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隆:“咬定”旅游实现脱贫蜕变
您的位置:武隆网 > 导读 > 正文   |   2017-08-15   阅读量: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钞文 张立 徐旭忠 周凯

  位于渝黔交界、武陵山脉的重庆市武隆区,20多年前因山区交通闭塞、土地贫瘠而成为穷得叮当响的国家级贫困县;20多年后,武隆依托特有的喀斯特地貌和生态资源,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坚定发展旅游,让一个一穷二白的山区小城蜕变为国内知名的旅游度假区。

  20年“咬定”旅游促发展

  武隆河谷纵横,拥大娄山脉之雄、武陵风光之秀。1994年,当地在芙蓉江畔发现一溶洞,在财政收入只有3800万元的情况下,武隆投入850万元进行开发,仅用4个月时间就实现了芙蓉洞景区开放运营,迈出了发展旅游的艰难第一步。

  随后,武隆又对仙女山实施片区开发,把生态资源变成经济优势。2007年,武隆喀斯特与云南石林、贵州荔波喀斯特一起作为“中国南方喀斯特”申报世界自然遗产获得成功后,其境内的亚洲最大的天生桥群、世界罕见的后坪天坑等喀斯特景观开始蜚声海内外。

  经过20多年的打造,如今的武隆,已拥有世界规模最大最高的串珠式天生桥群“天生三桥”、有东方瑞士之称的“仙女山国家森林公园”、中国唯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洞穴“芙蓉洞”三大5A级景区,集“世界自然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三大品牌于一体,被联合国授予“中国可持续发展城市范例奖”。

  2016年,武隆共接待游客245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75亿元,以旅游为主导的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44.2%。得益于越来越亮的旅游名片,2016年武隆由县改为区。

  “武隆旅游产业的‘蛋糕’之所以越做越大,一个根本原因就是践行五大发展理念,一张蓝图绘到底。”武隆区委书记何平不无感慨地说,20多年来,武隆历届党委政府的主要领导“咬定”旅游不放松,没有因主政领导更替而改变旅游发展的大思路,而是在发展旅游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本地资源,真正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变成现实。

  开辟“三大战场”实现全域旅游

  为充分发掘武隆的生态资源,扩大旅游产业的辐射力度,武隆以旅游资源的梯度开发为思路,谋划全域旅游,重点开辟“三大战场”:一是推进仙女山片区转型,打造“仙女山国际知名旅游度假区”;二是打造“白马山森林养生旅游度假区”;三是瞄准大众消费,培育“乡村旅游休闲游憩网”。

  仙女山片区是武隆旅游的最大“招牌”,不但拥有亚洲最大的天生桥群,同时因平均海拔近2000米,33万亩森林、10万亩天然草原的生态资源,成为“火炉”重庆夏季避暑、冬季赏雪首选之地。

  武隆区仙女山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周大平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仙女山既是度假景区又是避暑小镇,在规划上不搞大拆大建,除个别超五星等酒店外,建筑严格限高。通过景城融合,仙女山已形成集酒店、商业、旅游、避暑于一体的欧洲风情小镇,最高峰一天接待18万人。武隆正在仙女山片区陆续启动机场、艺术公园、大型儿童乐园等50个重点配套项目,推动其由单纯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变。

  武隆旅游的“第二战场”是白马山片区。白马山与仙女山隔乌江相望,平均海拔1200米,森林覆盖率高达90%以上。这里既是巴蜀通往贵州的黔蜀盐茶古道,  同时也是当年解放重庆的最后一道屏障,自然人文、红色文化交融。记者在白马山天尺坪看到,5000余亩的茶海云雾缭绕,大规模的梯田、民俗村寨勾起游客的乡愁。

  白马山管委会副主任陈勇说,白马山片区人口稀少、开发强度低,在旅游开发方面与仙女山互为补充,围绕“生态、文化、休闲、养生、科普”五大功能特色,重点打造全国著名的科普、养生基地,力争到2020年建成武隆第二个国家5A级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针对大众消费的乡村旅游市场日渐扩大,武隆将乡村旅游作为“第三战场”,大力发展主题农庄、定制农业、特色民俗等旅游产品,全力建设中国最美乡村旅游目的地。目前,全区已有21个乡镇、50余个行政村启动实施了乡村旅游项目建设,成功开启了50余个乡村旅游示范点打造。

  随着武隆旅游品牌日渐响亮,武隆区着眼未来发展,全力打造“旅游+”产业链,推动旅游与文化、体育、农业、电商等领域深度融合。

  武隆区文化委副主任张波表示,没有文化元素和品位,旅游就没有“魂”。近年来,武隆大力推动文旅融合,对接影视娱乐产业,在景区景点注入当地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

  2006年,导演张艺谋看中武隆的灵山秀水,把世界自然遗产的“天生三桥”作为《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外景拍摄地,大大提升了武隆的国内旅游知名度。2014年,好莱坞大片《变形金刚4》在武隆拍摄取景,影片在全球的热映让武隆的知名度更是从全国走向世界。

  2010年,武隆再次与张艺谋团队合作,以当地文化符号“川江号子”为主题,融入武隆本地民俗,创办《印象武隆》大型实景演出,从2012年公演至今,接待观众200余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20多亿元。

  此外,武隆还注重旅游与体育、商业、农业等多个领域的融合,形成“旅游+”综合带动效应。从2005年开始,连续14届举办国际山地户外运动公开赛,打造武隆国际知名赛事;并通过全域旅游培育壮大高山蔬菜、草食牲畜、特色林果、有机茶叶、电子商务、乡村旅游六大产业链;以农村电商打通绿色农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最后一公里,大力建设电商服务网点,建成“寻味武隆”电商O2O体验馆,带动农产品销售457万元。

  打造旅游扶贫“利器”

  作为曾经的国家级贫困县,2014年武隆建档立卡评定贫困村75个,1.6万户5.5万多人建卡贫困人口,占全区41万人口的13.8%,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2215元,贫困发生率18.6%,脱贫任务十分艰巨。

  旅游是富民产业,武隆区将旅游作为脱贫攻坚“利器”,合力推动“旅游全域化、产业配套化、参与全民化、扶贫精准化”的旅游扶贫建设。

  武隆区双河镇平均海拔1300多米,过去由于交通不便,村民多以外出务工为主。如今,不少村民返乡在自家农房上竖起了农家乐的广告牌。

  据双河镇镇长湛鸿介绍,该镇利用高海拔的生态和气候优势,近年来重点打造高山蔬菜和乡村旅游两大产业,已发展高山蔬菜种植面积1万亩、农家乐450余家,“去年接待游客35万人次,全镇1.2万人人均纯收入1.52万元。”

  双河镇木根村43岁的村民董福梅从小残疾,全靠丈夫一年几千元的务工收入,加上两个孩子进入学龄,家庭陷入困境。去年,董福梅用政府补贴改造厕所的6000块钱,将房子一并进行装修开起了农家乐,仅夏季一个多月就收入2万多元。今年,董福梅将自家的农家乐扩大到20张床位,“一张床位70元每天,今年预计收入能达到4万多元。”

  在武隆,像董福梅一样靠旅游脱贫致富的有近3万农户、7万农民。2016年武隆全区乡村旅游接待床位达到4万余张,接待游客620万人次,综合收入达到10.56亿元。

  武隆区扶贫办副主任张原春告诉记者,武隆将全区作为一个大公园探索多种旅游扶贫增收模式,力争“旅游做到哪里,老百姓就富裕到哪里”。

  在仙女山等核心景区,建设专门的创业区和农特产品销售一条街,引导景区周边农民发展特色农家、农产品销售、旅游商品销售等商业。仙女山景区5000多原住民此前户均财产不超过10万元,人均年收入仅3000元;到2016年底,这些群众年人均纯收入4.1万元、户均资产达到100万元。同时,景区还辐射周边4个乡镇7万多人,最多时提供工作岗位2万个。

  在核心景区之外,武隆探索廊道带动型增收模式,通过乡村旅游+特色产业实现脱贫。位于白马山片区的白马镇豹岩村,通过整合各类扶贫项目资金,打造红茶品牌“仙女红”,全村85%的农户实现了茶叶等产业带动稳定脱贫。

  此外,针对分散的居民,武隆以“高山移民+旅游新村”的模式大力推进高山生态扶贫搬迁,整合资金5.9亿元,建成移民新村165个,引导居民大力发展家庭公寓、快捷酒店、商品销售、特色美食等旅游商贸服务。

  2016年,武隆顺利通过了重庆市级脱贫“摘帽”验收和第三方评估,75个市级贫困村全部实现了脱贫销号,14266户50338人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脱贫目标,全区脱贫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到6842元,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7%。

  在采访中,基层干部向记者表示,发展旅游业是山区实现自然资产增值、脱贫致富的有效手段。作为大山区的武隆与全国其他贫困山区一样,在发展旅游方面都面临着许多难题。实施旅游扶贫需因地制宜,避免政策一刀切。他们认为,武陵山区作为连片贫困区,因交通瓶颈,良好的生态资源“养在深闺人未识”,应加快建设武陵山区高铁大通道,将重庆、湖南武陵山区诸多景点串联起来。同时,制定山区旅游针对性的环保政策,避免在修建景区道路等基础设施时遭遇环保瓶颈。

  (本文转自《瞭望》)

[打印]

[责任编辑: ]