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廷伟: 心系山里娃 扎根十六载
您的位置:武隆网 > 社会民生 > 正文   |   2018-06-07   阅读量:

传廷伟正在上课。

  本网记者 湛 伟

  “16年、300多个学生顺利走出山旮旯。”提到学生,传廷伟总是满脸的自豪。

  作为一名普通的乡村教师,传廷伟没有丰功伟绩、没有过人绝招,但这位“万金油”老师始终不忘初心,扎根乡村,用自己的所学将一批又一批孩子送出了大山,为大山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和希望。

  面对大家的点赞,传廷伟的脸上露出淡淡的微笑。“因为孩子们喜欢我,所以,我离不开大山,也从不后悔自己的抉择。”

  “学知识比放牛重要”

  2002年,传廷伟师范毕业来到和顺小学任教,担任全校的少先队辅导员。

  “作为乡村教师的辅导员,不仅仅要做好学生生活上的工作,家长的思想工作也必不可少。”

  2009年,传廷伟担任三年级的科任老师,负责语文、数学、美术以及科技、书法等多科课程。期间,班上的一名学生小孙引起了他的注意。

  “你作业怎么又是白板?是不会做吗?”传廷伟发现,每次布置完作业后,小孙的作业都是打白板,问其原因,小孙总是支支吾吾。通过家访,传廷伟找到了答案。

  因家里喂养了几头牛,种了20亩庄稼,所以每天回家后,小孙的作业就是放牛。

  “读书没得啥子前途,净花钱,还不如踏实的干点农活找口饭吃。”小孙父母的回答,让传廷伟感到意外又生气,他明白,如果不转变家长的观念,恐怕会耽误小孙一辈子。

  传廷伟选择了“持久战”。每天放学后,他都跟着小孙回家,与其家长谈心交流。慢慢地,小孙父母终于明白“学知识比放牛重要”。

  之后,小孙非常努力,现在已经成为一名高中生,即将参加高考。

  小孙只是个例。多年的执教生涯里,传廷伟一直铭记六个字“不抛弃不放弃”。他常说,自己也是山里娃,自己深知乡村学习苦、学习难,所以不能放弃任何一名学生。

  “让学生全面发展”

  乡村的教学条件、教学资源相对滞后。如何利用有限的教学环境教好学生?传廷伟一直在思考。

  2004年,传廷伟与班主任协商后,采取了这样的方式:班级工作放手让班干部管理,老师只负责班干部队伍管理,并协助他们开展工作。

  “我把其定义为”懒教“理念,这样做,是想让山里孩子全面发展。”传廷伟坦言,新的教学方法曾很不受“待见”,尤其是在孩子完成科技作品的时候。

  “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不是回家后还要搞什么科技小作品。”面对家长们乃至其他教师们的不理解、不支持,传廷伟总是不厌其烦地进行解释:“让学生多动脑、多动手、多体验生活,对孩子的学习和未来都是有很大的帮助。”

  正因为有这样的理念,近几年,传廷伟带着山里孩子们获得了国家、市、区级诸多荣誉。

  “希望好的教学经验能普及”

  “你这么优秀,为什么不考虑进城发展,也许还能大显身手?”这样提问,传廷伟面对了很多次,而每一次,总是谦虚地说自己水平不够。

  其实,传廷伟心里很明白,扎根于高寒边远山区教学一直是自己的梦想,更重要的是“懒教”教学是自己多年的心血,舍不得丢弃。

  “传老师,还记得我吗?当时,我是班上的文娱委员,专门负责黑板报的,现在在一家绘画室工作。”

  2016年的暑假,传廷伟05级的学生们前来看望他。在同学们一致的感谢中,传廷伟心中更加肯定了“懒教”教学方法。

  “接下来,我将继续深挖研究这样的教学方法,达到好的成效,让更多的同行认可,让学生全方面发展。”传廷伟说,自己希望将“懒教”理念融入素质教育中去,不仅在本校实施,有机会也会交流到其他学校,让好的教学理念得到普及和发扬,“一个目的,就是让山里的孩子们走出大山,立足社会,成为社会有用之人。”

[打印]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