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样压岁钱——变的是形式 不变的是祝福
您的位置:武隆网 > 社会民生 > 正文   |   2019-02-20   阅读量:

  本网记者 史坪萍

  春节期间,走亲访友,在这辞旧迎新的节日中,不少孩子都会从长辈那里收获一笔压岁钱,变身“小富翁”。近年来,随着不少家庭观念的转变,压岁钱发放形式和用途都发生了新的变化……

  压岁钱变“家庭奖学金”

  “我们家的压岁钱也叫奖学金。”家住廊桥水岸的退休老人蒋文聘告诉记者,她今年62岁了,她们家从五年前开始,每年大年初一都会举行“家庭奖学金”发放仪式,根据孙子外甥们的期末考试排名以及进步的名次,发放不同数额的奖学金。

  蒋文聘介绍说,十几年前,家里不是很富裕,但考上大学的小辈都会得到一定的奖励。为了鼓励更多的小辈努力学习,2013年,定下了每年大年初一发放“家庭奖学金”的规矩。“我和老伴每个月都有退休金,加上房屋出租金,生活不成问题,还能存下一些积蓄。年末拿给孩子们,鼓励他们努力学习,积极上进。”蒋文聘老人自豪地说。

  “别人去看望父母、给长辈拜年,都是提年货,我们还得带着成绩单和奖状。”蒋文聘的外孙女王丹丹去年参加工作,虽然没有“奖学金”了,但曾经是“家庭奖学金”的受益者,现在也会不遗余力地帮助弟弟妹妹学习,希望“家庭奖学金”能激励更多家里孩子努力学习。

  微信红包引亲友互动

  除夕晚上,家住世纪五龙城的刘敏一边看春晚,一边时不时翻看手机屏幕。

  “我们建了一个微信家族群,亲人们都在里面。”刘敏说,这两年,长辈们都学会用微信发红包,吃完年夜饭,舅舅在群里发了第一个压岁钱红包,收到了来自十多个小辈们感谢的表情包。

  “原来,长辈们给压岁钱都是当面发红包,还必须要给整数。现在,用微信抢红包的方式给小辈们发压岁钱,更能拉近我们和小辈之间的距离,红包虽小,但年轻人都很喜欢这样的方式,大家在群里聊得热火朝天。”刘敏的母亲陈波乐呵呵地说,过年期间在群里发个红包,大家一起抢,做个游戏,既避免了许久未见没话聊的尴尬,还增加了感情。

  精神食粮更充实

  “对正在念书的孩子们来说,过年送图书或许会比送压岁钱更有益处。”近日,记者通过走访我区各大书店了解到,确实有不少市民选择买图书送给晚辈当“压岁钱”。

  2月11日,记者在城区人民广场新华书店内看到,不少学生在书架前精心挑选着自己喜爱的图书。据店内工作人员介绍,从腊月二十以后,来书店给孩子买书当“压岁钱”的家长较多,每天平均有50多位,而这两天来买书的孩子比较多,都是父母带着孩子用自己的压岁钱买书。

  店内正在挑选图书的陈女士说,往年过年都给孩子发压岁钱,今年下半年孩子就上初三了,想买些图书给他,用精神食粮当“压岁钱”,让孩子在假期充电,同时也让孩子懂得,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人类最珍贵的财富。

[打印]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