乡镇产业分工、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协调联动,完善差异化实绩考核制度,促进产业发展错位协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确保重大疫情、生态环保、安全生产等领域高效协同。
(六)聚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快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
1.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一是全面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方针,增强“上游意识”、担当“上游责任”,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二是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全面落实长江经济带意见分解、重点突破、十大工程、固体废物大排查、化工污染整治、九大专项行动等系列工作任务,实施一批绿化提升、生态特色风貌、库区生态修复重大工程,清理整治自然保护区生态破坏和农地非农化问题,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
2.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一是大力实施主体功能定位、生态保护红线管控、产业准入控制、环境质量提升、重要生态系统保护等11大生态修复和保护工程,推进生产、生活、生态三类空间划分和严格分级管控,完成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完成“三线一单”编制、严格按照负面清单实施产业准入。二是加快构建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产业体系,促进资源集约节约、高效循环利用,加快推进传统产业“绿色化”、绿色产业“规模化”,实施产业结构调整、绿色生产、低碳循环再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等9大工程,抓好重点领域、重点企业节能减排降耗。
3.实施国土绿化提升行动。以退耕还林、荒山造林、森林抚育等为载体,持续推进乌江两岸、道路沿线、乡村绿化、场镇绿化、道路林荫、水系林带等工程,实施石漠化、水土流失、矿山环境、消落带等综合治理,深化城市裸露区域、城市干道、乡村等绿化美化靓化,完成各类营造林16.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4.5%;争取国家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
4.加快完善环保基础设施。提标改造城镇污水处理设施,推进21座乡镇污水处理设施技术改造,完善城镇二、三级污水管网和工业集聚区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后期运营管理;新开工和尚岩至武隆污水处理管网、鸭江污水处理厂迁建等项目。加快垃圾填埋场改扩建项目建设,新开工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提高城乡污泥无害化和畜禽养殖配套处理能力;建设空气质量、水质等自动监测预警发布系统。
(七)聚力深化改革开放创新,全面激发经济发展动力活力
1.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一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加大破、立、降力度,提高供给质量,增加有效供给;打好降本减负“组合拳”,落实好国家一揽子减税降费政策和全市“涉企减负30条”“制造业降本36条”等减负措施。二是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按“3+1”调整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增强国有经济活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进喀斯特(集团)公司上市。三是以土地制度改革为牵引推进农村改革,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农村承包地、宅基地“三权”分置,完善“地票“林票”制度,稳步扩大“三变”改革试点,深化财政补助资金股权化改革,建立健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四是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优化政府投资项目资金保障机制,创新投融资运营方式,加强资产资金和资源整合,支持重大项目建设。五是深化财税金融改革,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着力调整乡镇(街道)财政体制,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持续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培育引进更多抗风险能力强的金融市场主体。六是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立以排污许可证为核心的环境管理制度,加快中央环保等督察突出问题整改落实。七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完善“全渝通办”相关措施,提升政府服务效能;对标中央要求和市级安排,探索建立适应我区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和政绩考核办法。同步推进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公务用车制度、公立医院等改革。
2.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一是加快创新平台建设。推动各类要素资源聚集、开放、共享,打造一批中小微企业创业基地,推动众创空间、星创天地等创新平台建设,启动火炉“双创”园建设,建设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和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完善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融资模式,构建创业支撑平台服务体系。二是强化创新主体培育。充分发挥1000万元种子基金的杠杆作用,引导支持企业加大研发经费投入,R&D经费支出增长30%;大力培育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入库科技型企业10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家。三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围绕高山蔬菜、特色林果、旅游商品开发等重点领域开展新产品研发、资源综合利用等研究与推广,提升产业经济效益。四是壮大科技人才队伍。加大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博士后工作站”“专家工作站”等人才工程,引进培育一批高端技术人才和高层次创业人才。
3.加快对外开放合作。一是主动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开放平台建设,对接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提升国际国内和区域市场、资源效率和效应,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660万美元。二是持续完善大通道、大通关体系建设,加快仙女山旅游度假区、白马工业园区、中心城区等开放平台建设,启动临空经济区、国际免税店、高铁经济圈规划建设,加快集聚市场主体和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优化对外开放功能。三是加大与国际友好城市、国内其他省市、周边省市和区县等的多层次交流合作,深化与涪陵区的对口帮扶,强化与山东济南的东西协作,共筑优势发展平台、形成互动发展合力。
(八)聚力保障改善社会民生,持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1.把稳就业工作放在突出位置。一是持续实施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加快培育创业孵化基地、大学生创业园、农民工返乡创业园等创业载体,新增城镇就业3000人,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4000人。二是切实做好就业困难人员、城镇“零就业家庭”、农村贫困劳动力、高校未就业毕业生、退伍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稳定现有就业规模,确保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三是坚持以创业带动就业,培育更多高质量市场主体,加大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支持力度,拓展就业空间;多渠道多方式提供职业技能培训,落实好失业保险基金稳岗补贴等政策,促进稳定就业。
2.解决好群众关注的重点民生问题。一是教育方面。优化城乡教育资源布局,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城乡师资优化均衡,扩大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幼儿园占比,解决城区小学、幼儿园“上学难”“大班额”等突出问题;实施“183”名师工程和“131”名校长工程;续建职教中心改扩建项目,新开工白马镇中心小学校改扩建等项目。二是医疗方面。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推动医疗服务标准化建设,着力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新开工博爱精神病医院迁建、疾控中心业务综合楼、凤山和芙蓉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及服务站等项目建设;推进建设医联体,完善分级诊疗体系,实施“医德医风”专项整治,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质量。三是社保方面。大力推进全民参保,逐步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强化低保救助对象精准识别,加强医保资金监管;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大力发展养老产业,加强养老服务机构管理,推进4个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努力解决养老难问题。四是文体方面。推进“三馆一站”免费开放,推进24小时自助图书馆建设,落实农民健身、农家书屋等民生工程,全民健身普及率达50%,推进传统地方文化挖掘和保护。五是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防止发生公共食品药品安全事件。
3.加强社会治理、维护安全稳定。一是聚焦重点领域,加强隐患排查化解和责任落地落实,完成石桥场镇等6处重大隐患点专业监测,启动博爱精神病医院南侧斜坡等5处重大地灾隐患治理,坚决防止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二是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巩固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推进公交车辆、校园安全、食品药品等领域专项治理,持续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大执法,确保社会大局稳定。
各位代表!做好2019年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将坚决贯彻中央和市委各项决策部署,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认真接受区人大的指导和监督,虚心听取区政协的意见和建议,坚定发展信心,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调动各方面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凝心聚力、改革创新,攻坚克难、奋发有为,扎实做好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附件:1.2018年全区民生实事完成情况表
2.2019年区级重点建设项目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