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中国节·春节 年货变迁记
您的位置:武隆网 > 社会民生 > 正文   |   2019-01-31   阅读量:

  本网记者 史坪萍

  “年货办得怎样了?”年关将近,这句话已经成了不少市民的问候语。

  置办年货是家家户户春节前的“规定动作”,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年货突破传统,从腊肉、炒货到海外名品,从赶集采购到指尖消费,在选购内容和方式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世纪50、60年代

  吃是过年唯一的期盼

  “小时候家里穷、人口多,生活过得十分艰难,平时家里养的鸡鸭以及存的鸡蛋、鸭蛋等都要拿去卖了换钱,大家唯一盼望的就是过年能吃上腊肉。”今年56岁的王大姐打趣道,以前过年能吃上猪油渣都是很开心的。

  正如王大姐所言,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物资匮乏,一个家庭一年能吃上肉的机会并不多,因此过年成了大家期盼已久改善伙食的日子。

  “那个时候,一年到头只有家里来客人或者有人过生日的时候才能吃上肉,好不容易等到过年自家屋头杀了过年猪,过年吃多少肉都还是要计算好了。”王大姐说,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是,大年三十那天家家户户都会吃猪头肉,那一顿吃下来每个孩子心里都会很满足。

  20世纪80、90年代

  吃、穿、耍样样全

  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人们的生活条件逐渐好了起来,那种过年吃到猪肉便幸福感“爆棚”的时代一去不复返。

  “我们住在农村,以前我最喜欢跟着父母一起去城头赶场,特别是快过年的那段时间,街上相当热闹,父母还会在集市上给我买新衣服。”70后陈波说,小时候的新衣服是自己过年最期待的礼物。

  “除了新衣服,过年的时候我还期待着放鞭炮,记得有一次我想要买嚓嚓炮,父母不准,我就赖在别人店里不走,最后在我的‘死缠烂打’之下,父亲给我买了2盒。”陈波告诉记者,他们那个年代,过年如果男孩儿不放几盒嚓嚓炮、摔炮,那一定是过了个“假年”。

  不同时代的人对年货的记忆有所不同。在90后吴丹的记忆中,过年她们家在吃这方面除了要准备腊肉、酥肉、瓜子、豌豆等,每年必备的还有一捆甘蔗。

  “当亲朋好友聚在一起吃完团圆饭后,大家一人拿上一截甘蔗,站在院坝里一边聊天一边吃,那种氛围我至今难忘。”吴丹说,春节期间,普通的甘蔗是家家户户饭后水果的最佳选择。

  今天

  上网淘、下乡购 购买时尚又地道

  进口海鲜、海外精品水果、精品坚果……淘宝、天猫、代购、APP……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人们置办年货也不再那么费劲,只需要“一键下单,门前便可取货”,十分便捷。

  “以前团年饭吃什么都是父母在操心,今年我参加工作赚了钱也要出一份力。”市民李娇告诉记者,近日,她在天猫商城淘了20只阳澄湖大闸蟹、6斤阿根廷大红虾,打算“更新”一下自家团年饭菜单。

  同李娇一样,市民代小虎也想让这个春节过得与众不同,并于前些天通过京东商城为母亲购买了一套护肤品,为父亲购买了一张按摩椅,为自己购买了一台新手机。

  记者发现,除了最为火爆的网购,还有很大一部分市民都喜欢去乡下采购,继而刮起了一股去乡下办年货的风潮。

  “超市里的腊肉不地道,没有乡村的风味。”为了买地道的年货,不管工作再忙,市民裴女士每年都要在年前几天回乡下老家,去熟人那里收购点腊肉、香肠、鸡蛋、糍粑团子,既可以自己吃,还可以拿来送人。裴女士说,虽然在城区生活了很多年,还是觉得老家的年货最有年味。“现在交通、通讯这么方便,提前打个电话预定,一天的时间就准备齐全了。”

  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年货变了、采购方式也不同了,但人们盼望过年的喜悦心情、在外打拼期盼回家团聚的心境始终不会变。

[打印]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