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四种疾病不得不防
您的位置:武隆网 > 社会民生 > 正文   |   2018-10-12   阅读量:

  寒露,秋季的第5个节气。国庆假期期间,我区持续降雨降温,10月第一周就在阴雨绵绵中度过。“露水寒冷,就快结成了霜”,就是人们对寒露时气候的感受。在这个深秋时节,动植物都为御寒越冬做起了准备,那么,人们在这个节气后,该注意些什么?又该做哪些准备来抵御接下来的寒冷以及气候变化?记者采访了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医生刘晓春、营养师熊敏,来为大家支支招。

  寒露防病

  A 一不小心就感冒

  “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说白露是由炎热转凉爽的时节,寒露则是由凉爽转寒冷的时节。寒露后,早晚温差变大,早晚气温低,而中午气温又高,很多人会在中午将厚衣脱下,晚上若不能及时增添,很容易感冒。

  “年轻人抵抗力稍强,而老年人、孩子因为体质较差,往往更容易患上感冒。”刘晓春说,以老年人来说,身体代谢功能减弱,血液循环减缓,进而无法彻底把体内毒素排出体外,同时,老年人本就属于怕冷的人群,在这个时候是会添加厚衣服的,但同时要考虑,中午温度还是较高的,这种冷热交接的情况,极其容易患病。

  B 十二指肠易出问题

  天气变凉,人们常常会感觉食欲有所增强,忽然增大食量对肠胃也是考验。又加上寒露一般在每年的十月八日、九日,这个时间节点人们刚刚经历国庆长假,不少人会在假期出现生活不规律、频繁聚餐等情况,暴饮暴食在所难免,更是加重了肠胃的负担,导致十二指肠功能性紊乱,进而诱发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生。

  对于此类人群,寒露后,更要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对其造成二次伤害。

  C 谨防抑郁找上门

  “风起叶落,心中难免有悲秋情绪。”刘晓春介绍,秋天,万物萧条极容易让人感伤。加上国庆假期走亲访友,和多年不见的朋友进行小聚,但曲终人散时又增感触,也是一种忧思。“秋悲”是一种季节性心理疾病,会出现心情不佳,认为生活没有意思,高兴不起来的情况;较为严重的则出现焦虑症状,表现为食欲不振、睡眠不佳等,长时间处于抑郁状态,严重的会出现精力缺乏、自我评价低、精神迟滞等。

  因而,驱走抑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显得非常重要。“宜在阳光明媚的天气里,外出观赏风景,可使忧郁愁烦顿消,令人心旷神怡。”刘晓春表示,还可通过运动锻炼缓解心中的抑郁情绪,在运动中尽情地释放心中的郁闷之感。

  D 补充水分防便秘

  秋季属燥,容易出现排便困难的情况。排便是排出体内毒素,在排便的过程中是能够很好地把身体中的杂质排出体外。长时间便秘会让人出现腹胀的情况,还会出现食欲不振的现象。伤害最大的就是皮肤,会出现皮肤暗黄、痘痘等,还会出现习惯性便秘的症状。

  寒露后要尤其注意补充水分,喝水量要不少于夏天。同时,要保证足够的纤维素摄取量,多吃富含植物纤维的食物,吃一点新鲜的水果蔬菜也能够帮助排便,做一些腹部运动,例如,深蹲起立,是能够锻炼腹部的运动,对于肠胃的蠕动有很好的帮助,从而能够促进排便。

  寒露养生

  A 防止进食过饱

  熊敏告诉记者,中医认为,寒露的最大特点是“燥”邪当令,且属“凉燥”。而燥邪最容易伤肺胃。寒露饮食养生,应注意多摄入含蛋白质、镁、钙丰富的食物,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发生。

  寒露后应防止进食过饱,晚餐以八成饱为宜,晨起喝杯白开水,冲淡血液。日间多喝淡茶,保护心脏。应在平衡膳食基础上,适当多食甘、淡滋润食品,既补脾胃,又养肺润肠,亦可防治咽干口燥等症。

  同时,梨、柿、香蕉等水果,胡萝卜、冬瓜、藕、银耳等蔬菜及豆类、菌类、海带、紫菜等都能食用。早餐吃温食,最好喝热粥,粳米、糯米有极好的健脾胃、补中气作用,甘蔗粥、玉竹粥、沙参粥、生地粥、黄精粥等都是养胃佳品。中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应多吃红枣、莲子、山药、鸭、鱼、肉等食品。

  B 起居调整要及时

  “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秋季凉爽之时,人们起居时间也应作相应调整。

  “早卧以顺应阴精收藏,早起以顺应阳气舒达,为避免血栓形成,应顺应节气,分时调养,确保健康。”熊敏说。寒露之后夜间时间明显长了很多,在睡眠上需要注意早睡早起,保证每晚7~8小时的睡眠即可,中午若没有很好的保暖措施,不建议进行午睡,避免睡觉时风寒侵袭,引起风寒感冒。

  同时还要注意室内要通风换气,不要因为寒冷就紧闭门窗,封闭的环境是菌类和病毒大量滋生的最佳环境,在寒露后人体免疫力有所下降,尤其是呼吸道的抗病能力严重不足,更要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和新鲜,也能预防寒露感冒。熊敏提醒,还可在窗台上放一些水或植物,能起到湿润空气,补水去燥的作用。

  本网记者 代君君

[打印]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