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记者 张再行
九耙树,一棵有着1200年树龄的“名树”,更曾荣获“重庆十大树王”“全国百大古树”等荣誉。因为这棵千年古树,人们甚至渐渐忘却了这地方本来的名字。
这里是双河镇新春村,海拔1500米,距双河场镇不过几公里。农家房舍,建在森林边、农田旁,周围群山环绕,好一派田园风光。
九耙树
千年古树见证岁月沧桑
抬头仰望,古树参天,浓荫蔽日的根枝盘旋交错,树影婆娑,密密层层的枝叶簇成了巨型伞状,彰显着九耙树的苍翠挺拔。
清风徐来,满树的枝叶不停地招曳起来,时而哗哗作响、时而瑟瑟索索、时而窃窃私语。这样来回反复,跌宕起伏,龙吟凤哕,好像是在摇摆舞蹈、或是在浅诵低唱、又好像是在向游客拍手欢迎,招手致意。
硕大的树干
这棵树是当地村民们都崇敬的“守护神”。“她”亭亭玉立,气质优雅;“她”身形婀娜,姿态优美;“她”始终胸怀宽广,用生命庇佑乡村;“她”虽“年事已高”,却美丽依旧……九耙树树杆粗壮,需四、五名成年人才能完全围抱住。巨大的树冠,更是为树下的人儿撑起了一把大型的遮阳伞,可容纳上百人在树下纳凉避暑。夏日不少村民纷纷来到九耙树下乘凉玩耍,或拉家常,或玩棋牌游戏,或带小孩嬉戏散步……
九耙树是双河镇人的“庇护伞”,树高18米,冠幅面积493.74平方米,直径2.13米,胸径2.2米,树龄1200岁,被村民供奉成了当地的“风水树”。时光荏苒、沧海桑田,老树经历着岁月悠悠的日晒夜露、风霜雨雪、霹雳闪电……春夏秋冬,四季更迭,月复一月,年复一年。我想它不止是一棵千年古树,更是一本记录千年故事的史书,见证着千年悠悠岁月的变更沧桑。
黄澄澄的包谷
农耕旧宝焕发往日容光
“这是人力打谷机、这是翻田用的犁、这是打糍粑的对窝、这是撮箕……”九巴农耕文化长廊里,一位父亲正在给自己的孩子介绍路边错落放置的旧农具和生活用具,一大一小两人边走边温声交谈。从这些恍若隔世的旧物什里,孩子们看的是新鲜与好奇,大人们看见的则是满满的记忆与乡愁。
九巴农耕文化长廊里,这些农耕旧物,均是从村民家中收集而来。对窝、猪槽、扇车等“大”物件或周边放上几把稻穗、柴火,或随意的摆放在路边,却让人仿佛能看见农忙时节收获的情景。背架、蓑衣、撮箕、簸箕等“小”物件则错落有致的挂在农耕文化长廊的墙面上,构成一面农耕器物展示墙。
农耕文化长廊
木滚耙、风车、钉耙、石磨……农具整齐地摆放在修葺一新、具有特色的九巴农耕文化长廊里。书院里陈列了各种传统农具和日常生活用具,仿佛让人回到了铁犁牛耕时代,看到了九巴树人劳作生活的动人情景。
为了留住这些农耕文化的历史见证,今年开始,双河镇对该镇散落于农村“过时”的生产生活用具开展了保护,建立农耕文化长廊,把“农耕古董”永久收藏,作为农民牢记乡村历史、自我激励、教育子孙后代的活教材。
热闹的农家乐
乡村旅游开启美好生活
“风雨后方能见彩虹。”因为九耙树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和乡亲们的关心爱护,它才能在历经磨难时,有着岿然不倒的精神底气。九耙树坚韧、奉献的品质深深地影响着当地村民。
我不知道,为什么当地人把那棵学名为包石栎的树叫做“九耙树”,更不知道“九耙”一词在当地人心底的意思和深刻的寓意。历经了千年的沧桑,九耙树至今郁郁葱葱,枝叶繁茂。神奇的传说更为它增加了神秘色彩。全乡至今还流传着“古树叶,古树丫,活菩萨”的歌谣。这棵古树已然成为双河镇的一宝,不但吸引着远近慕名而来的游客,而且对研究当地的气候发挥着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诱人的农家饭
目前,为了进一步提升乡村旅游和森林旅游品质,打造九耙树旅游景点,充分发挥九耙树“旅游形象代言树”的重要作用,双河镇政府大兴举措,抓紧落实道路硬化、美化农家院落、搭建特色走廊、增设古树保护设施、修建乘凉休闲等配套设施,加强对古树的保护和监管等工作,确保古树健康长寿,进一步造福于当地百姓。
红色文化上墙
交通路线
双河镇距武隆城区47公里,距重庆主城区近210公里,新春村九耙树距离双河镇4公里。从重庆主城出发前往双河镇新春村九耙树,有三种方式可供选择。
①自驾路线:重庆主城上渝湘高速——武隆下道——城区——双河镇——九耙树
②汽车路线:重庆四公里公交枢纽站——武隆客运中心——双河镇——九耙树
③火车路线:重庆北站南广场乘坐列车到达武隆站,可乘坐班次分别为:K73全程大约2小时,5609全程大约4小时,K687全程大约2小时,火车票价24.5元;到达武隆站后,在武隆汽车客运中心换乘武隆至双河镇的汽车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