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的“美丽产业”
您的位置:武隆网 > 经济综合 > 正文   |   2018-04-17   阅读量:

工人正在移栽花卉苗木。

生态园已现雏形。

  本网记者 陈然

  春日阳光明媚,凤来乡高楼村的花前枣下生态农场里,几天前刚刚拉来了十万株玫瑰花苗。工人们正在大棚外忙着剪枝、分盆、填土。“在这里种花,每天有70元的收入,比在家耍起好多了。”65岁的工人王世军喜滋滋地说。

  花前枣下生态农场建成不过四个多月的时间,但农场内已种植加拿利海藻、玫瑰花、三角梅等十多种苗木花卉,池塘、步道、观光亭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发展苗木花卉产业不仅绿色生态,而且收益高,很有前景!”该村支部书记王勇说。

  衰落

  花前枣下生态农场所在的区域被村民们习惯性地称为“荷花园”,因为这里原本种植的是大片大片的观赏性荷花。

  2013年,高楼村引入一家加工莲子的企业,开始种植观赏性荷花。王勇告诉记者:“当时想着发展这个产业,不仅企业能够收获莲子,而且等到荷花盛开的时候,一定会吸引很多游客前来赏花,从而带动乡村旅游的发展。”

  每到荷花盛开的季节,前来赏花的人不少,荷花园的名气也渐渐响亮起来。

  然而,高楼村还没来得及将荷花带来的人气,转化成经济效益,荷花园管理上的问题就渐渐地暴露出来。原来,荷花一年四季都不能缺水,而高楼村种植荷花的地方几乎一半都是旱田,需要抽水灌溉,这无疑就增加了成本。

  “再加上采摘莲子的人工费很高,每年卖掉莲子的钱差不多刚好够付人工费。而且莲子不容易存放,有时候天气不好,还没运出去就烂了。”王勇无奈地说,由于企业入不敷出,每年荷花园要靠乡上的补助才能维持运营。

  2016年,企业最终提出了放弃经营。

  重生

  企业撤资了,留下了一片无人管理的荷花园。

  这时,该村村民周长江发展的20多亩苗木花卉产业吸引了村干部们的注意,而他自己也有扩大规模的想法。双方商量后,决定打造一个生态观光型的农场。

  在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高楼村争取到300多万元的项目资金,用于水、路、桥、亭等基础设施建设。2017年底,花前枣下生态农场正式落成。

  “这叫加拿利海枣,是国际著名的景观树。”王勇兴致勃勃地介绍。

  记者在农场进口处看到,一棵棵直立雄伟、富有热带风情的加拿利海枣被种植一片土地上,旁边是一个池塘,池塘上架起了一座小桥,周围还种上了各类苗木和花卉,分布着几座观光亭。这些景色不禁让人想起“小桥流水人家”的诗词。

  走进农场内部,可以看到一个个白色的大棚,里面整齐地摆放着玫瑰花盆。二十多名工人正在剪枝、分盆、填土。最近农场购买了十万株玫瑰花苗,为了尽快种植,减少花苗移栽死亡率,工人们已经连续忙碌了10多天。

  “每株玫瑰花苗的进价是1.2元,培育塑形后市场价为15元一盆,除去管理成本,利益空间还是很大的。”该农场负责销售业务的陈行炳告诉记者,农场规划面积是200亩,目前已建成130亩,预计每年的净利润将达到60—80万元。

[打印]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