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菌类需慎食
您的位置:武隆网 > 社会民生 > 正文   |   2018-10-01   阅读量:

  本网记者 史坪萍

  野生蘑菇味道鲜美且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物质,受到广大市民的喜爱。每年的秋季都是野生蘑菇生长的旺盛期,也是市民误食毒蘑菇中毒的高发期。

  虽然我区相关部门多次三令五申,严禁市民私自上山采食野生蘑菇,但依然有不少市民,难挡野生菌类的美味诱惑。

  为杜绝食用野生蘑菇引发的中毒,区食药监局提醒广大群众:为了生命安全,市民千万不要随意采摘、买卖、食用野生蘑菇。

  采食野菌隐患大

  “特别喜欢吃泡椒炒菌。”

  “腊肉炒菌也不错。”

  “每年这个季节都要去山上采摘野菌,尝尝鲜。”

  ……

  记者随机采访中发现,喜欢吃野生菌类的市民可不少。

  在城区各个农贸市场上,销售野生菌类的村民也不少,价格不低,但十分走俏。

  近日,区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就收治了来自石桥乡因食用野生蘑菇中毒的患者张某。

  “每年采的蘑菇都差不多是一样的品种,怎么偏偏今年就中毒了呢?”张某心中疑惑,今年秋季,因为雨水较为充沛,山上的野生菌类长得异常旺盛,张某前几日像往年一样,采回了不少野菌回来食用。谁知没多久就出现了中毒的症状,还好发现及时,没有危及性命。

  “蘑菇的种类很多,毒蘑菇也不少,其大小、形状、颜色、花纹千变万化,尤其是野生蘑菇,普通人仅靠肉眼区分辨其形态、颜色等外貌特征去区分是否有毒是很困难,一旦误食就很危险。”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刘晓春告诉记者,有的毒蘑菇外观与无毒的蘑菇非常相似。近段时间,区人民医院收治了几类因误食毒蘑菇而中毒的患者,甚至有些患者还未来到医院就已经因为心、肝、肺、肾等脏器功能衰竭死亡。这位张先生并不是个例。

  9月25日凌晨,区人民医院就接诊了三名食用野生菌后中毒的市民。

  “这三名市民,晚上一起吃的自采的野菌。还未到晚上12点三人就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目前,有两名患者的情况已经好转。”据刘晓春介绍,今年区人民医院收治的多名食用野生菌类中毒的患者中,严重的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好在大部分都中毒较轻,经过治疗后,患者都得以康复。

  慎采慎食是根本

  如何鉴别野生蘑菇是否有毒?“目前没有简单易行的鉴别方法,预防中毒的根本办法就是不要采食野生蘑菇,以免发生意外。”市食药监局相关工作人员提醒市民,不要轻信民间或网传的一些没有科学依据的毒蘑菇鉴别方法,不采食野生蘑菇或来源不明的蘑菇,也不要购买个人采摘的不认识的野菌。

  对于市场上售卖的野生蘑菇,也不能放松警惕,尤其是没吃过或不认识的野生蘑菇,更不要轻易食用。

  除此之外,一些常用的野菜、药材与某些毒性极强的野菜、药材也极为相似,比如常见的五指毛桃、金银花与断肠草。从外形、气味和颜色上仅凭经验难以区别,经常会发生因误采、误食而发生食物中毒的事件。

  “对食用的蘑菇应严格挑选,避免有毒有害物质混入食品及食品原料。”区食药监局相关负责人提醒道,各餐饮单位、食堂,在重大活动接待及群体宴席,尤其是农村自办宴席等,尽量不要加工食用野生蘑菇,以预防群体中毒事件的发生。

  中毒就医要及时

  “一旦食用野菌后,出现恶心、头晕、呕吐、腹痛、腹泻、烦躁不安或幻视、幻听等不适反应时,哪怕是很轻微的反应,也要尽快采取措施或拨打120急救电话,及时到医院治疗。”刘晓春提醒市民,如果不能及时就医的,要马上采用刺激咽喉部等简易的方法进行催吐、洗胃等处理,尽快排除体内尚未被吸收的野生菌毒素,减缓有毒物质的吸收,腹泻者也可以饮用少量盐糖水,补充体液,防止脱水导致休克。

  同时,市民在餐馆等地方用餐后一定要索取发票等消费凭证,一旦出现消费纠纷时可作为维权依据。事故发生单位和救治病人的医疗机构发现食物中毒病人,应立即配合救治患者,并按规定及时报告当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并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

  知识链接《《《

  食用菌类要注意

  1.野生菌不要混合食用。

  种类不同的野生菌混炒可能发生化学反应,没毒的菌会变成有毒的,加工时一定要小心。

  2.炒熟炒透后再食用。

  最好买曾吃过的且没有发生任何危险的菌,买来后应炒熟炒透后再吃。

  3.吃菌同时不要喝酒。

  有的野生菌虽然无毒,但含有的某些成分会与酒中所含的乙醇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毒素引起中毒。

  4.出现中毒症状立即就医。

  吃完菌后如感不适,有恶心、头晕、呕吐、幻视、幻听症状,应立即前往医院治疗。如果来不及就医,应立即采用简易方法迅速催吐,尽快排出体内残菌,减轻有毒物质的吸收。经过处理后,立即送医院进行诊治。

[打印]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