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是“颜值” 人文是“气质”
文化游成国庆重庆旅游最大亮点
您的位置:武隆网 > 国内新闻 > 正文   |   2018-10-07   阅读量:

  重庆日报记者 韩毅

  10月6日,国庆假期步入尾声,大量外地来渝游客开始返程,重庆外出游客也踏上归途。在这个“全民旅游”的节日,重庆旅游再登全国旅游热榜,呈现红红火火的良好态势。

  山水是重庆的“颜值”,人文是重庆的“气质”。用足用好人文宝贝,把文化元素植入景区景点、融入城市街区、嵌入美丽乡村,文化旅游产业正在巴渝大地风生水起。

  文化赋能旅游 旅游承载文化

  假期伊始,携程旅游、美团旅行、百度地图、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等机构就纷纷根据热搜量、订单数等大数据,作出国庆旅游市场预测报告,重庆无论是出游人数还是抵达人数均位居全国热门旅游城市前十强。

  从市场实际情况看,这些预测并非妄言,仅假日前4天,虽有雨水“搅局”,重庆仍接待境内外游客1940万人次,同比增长13.5%;实现旅游总收入77.83亿元,同比增长27.9%。都市旅游、红色旅游、温泉旅游、精品景区等全线飘红。

  不过,一个现象值得关注:在全市旅游接待超过最大承载量的景区中,不是拥有“世界温泉之都”美誉的温泉度假区,也不是秋色如画的高山峡谷湖泊类景区,而是本地人“习以为常”的文化类景区。

  如被誉为“小重庆”的磁器口古镇,前4天就接待游客33.49万人次,同比增长21.5%,超过景区最大承载量,不得不采取限流措施;拥有吊脚楼、石板路、滨江风情、火锅等特色重庆文化符号的洪崖洞景区,前4天接待游客45.6万人次,同比增长220%,景区周边道路实行临时交通管控;渣滓洞、白公馆、红岩魂陈列馆仅10月5日当天就接待游客12.8万人次,同比增长54.22%,超出景区最大承载量,也采取限流措施。

  不难发现,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旅游不再是简单地看山看水,而是已升级为赏山赏水品文化;“旅”也不仅是人们的空间移动行为,而被赋予了“艺”“玩物适情”等文化元素。

  文化和旅游不能简单相加

  旅游与文化相生相伴、相互交融。

  在全市旅游发展大会上,市委、市政府提出要打好“人文”牌,保护好利用好人文宝贝,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重庆拥有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世界第一的“水下石刻碑林”白鹤梁等2.5万余处宝贵历史文化遗迹,巴渝文化、抗战文化、民俗文化等璀璨多姿,可供挖掘、提炼和表达的旅游文化元素十分丰富。

  今年国庆,各区县、各景区纷纷把“文化”作为重点,民俗歌舞、舞龙舞狮、戏曲演艺、灯光秀等旅游演艺活动丰富多彩。

  但梳理国庆旅游市场成绩单时,各区县研发出具有本地文化特色、真正形成品牌影响力的文旅产品还不多,甚至个别景区景点的文化演艺项目买单者寥寥。

  “文化和旅游的融合不是简单相加,而要有机融合,不能简单物理叠加,而是要复合的化学反应。”市旅发委副主任秦定波分析称,文化和旅游各有内涵,各具特色,各有自身发展规律。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要克服惯性思维,防止简单、草率的相互替代的倾向,否则很难取得“1+1>2”的效果。

  “旅游+”释放融合活力

  近年来,我国文旅产业的发展速度已超过GDP增速。2017年,全国旅游直接投资超过1.5万亿元,同比增长16%。目前,全国各地已组建了100多个大型文旅集团,各类文旅基金也超过100余家,规模上百亿的已经超过十几家。可以预测,在不久的将来,各类社会资本将不断涌入文旅行业,不断为产业注入发展新动力。

  那么,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如何才能产生化学反应,实现“诗与远方”的完美结合呢?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旅游资源专委会委员、重庆工商大学旅游与国土资源学院副院长王宁表示,文化旅游项目不能是简单的历史文化罗列,需要引人入胜的载体,打造出具备可亲近性、可触摸性、可体验性的产品。

  要以市场为导向,全产业链发展为基本原则。从文化角度,要切实遵循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塑造一种文化精神,开拓更多的旅游发展空间,点燃更多旅游亮点,在潜在游客中形成强大的文化向心力,最终成为旅游目的地。

  从旅游的角度,要切实遵循旅游自身发展规律,不断开发旅游特色产品,尤其要大力发展全域旅游,给消费者一种文化符号的感受,给游客留下难忘印象。

  秦定波认为,文化旅游是以社会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为旅游对象的旅游形式。文旅产业的融合发展,要实现资源融合、技术融合、功能融合和界域融合,从封闭的旅游自循环向开放的“旅游+”迈进。

[打印]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