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改革 谱写武隆旅游发展新篇章
您的位置:武隆网 > 武隆旅游 > 正文   |   2017-09-29   阅读量:

乡村旅游发展风生水起。(代 娟/摄)

  本网记者 袁智力 李柏翠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轮改革大潮涌起,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一系列推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政策措施,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的武隆正乘着发展东风,开启了“绿色崛起、富民兴区”的建设新篇章。

  从深改元年全面播种,到关键之年全面发力,近年来,武隆旅游业改革呈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蹄疾步稳、纵深推进的良好态势,旅游业全面融入全区战略体系,改革之花结下丰硕果实。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武隆成为了全国同时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国家AAAAA级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三块金字招牌的区,荣获了联合国颁发的“可持续发展城市范例奖”等多项殊荣。“美丽武隆”底色更暖成色更足,给广大游客及41万武隆人民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

  破旧立新

  构建旅游行业监管新格局

  “到武隆旅游,游客的合法权益更加有保障。”今年6月26日,在喀斯特自然遗产保护暨全域旅游提档升级大会上,武隆区挂牌一批旅游执法机构。区旅游综合执法支队、旅游警察支队、工商分局旅游市场管理局、旅游纠纷调解委员会,统一在武隆城区游客接待中心集中挂牌。

  区遗管委、区发改委、区食药监局、区公安局、区司法局、区工商局等部门分别抽调人员统一着装入驻城区游客接待中心,实行集中办公,并由旅游综合执法支队统一管理、统筹调度、统一考核。

  区旅游综合执法支队的成立,有效解决了旅游市场监管“多头管理”的局面,从而减少旅游行政主管部门集中联动管理平台,真正实现“一个平台受理、一个平台交办、一个平台回复、一支队伍执法”。举全区之力,真正让各行各业都成为旅游环境的建设者、旅游产品的生产者和旅游服务的提供者,让更多的人知晓武隆、走进武隆、共享武隆。

  借助建设国家级旅游改革先行区的大好契机,武隆正全力探索“全城统筹、党政主导、部门主抓、市场主体、各方参与”的发展新机制,构建综合管理机制。

  “旅游+”模式

  助推旅游供给侧改革

  8月3日,电影版《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上映了,片中鬼君擎苍气势恢宏的大紫明宫就取景于天生三桥景区,看完影片后,许多人都表示有到实地看一看的想法。除了《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天生三桥景区还是《满城尽带黄金甲》《变形金刚4》《爸爸去哪儿2》《我们的17岁》等影视节目的取景地,随着影视的曝光率提升,景区的名声也渐渐传播开来。

  “旅游+文化产业”的完美融合,有力助推了武隆旅游业的发展。除此之外,对接“商、养、学、闲、情、奇”旅游新要素,武隆加强在商旅、农旅、体旅、康旅、科旅、工旅等深度融合发展,培育旅游新业态,初步建立起以“旅游+”为核心的新产业框架体系。

  乡村旅游

  推进脱贫攻坚的生力军

  以乡土文化为“卖点”,让游客上门扶贫,成效明显。为了让旅游资源带动更多普通农户,我区不仅把游客吸引进景区,而且创造条件让游客“停下脚步”,走进商旅店铺、走进农家小院,不断拉伸“旅游扶贫”的产业链条。

  沧沟乡、火炉镇等乡镇因地制宜、适时开展的西瓜节、桃子节、菜花节等特色节日,加上打糍粑、摸活鱼等趣味活动,吸引了广大游客慕名前往并口口相传。与此同时,鸭江老咸菜、羊角猪腰枣、沧沟西瓜、双河蔬菜、火炉脆桃、高山老腊肉、土鸡,甚至洋芋疙瘩等“土货”也成了游客眼中的宝贝,一手交钱、一手交货,鼓起了贫困农户的腰包。

  数据显示,今年1至8月,我区乡村旅游接待人次就超过了400万,实现旅游收入近8亿元。目前,全区已建成乡村旅游示范村(点)15个,发展涉旅农户1.8万户,其中星级示范户60户,接待床位达3.2万张,直接带动众多农户增产增收。

  不难看出,武隆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重点改革不断深入,改革正能量不断显现,改革红利不断释放,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而今,武隆又将继续前行,积极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和中国国际喀斯特旅游目的地”。

  新起点,新征程,武隆正不断推进改革进程,谱写旅游改革发展的新篇章。

[打印]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