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记者 蒋颖
伴随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依山傍水的石桥乡从晨梦中醒来。依水而建的民居,错落有致,和谐统一。
蔡兴坝村,声声鸡鸣划破了轻纱似的薄雾。清泉山庄的老板娘刘万福早早起床到菜园子里摘菜、洗菜,从鱼塘里捞鱼、杀鱼,准备着当天的菜肴。“今天有个长寿的旅游团要来耍,一行有10几个人,还要住一晚,可有的忙了。”
刘万福抱怨着太忙,但是脸上挂着的笑意怎么也掩不住。
扛锄头做生意
刘万福的院子里,有亭台楼阁、小桥流水。院子的前方,有绿油油的菜地和占地40亩的猕猴桃果园,长势喜人。
“现在,政府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这些都是为迎接客人打造的,我们也吃上了‘旅游饭’。”刘万福有感而发:“如今的日子才叫做幸福。”
然而,看似简单的“幸福”二字,对曾经的刘万福而言是不敢奢望的。
几年前,刘万福一家移民到蔡兴坝村,虽然丈夫在城区工作有一份相对稳定的收入,但要供两个孩子上大学,一家人的生活仍显得捉襟见肘。吃苦耐劳、稍有厨艺的刘万福决定在乡场上开个小饭馆,卖小吃补贴家用。
但生意不好做,乡场小,流动人口少,群众来钱的门路也不多,能有钱进饭馆的人少之又少。加之刘万福的小饭馆不在乡场中心地段,生意很不景气,一年下来挣不到几个钱,所以一有空闲时,刘万福还是扛起锄头守着家里的一亩三分地。
村里有改变
虽然小饭馆的生意不咸不淡,起色不大,但街道上、村上的一点点变化,刘万福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以前下点小雨,出门就只能穿筒靴,但现在,穿着拖鞋串门都不怕湿脚!”说话间,热情的刘万福打开话匣子:“街道以前可没这么干净,路坑坑洼洼的,垃圾随处倒在路边,污水也沿着道路流淌,恼火得很。但现在,道路硬化了,还贴了透水砖、建起了广场。民房都改造成有特色的民居,非常漂亮。”
更让刘万福激动的是村里的变化,不仅硬化了路面,不少村民家还改建了院坝、整修了电路、安装了自来水,翻新了厨房、厕所,连牲畜的圈舍也改建了。“以前苍蝇四处飞的农村印象,要在我们这里改变啦。” (转二版) (接一版)刘万福说,现在家家户户都在争相评选村里的洁美户,脏乱差将一去不复返了。
日子有盼头
乡村环境美了,依托美丽芙蓉湖,良好的自然山水条件,石桥乡政府决定通过风貌改造及景观环境改造,将民族文化、酒文化和水文化等文化融合,大力发展集旅游接待、餐饮娱乐、休闲观光、亲水体验以及民族民俗文化体验展示于一体的乡村旅游。
眼看着石桥的乡村旅游越来越红火、人气越旺,以前的小饭馆已不能满足游客需求。今年年初,刘万福和丈夫决定,将小饭馆升级改造成集休闲、娱乐、体验于一体的农家乐。
听说刘万福要重新改造小饭馆,乡政府还派专人来帮助规划设计,指导改建,并组织其他农家乐一起前往贵州千户苗寨考察学习。
今年3月,小饭馆成功升级为清泉山庄,不仅提供农家菜,还完善了其他附属设施,打糍粑、钓鱼、摘草莓、摘猕猴桃,耍事多。
“从年初到现在,农家乐总收入3万元。仅刚过去的清明节,3天时间就赚了7000元。”提到收入,刘万福高兴得很。她说,等到农家乐全面改造完成,肯定生意会更好。
对于未来,刘万福说,自己吃定了“旅游饭”,就等着享受越来越幸福的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