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美丽“增长极”
——平桥镇平胜村着力打造美丽家园,建设美丽乡村
您的位置:武隆网 > 乡镇部门 > 正文   |   2018-08-22   阅读量:

平胜村着力打造美丽乡村

砂仁

翠冠梨

饮水保障

踏青赏花好去处

齐力共奔致富路

加强党组织凝聚力

整洁的民居

平胜村地理位置优越

  本网记者 张再行

  晚饭后,平桥镇平胜村大趟农业社村民周世淑邀约上隔壁的廖文英,在宽敞整洁的村中道路漫步消食。“你看我们农业社新改造的农房风貌真好看”。公路一侧,刚改造完毕的民房文化墙绚丽夺目,引得两人驻足观看。

  平胜村位于平桥镇东部,幅员面积7.34平方公里,有耕地1667亩,森林7500亩。如今,该村以南涪高速路、主干道沿线、村口、路口、聚居点为示范重点,以平胜村大趟示范点建设为着力点,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从“一处美”迈向“一片美”,从“一时美”迈向“持久美”。

  1 抓好基层党建 带出公心

  “不怕烂摊子,就怕烂班子。”平胜村村支部书记罗应梅深知,只有一个强有力的村班子才能带动整个村的发展。

  今年以来,罗应梅带领村支两委班子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公序良俗建设等活动为载体,在支部、党员中开展提一条建议、说一句好话、做一件好事实事、帮扶一户困难户、发展一个产业、每年回家一次的“六个一”活动。利用主题党日、支部大会等,动员广大党员为支部建设、村委发展提合理化建议;在村级公益事业发展、调解邻里矛盾纠纷等工作中,动员广大党员说一句正能量的话、一句暖心的话;结合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按照1名党员1个责任路段要求,对6.7公里村道路、14公里社道路分段包干由党员负责日常保洁;结合贫困户、低保户、五保户、残疾人、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等特殊群体关爱;按照1名党员帮扶5-10户特殊户要求,实现帮扶无缝对接;在每个农业社(党小组),发展2-3个党员产业发展中心户,示范带动该农业社(党小组)共同增收致富;由支委成员、党小组长对流动党员加强联系,请流动党员回家看看。

  党支部的旗帜引领,带动了村集体意识的提升;党支部也正在用集体产业的发展,带动着村民收入水平的提升。2016年,平胜村利用地域优势,结合本村实际,通过引进外资和活用政策的方式。村党支部、村委联合成立集体经济组织重庆市丛中笑农业有限公司,由支部书记任法人,董事会成员由村主任及农业社长担任,全村6个农业社1855人为集体经济成员。村集体经济组织将财政补助试点资金100万元投资入股到重庆市郑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通过股份合作的形式,采用固定分红模式,共同开展砂仁生态种植产业生态园项目建设,以实体经济壮大集体经济组织。

  “共设置了股份2000股,其中人口股1855股,集体股145股。前3年按照5万元/年的收益分红,第4、5、6、7年按照8万元/年的收益分红,第8、9、10、11、12年按照11万/年的收益分红,分红按照人口股50%,农业社股20%,村集体股30%进行。”罗应梅给记者算了算账。

  2 完善基础设施 带强发展

  走进村民居住区,宽阔平坦的水泥路与整齐划一的房屋相衬,几个村民正忙着打理自家的院子,充满着归田园居的恬静与舒适。

  在此之前,平胜村基础设施不健全、环境卫生差、资源开发利用率低、村民生活水平低……这些难题全摆在平胜村村支两委一班人面前。

  今年以来,平胜村先后新修产业路4.5公里,从学堂堡至高家沟,横穿三个农业社;新修三轮子至六尺湾公路1.5公里;硬化大趟至高屋的公路3公里;硬化学堂堡公路1.5公里,修好大田坎和大竹林两个村民小组的人行路4.5公里;石坝和大趟产业人行路3.8公里,农民不愁出行不愁物资运输。

  “以前没水了还得去打水,我这腰疼病犯了,还得让邻居帮忙。现在好了,打开水龙头直接出水,方便多了。”为解决村民的饮水灌溉问题,今年,平胜村还新修产业灌溉池500立方以上的3口,产业渠堰2.1公里,新安装学堂堡、大竹林、大田坎3个农业社水管23800米,实现村民安全饮用自来水全覆盖。

  干净的小院四季花开,宽敞的马路郁郁葱葱,儿童嬉笑打闹,老年人闲唠家常……多年来,平胜村人对家乡环境的美好憧憬,如今正悄然变为现实。新修的路四通八达,安上了路灯,村落也整洁了,花红柳绿、果蔬鲜美的田园,映衬着一座座青瓦白墙的民居……美丽如画的乡村正破茧化蝶。

  “路宽敞了,村里越来越干净,我们的日子越来越舒坦了!”说起村里的变化,每个村民都看在眼里、乐在心头,更是感到格外振奋。

  3 发展特色产业 带富村民

  “听说长寿有人种植砂仁,销路不错,挣了不少钱。”2016年,一次朋友聚会吃火锅时的闲谈,让罗应梅上了心。

  “可这砂仁能在平胜村种吗?”回到家后,她连忙同镇上的分管领导商量,准备在平胜村发展砂仁种植。半个月后,罗应梅就和几名村支两委班子成员一起前往长寿考察。

  “我们村水源丰富,土壤条件好,特别适合种植砂仁。”在长寿考察的时候,罗应梅大力推介平胜村,并邀请当地种植户来平胜村考察。在她的努力推动下,当年,重庆市郑瀚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便入驻平胜村石坝组。

  “砂仁是多年生草本植物,一次播种可以受益好几年。而且,砂仁初夏可赏花,盛夏可观果,10月可收获。目前市场上有砂仁壳、砂仁粉、阳春砂等各类砂仁,收购价格在80至600元/公斤之间。砂仁种植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的致富好项目,前景可观。”罗应梅向记者细数起种植砂仁的好处。

  而对于砂仁带来的好处,曾是村里贫困户的陈文学一家很有感触。2016年,陈学文把家里的7亩土地流转给公司种砂仁,每年每亩有600元租金,一年能收入4200多元;再加上到种植基地务工所得,去年的家庭总收入在1.2万元左右,脱贫增收信心满满。

  2011年以来,平胜村先后发展药材、养殖蜜蜂、山羊等产业,特色种养产业初具规模。2014年建成200亩脆桃、脆李、梨子综合林果示范园。项目实施后,预计年固定收入30万元,集体经济组织按持有股份折算,预计年稳定收入14.4万元。同时,集散中心和劳务中介组织每年固定聘用工作人员10人左右,临时用工100余人次,有效解决平胜村村民的务工问题。

  4 推进公序良俗 带好氛围

  各式各样的墙体颜色,整齐划一的庭院式住宅楼,宽阔而干净的村社道路,生动形象的家风家训……在平胜村的大趟农业社,民房上绘制着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墙绘,是平胜村打造的家风家训一条街,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平胜村的村风村训等内容。

  无处不在的传统文化与村庄美景相互交融,形成了一幅“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和谐美好乡村画卷。

  “反对铺张浪费,提倡勤俭持家。”“反对男尊女卑,提倡夫妻互爱。”在平胜村大趟农业社的文化民房上,抬头可见到一条条哲理警句及教子育人的小谚语。

  “这样的村规民约总共有几十条,我们希望村民在休息、玩乐的同时,领会这些哲理,让文化悄然滋润村民的精气神。”罗应梅告诉记者,除了文化民房,平胜村还修建了法治文化墙,法治典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举目遍是,潜移默化地提升村民的文化素质。

  随处可见的文化符号,丰盈的文化氛围滋养着平胜村村民的内心,潜移默化的影响村民的行为。“村民的素质越来越高了。”罗应梅骄傲地说道。

  葡萄架下,睡醒午觉,陈德秀又对着街坊邻居夸起了自己的好儿媳。儿媳不仅把家里打理的井井有条,对老两口的照顾更是无微不至,邻里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她也毫不犹豫伸手相助。

  “这只是评选出来的好儿媳的一个普通代表,我们村定期开展文明家庭、好婆婆、好儿媳的评选活动,通过身边的榜样影响全村人。”罗应梅说道。

  “除此之外,我们还在全村开展政治思想好、遵纪守法好、和睦友善好、环境卫生好、科技兴农好、完成任务好、艰苦奋斗好的“七好”及“五爱星”法纪星、勤劳星、计生星、科教星、和睦星、卫生星、诚信星、新风星、公德星的“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建立了一支稳定的环卫保洁队伍,负责路面清扫、绿化维护、村容村貌整洁等工作。”罗应梅介绍。

[打印]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