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小的麂子闯市场
——白云乡特种养殖户谢亚开启“致富密码”
您的位置:武隆网 > 经济综合 > 正文   |   2018-06-14   阅读量:

母麂子

  早上6点,位于深山的白云乡红色村初见微光。山里的雾霭还没散去,位于该村的白翔麂子养殖场内,养殖户谢亚已忙碌起来,打扫麂棚、为麂子换上干净的饮水;再撒一把青草喂食……

  他是一位深山养麂人。

谢亚喂养麂子

  有勇气

  人到中年返乡创业

  “麂子是很警觉的动物,一旦听到声响,发现有人靠近,就会停止一切活动,有些受惊吓麂子还会乱窜甚至撞伤自己。”记者一走进谢亚的养殖场,养殖场内的麂子便开始停下进食和活动,一个个缩到角落,警觉地盯着我们这些不速之客。

  别看如今的谢亚对麂子的生活习性了如指掌,也就两年前,谢亚对麂子这种动物可谓一无所知。“养麂子前,我在重庆承包鞋边后期处理的活计,生活不说多富裕,也还是过得去。”谢亚说,从十来岁在外闯荡,虽然收入不错但始终觉得像浮萍一样,没有根。加之家乡白云乡,群山环抱,森林资源丰富,非常适合做养殖。

  养什么?是谢亚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养殖场内的麂子

  “市场上有养鸭、养牛、养鸡的,还有养豪猪、养蛇的,这些品种有很多人都在养,如果我也随波逐流,不仅同行竞争力大,而且后期的销售肯定也是问题。”谢亚说,考虑到市场因素搞养殖有风险,又不懂养殖技术,自己始终没敢放手去尝试。

  “养麂子就像是我灵光一现的想法。”谢亚笑着告诉记者,当时躺在床上睡觉,突然就想到了养麂子。

  2016年6月,已经41岁的谢亚“鲁莽”地放弃了重庆的生意,回白云乡创业搞养殖。

  “听说我养麂子,家人、亲戚、朋友轮番劝我‘不要把钱拿去打水漂了’。”谢亚告诉记者,亲戚朋友都说麂子是野生动物,又容易受惊吓,到时候在养殖场里捉都捉不到,怎么养?全都不支持!

  谢亚一边跑相关部门办理特种养殖手续,一边查找麂子养殖的资料,经过两个月的努力,拿到特种养殖资质的谢亚终于买来了第一批幼麂。

麂子角可做装饰物

  有技巧

  实践中学习养殖技术

  2016年8月,谢亚花了3万多元,从外省引进了3对种麂,看着这6只种麂,他知道,如何养活这些种麂才是难点。

  “刚开始的时候,确实是一点头绪都没有,麂子生性胆小、怕生,遇到重大惊吓还可能吓死。”谢亚说,养殖首先要解决麂子吃食的问题,麂子是食草性动物,但是它到底喜欢吃哪种草,这让刚开始的谢亚完全没有头绪。

  “麂子才进养殖场那段时间,我每天一大早就上山去割新鲜的草来给麂子吃,可是它们连碰都不碰,试着喂各种配制饲料,也都不吃。”谢亚说,整整2天麂子一点东西都不吃,晚上睡觉翻来覆去都睡不着,就怕它们饿死了。

生态“饲料”

  谢亚说,麂子吃什么?怎么吃?应该算得上是当时最大的困难了。“我把我收集的资料翻了个遍,也没找到解决方法。”

  后来谢亚到山上去把各种杂草都割点回来,每一样都给麂子喂点,每天都蹲在圈旁仔细观察记录,才发现割回来的草,它们主要吃柴胡草。

  谢亚发现,麂子食量不大,喂多了,它们容易吃撑了,严重点还会死亡。“这些都是我自己一步一步摸索出来的,确实麂子不好养。”

  虽然麂子食物问题是解决了,但是保障麂子生活环境也很重要。“麂子是野生动物,生命力顽强,基本上不生病,弹跳力也极强,但是天性极其胆小,有点风吹草动就会反应过激。”指着养殖场,谢亚说,你看,这个围栏都接近3米高了,给它们的活动场地也留得宽,就是平时去看它们的时候要放轻脚步,轻声轻语,否则就会吓得它们乱串乱撞。

香辣麂肉

  有未来

  乡村旅游助力特色养殖

  “有人听说我在养麂子,并通过口口相传,就有买家上门买,连广告都不用打了。”谢亚说,去年,麂子场卖了9只公麂,按80元每斤,卖了2万元。“总算看到点希望。”

  “我现在养殖的规模不大,把麂子养活了,还得想法把麂子的产值提上来才行。”谢亚说,麂子每年也只产1到2只小麂。

  “除了麂子,我的养殖场还有90只左右的羊,因为羊好养,现在的市场也很稳定。”对于未来的规划,谢亚打算以养殖羊为主,麂子为辅,再慢慢扩大麂子的规模。

麂子圈舍

  “我现在有个想法,想尝试将羊和麂子配种,因为羊的年产仔量高,这样就不怕以后有市场无麂子了。”谢亚说,如今白云乡的乡村旅游也越搞越好,人气越来越旺,不论是羊还是麂子都是想来白云吃农村土货的游客爱吃的,再结合电商,自家的麂子,可谓是销路不愁了。

  对以后的发展,谢亚充满了信心。

  本报记者 蒋颖 实习记者 申涛

  (本版图片由蒋颖提供)

[打印]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