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中国节】吃完汤圆过完年——记一古稀老人的汤圆情结
您的位置:武隆网 > 社会民生 > 正文   |   2018-03-05   阅读量:

老人在炸肉馅汤圆。

  本网记者 陈然

  “元宵节不吃汤圆不算是过完了年!”几天前,家住巷口镇中堆坝村的董延芳特意上街购买了几包汤圆,准备一家人在元宵节当天煮了吃。

  对她而言,元宵节吃汤圆是习俗也是情结。

  打汤圆迎新年

  “现在,想吃汤圆去超市买就行了,以前想吃汤圆还要自己背米去打。”

  董延芳口中的打汤圆,其实也是用机器加工汤圆。以前,打汤圆是每家每户一年中的一件大事。一开始是用石磨推,不仅费力而且效率很低。随着时代的进步,打米机等机器相继出现,石磨推汤圆退出了历史舞台。

  几年前,董延芳还会在过年前半个月就打好汤圆,为过年作准备。

  打汤圆前,先把糯米加水浸泡几天。然后,董延芳就会将浸泡好的原料背到打米店里,洗机器、洗口袋、拢口袋,一切准备妥当后再合上电,机器轰鸣,添好原料,口袋里便鼓胀起来,渐渐装足汤圆汁水。董延芳拿着早已准备好的绳子手脚麻利地系住袋口,以防汤圆汁水流出来。

  等回到家中,便剩下最后一道工序——那就是吊。董延芳习惯把汤圆口袋吊在桌子下方,下面放一个盆子接汤圆的滴水。水基本滴干后,她就把汤圆揪成一小坨一小坨的,散开晒干,等待过年食用。

  抢吃幸运汤圆

  包汤圆是一门技术活,没有经验的人,不但包的汤圆造型不美观,而且在水煮的过程中还可能会散开。

  包了几十年汤圆,董延芳早已成为包汤圆的老手。只见她熟练地将干糯米粉加水揉匀,揪出一个个的粉团,然后用两手慢慢推成一个小碗的样子,正中间放上汤圆心子,冰糖、花生、芝麻等原料调制而成的汤圆心子是她最常使用的。最后将口子收紧,用掌心揉成一个圆滚滚的汤圆。

  董延芳还有一个特别的习惯,那就是每年元宵节家人们聚在一起要吃汤圆时,她会特意在其中一个汤圆中包上硬币,寓意吃到这个汤圆的人这一年就会有好运。

  “多吃汤圆哈,吃得越多,‘中奖’的机会越高哦!”董延芳乐呵呵地吆喝家人吃汤圆,为了公平起见,她总是尽可能地把汤圆包得大小一致,让人从外表上无法分辨。这样大家在吃汤圆的时候就多了一份期待。

  “汤圆、汤圆,团团圆圆。”一锅汤圆吃完,有人如愿以偿地吃到硬币,而这个“幸运的人”也就成为了大家羡慕的对象。

  汤圆里的新变化

  董延芳已经71岁,患有高血糖,医生嘱咐她不要吃太多甜食。所以,今年元宵节前,儿子张军特意去超市购买了肉馅的汤圆,想既遵从医嘱,又能让妈妈在元宵节多吃几个汤圆。

  不料,董延芳看到后却连忙摇摇头,“汤圆包肉怎么吃?我可吃不了。”在她看来,汤圆的馅必须得是甜的,这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规矩。

  而当她尝试一次肉馅汤圆之后却又改变了观点,“没想到咸汤圆味道还可以,正适合像我这种高血糖患者。”

  如今,超市里的汤圆种类琳琅满目,不仅有传统的芝麻和花生馅,还有肉馅、红糖、紫薯和水果馅,新鲜品种层出不穷。但是董延芳表示,还是更习惯吃传统口味的汤圆,她说那才是她记忆中元宵节的味道。

[打印]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